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一线老师大白话:我们为什么会走上“有偿补课”之路?

2018-04-18 11:07    

有偿补课(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私下给学生补课)是一个常见现象。今年2月,上海、北京又出台了一轮关于补课禁令 ...

最近,《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篇老师的投稿,这位来自安徽的中学语文老师说:其实真正要求补课的,多半是家长。他说:

目前涉及有偿补课的都是重要的考试科目,英语和数学排在最前,其次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至于语文,因为各种原因,在有偿补课市场上并没有受到追捧。家长和学生为什么找老师私下补课?大致上有三种原因:

1、希望老师给孩子“补短”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某些学科薄弱的问题。家长们都知道“短板效应”,就想方设法给孩子“补短”,形式主要是给钱让孩子到老师家补课,当然也有花重金直接请老师在自家单独辅导。老师主要是按授课时间收费,不过也有按年月收费的,甚至按目标收费的,比如考上大学多少钱。

2、别人都在补课,感觉自己也要跟上

也有的学生根本无须家教,但盲目跟风,稀里糊涂加入补课大军。我在上晚辅导课时,常见有个座位空荡荡的,一问是补课去了。让我惊讶的是,这名同学成绩很优秀,为什么还要找家教?后来他告诉我:“同桌去补课,我怕落后,就跟着去了。”

3、希望老师帮忙在课外监管孩子

这些家长重视子女教育,但由于自身种种因素,担心不能胜任,干脆将孩子送给老师监管。我有个亲戚,父母是双职工,儿子上幼儿园就放在老师家里教育,一直到上中学。当然,这里也有另一种情况:孩子不服从父母管教,但愿意听老师的话,于是有些家长将孩子交给老师,花点钱不算啥,最后皆大欢喜。而对于初高中毕业年级的学生来说,面临中高考,补课的需求就更加旺盛。

这位老师还调查了身边有补课经验的名师们,他把老师们走上“有偿补课”这条路,归结于“市场规律”。他认为,社会早已进入“有偿”时代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为什么偏偏不让补课“有偿”呢?

关于自己怎么走上“有偿补课”这条路的,老师们这么说 ...

这不是我的初衷,评上特级后,来的孩子越来越多

李老师,47岁,小学特级教师

我现在带不少学生在家里管教,但这不是我的初衷,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孩子。

起初,妹妹和弟弟工作忙,看我是老师,就托我教育孩子。没想到这几个孩子都被我管教得有模有样。从此,不相干的人也找关系将孩子送给我。特别是我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上特级之后,给我送孩子的就更多。

开始时,他们都客气地送些礼品,后来我干脆象征性地收些费用。但这样一来,压力就大多了,节假日几乎全身心扑在这些孩子身上,既要承担教育责任,还要承担安全责任。更要命的是,这事还不好跟外人说,因为家教现在还是个不光彩的行为。

不得已开小灶,现在买了车又买了房

孙老师,36岁,中学一级教师

我是教数学的。你知道,数学是高考主科。而我们学校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低下,每年都没有几个能考上大学的,更别谈什么升学率了。

当然,这种状况也不能怪我们学校和老师。我们学校连市示范高中都算不上,无法享受到政府的许多优惠,特别是招生方面的倾斜。每年高中招生都是省市示范高中先招,剩下的才是普通中学要招的学生。可想而知,这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最终能有几个考上大学?

面对家长、学生期盼的眼神,我不得已给几个学生“开小灶”。想不到他们数学成绩竟然普遍大大提高,最后都金榜题名。结果求补的人越来越多。我只好顺势而为,偷偷开班补习。现在我彻底甩掉清贫的帽子,买了车又买了房。

补课是两厢情愿的事,有啥错

翟老师,51岁,中学高级教师

教书几十年,别的没有什么自豪的,唯有赢得不少荣誉还值得骄傲:“优秀工作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等。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也正是这些荣誉让我受苦不浅!荣誉多了,名声也就响了;名声响了,求你补课的也就多了。

没想到这一补,让我麻烦不断:先是有“红眼病”的同事举报,使我在领导面前挨了批评;后来有家长举报,上级又给了我处分——这位家长之所以举报,是因为我没能保证他孩子考上大学。可谁敢下这样的保证?

一段时间里,我就好比过街老鼠,战战兢兢。经此打击,我彻底与家教告别。可至今我不明白的是:家教是两厢情愿的事,既没触犯国家法律,又在自己职业范围,何错之有?

关于老师为什么给学生补课?有些分析还是蛮理性的:

升学压力大,需要老师额外干活,家长额外买单

教育部研究员吴遵民分析,补课风盛行与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其实有很大关系。现在考试越来越难,不靠校外补课,学生难以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他说:

“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两回事,学校如果严格按照教材教学,不增加课外练习,不可能在高考里取得好成绩,迫于无奈学校和老师只好增加大量考试练习,借助外力来帮自己提高成绩和升学率。”

学校课时有限,所以这部分练习,只好占用了课外时间,费用则转移到了家长们的身上。

老师待遇低,补课才能养家

山西一所知名中学校长认为,不能一味批评老师,人们都追求利益和更好生活,老师非圣贤,也想买车买房。然而被很多人忽视的现实是,目前很多教师收入并不高,以她所在的学校为例,教师平均月工资仅2000余元,她自己已任教30多年,当了10多年校长,月薪也才3000元左右。

还有老师说,“现在的公立学校,一个班最少也有五六十个学生,老师辛辛苦苦干一个月也就几千块钱的工资,我们需要这些额外补贴。”

在去年搜狐教育的一篇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河北省任丘一位15年教龄的教师说,他每月发到手的工资约为2000元,只有年底才发些取暖费,除此之外,没有奖金,也没有年终奖,仅能解决温饱;

山东省莱芜市一位教龄20年的小学校长现在拿到手的工资大约3400元/月,而学校里一些刚入职的老师月收入仅2000多元;

四川省达州市任教的老师说他每月的工资收入为2230元,加上绩效工资、年终奖,月平均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与公务员水平持平;

分省来看,2012年小学教师年均工资北京最高,达到88280元,上海第二,为84708元,广西最低,为32089元。2012年中学教师工资水平也是北京最高,达到92270元,上海为88401元,广西也是最低,为35206元。

有个男老师的说法非常有代表性:

身处浙江,非常富裕的小城镇,作为正式编制公办学校教师,一个月工资只有4k左右,在这消费水平高的离谱的地方,只能解决个人温饱问题,没办法养家糊口!

但是老师的确面临“利益冲突”问题,很难平衡 ...

一个事实是,现在的“补课”已成为不少老师,尤其是名校老师的生财之道。一位从教20多年、在北京东城区一重点中学教授物理的老师说,他已在校外授课五六年了,主要是寒暑假和周末,一节课250元。

上海市某示范性高中的一名老师说,学生到老师家补课是“公开的秘密”,暑期是家教旺季,尤其是高二升高三的学生。每次10多个学生上两个小时,一个暑假挣个四五万元不在话下。

“我朋友的老公在中学教书,每年补课的收入就达30万,比校内收入多了好几倍。”这位老师还坦言,身为一位初中学生的母亲,她自己最近也在帮孩子找化学老师补课。

假设一个名校的老师假期里一天三个时段补课,每个时段20个学生,每个学生200元,这位老师可以收获12000元。

有网友分析:

利益驱使下,老师难免倾向于赚外快;再负责任的教师在社会风气的驱动下,内心想法也会改变。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所有教师都倾向于课堂上讲课不尽力,甚至刻意保留借此让学生去参加自己的培训课…

知乎上对这个问题有不少讨论,很多家长觉得这是在“用钱买分” ,挺无奈的... 主要有两种观点:

对环境的无奈:

为了以后的升学只能补,无解

“现在学校的教材编的像给傻子学的,考试难得像给神童做的… 老师在课上四十几分钟估计也就只能讲完书上基本内容,学习有天赋的可能会举一反二十三,普通孩子举一反三是不足以应付考试的。所以,家长们也随大流了,为了日后的升学。现在升学,补课,成了一个死结。补课了,考试成绩大家都好了,没法选拔了,好,下次再难点,然后就更需要额外补课。如此循环。孩子,教师,家长都很累。有人说,家长都不要补,那自然是极好的。但不补,你家长能够影响多大范围?你孩子终究要参加高考的。所以仍然无解。”

对老师的无奈:

担心老师藏着掖着,不补会吃亏

“怕小孩因为不补课被老师冷眼相对,担心得罪老师在学校被穿小鞋... ”

“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位老师开学就给学生来了一个下马威,出了一张很难的试卷,结果很少有人及格,唯独在他家补习的几个学生考了满分——因为他们事先都做过 ... ”

“担心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讲或少讲,有意留在补课时讲,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上门求教 ... ”

看来,老师有很多“苦衷”,家长也有很多“无奈”,彼此之间还存在很多误解 ...

有偿补课,你怎么看?欢迎评论,说说你的看法,这方面的经历 …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