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浅析清乾隆款炉钧釉香薰怎么样

2021-11-07 04:59    

炉钧釉瓷器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创烧的一种低温釉瓷器。它在制作时先由高温烧成素胎,然后在瓷胎上施以不同的颜色釉,再经低温炉火二次烘烤而成。炉钧釉瓷器最大的特色,是在釉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垂流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形成最初也是出乎意料的!据清代著名陶瓷著作《景德镇陶录》“仿古各釉色”一节中记载:“炉钧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其烧制方法非常特别,是先拉坯以1300℃高温烧成涩胎,之后在瓷胎上施含铁和钴等矿物质的釉料,再放入烘炉中以700℃的低温最终烧成。烘炉一般是制瓷业中用来烘制釉上彩的用具,炉温要比窑温低很多。因其使用烘炉烧制低温釉,釉色仿钧釉,故名“炉钧釉”。

值得一提的是,历代瓷都景德镇所烧造的瓷器品种几乎都是高温釉,即拉坯后施釉,胎和釉入窑一次性烧成。青花、釉里红等釉上彩瓷器更是胎、釉、彩三者一次入窑高温烧成。即使是五彩、粉彩等釉上彩瓷在胎和釉高温烧成后,绘釉上彩第二次入炉低温烘彩,而釉还是高温烧成的。只有炉钧釉瓷器是一个例外,实际上它是借鉴、学习了明代以来江苏宜兴宜钧釉(即《景德镇陶录》中所说的“宜兴挂釉”)的烧造方法,所不同的是宜钧釉器使用的是紫砂陶胎,属于陶器;而景德镇炉钧釉器则以高岭土制胎,属于瓷器。

此炉钧釉香薰应为乾隆初年制品,犹存雍正朝遗风。器形大气秀美,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胎体较薄,色调纯美雅致,釉水垂流自然。瓶身满施红、蓝相间的炉钧釉,器身上下部斑片较大,鳞次栉比,如五彩缤纷的孔雀尾。釉中的红色泛紫,似刚成熟的高粱穗色,因之称为“高粱红”,釉面五彩光晕清晰可见,超凡脱俗。这些特征雍正一朝始终保持,乾隆初年有短暂持续,被视为清代炉钧釉最成功的制品。是一件极具收藏和投资价值的藏品,望广大的收藏家和投资家品鉴!

炉钧釉的釉色传承了钧釉的特点,也是千变万化,色彩斑斓的。形成原因与其低温炉烧,釉料自然流淌有很大关系。正如《南窑笔记》中所说的那样:“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确实如此,在清代雍正时期和乾隆早期所生产的炉钧釉瓷,釉色中有鲜艳的斑点,红中泛紫,俗称“高粱红”。而清代中晚期这种斑点及釉料流淌感均有所下降,这件清代清乾隆款炉钧釉香薰值得大家鉴赏!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