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不领美国救济粮,朱自清是被饿死的吗?其实不是,他患了一种病!

2021-11-07 06:09    

在我们小时候的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毛泽东的著名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那么,朱自清真的是饿死的吗?

(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六岁时候,朱自清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响,逐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

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

在北大期间,朱自清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嗣后又参加北大学生为传播新思想而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并与武仲谦结婚。

(朱自清)

朱自清的原名自华,为啥启用自清这个名呢?原来,1917年,朱自清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诗作,在诗坛上显出自己的特色。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

朱自清的散文精品很多,比如《背影》、《荷塘月色》已经入选语文课本,成为现在的学生必读书目。

(毛主席)

那么,朱自清是饿死的吗?

只所以人们认为朱自清是饿死的,其实是依据毛主席的那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在这里写了两个人,闻一多和朱自清。闻一多确实是被国民党暗杀的,朱自清重病不假,不领美国救济粮也不假,但却不是饿死的。

抗战胜利后,民主运动高涨,国民党当局对此采取了暴力镇压的手段。 为了安抚知识分子,国民党政府发行了一种配购证,可低价购到由美国援助的面粉,这个陪购证遭到了很多大学教授的抵制。

1948年6月18日,吴晗来到朱自清家,带来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这个时候,朱自清因为严重的胃病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是依然郑重地在《宣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朱自清在这天的日记上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

可见,不领政府低价配额的美国面粉,对于朱自清的家庭经济是有大影响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朱自清一家的正常饮食和开销。在晚年的日记上,朱自清写下了诸如“饮牛乳,但甚痛苦”、“晚食过多”、“食欲佳,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仍贪食,需当心”、“食藕粉,即呕吐”等话。朱自清吃喝不愁,但是因为严重的胃病,他不能多吃,却也忍不住吃多。

1948年8月12日,也就在他签下不领美国面粉宣言之后不到两个月,朱自清严重的胃溃疡最终导致胃穿孔,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