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瑟瑟发抖!少壮不努力,长大了连孩子学校的家委会都进不去?

2021-11-07 12:09    

之前,团长就家长群中的各色家长们做过一期报道,引起了很多爸妈的共鸣(才开学,家长群里的“戏精”们就集体飙戏,看得老师尴尬癌都犯了)。然而这并不是结束,最近的一条新闻让团长意识到:一山还有一山高。一个“戏精”汇聚的家长群,那就是大写加粗的“演艺圈”啊!

相信最近几天,很多家长的朋友圈都被下面这几张杭州某小学的家委会竞选名单给刷爆了吧——

不只是这所学校,上海某学校的家长群里也有类似的现象。

标签

高管妈妈、博士爸爸齐齐上阵,一个小学家委会的选举,竟然也有了点美国大选的紧张刺激。

这几张图一出,许多家长纷纷感慨“这是要选CEO还是选家委会啊?”,对此,团长只想说:车贷房贷的压力算什么?少壮不努力,长大连孩子学校的家委会都进不去啊!

一入家长群

标签

拼“演技”的时候就到了

现在的家长除了要上班、照顾孩子、检查作业、辅助孩子课外实践活动而外,还得分出精力时刻关注孩子班级的家长群,看看今天老师是否布置了什么任务,或是发布了什么重要消息。

老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家长群原本的目的是让老师和家长直接交流,然而不同类型的家长“汇集一堂”的结果,就是让家长群的画风朝着“演艺圈”的方向一路狂奔……

团长总结了一下,家长群中大致有这样几种常见的类型——

点赞党——老师说的都对!

老师一发言,无论说什么,立马秒回:“老师您辛苦了!”“谢谢老师”“老师您费心了”,正能量的官方表情包+点赞+撒花+鼓掌,文笔好的家长小诗小作文也得跟上……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一个都不能少”。

晒人党——永远在晒娃和晒自己的路上

标签

晒工资、晒奖状、晒英语、晒放假去哪玩……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自嗨党——给我一个“舞台”,我能聊翻页!

如果群里有几个爱聊的“活跃分子”,那么最让人害怕的就是微信头像上的红圈圈了,手速跟不上,常常还没看清楚在聊什么就被刷屏刷翻了页……

标签

除了上述这些家长,家长群中,新近“崛起”的“XX作业没有完成”党和喜欢摆事实讲道理的“小论文”党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家长也“心塞”:

老师关注不到我家娃怎么办?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其实抢破头想进家委会的家长们也很心塞:全家就一个娃,我们自然把TA当宝,可是一个老师要顾及四五十个娃,我家娃被忽视了怎么办?还不是要靠家长去老师面前刷存在感!而且只是忽视的话还好办,最怕的是人情没走到位,孩子被偷偷地“穿小鞋”!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家委会”到底是什么。

家委会是家长委员会的简称。学校成立家委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如反映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等。

不同的学校,家委会的成立过程有所不同,这反映在家委会的人数方面有较大区别。如在一些名校里,几乎每个班的家委会成员人数都超过10个,有的甚至多达20个;而在普通学校里,通常家委会成员人数只有3个左右。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进家委会,孩子就能获得一定的照顾。其实不只是进“家委会”,就连家长在微信群中不断地刷存在感的行为,排除个别人天生表现欲强烈,大多数妈妈爸爸们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帮助孩子争取老师的关注,抓紧一切机会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学校生活。

家长们有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事实上,老师一般都很忙,除了上课、管理学生,还得备课、改作业、准备资料、参加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等,很少有时间能够盯着手机和家长在群内互动。

所以当老师发了什么消息,需要回复的简单回复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回复的就不必回复了,没必要“戏精”上身,给自己额外加戏。

至于有问题想找老师沟通的,找老师当面进行一对一沟通,或者打电话都是不错的选择,远比在群里刷屏来的有效。

不少网友在看到新闻后“调侃”道:“哪怕在名校读博毕了业,到头来还得小心翼翼地竞争一个小学的家委会名额。”说到头,这其实都是家长为了孩子做出的努力。但是在成长之路上,孩子并不能永远成为家长的“附属品”,家长以为“孩子离不开我”,实质上却是自己离不开孩子。

前段时间,那则“制作番茄炒鸡蛋”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在人们感动于爸爸妈妈凌晨4点起床教孩子做饭的时候,家长们是否想过:一味这样迁就孩子,真的能让他们独立吗?

所以,与其在家长群中兢兢业业地“交际”,家长们不妨在线下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至于孩子,适度地放手,给他们独立成长的空间,这同样很重要。

爸爸妈妈们

对于家长在微信群中的表现你们怎么看?

快来文末留下你们的想法

和我们一起交流吧!

文 | 朱朱

部分内容源自南方都市报

成都儿童团稿件,版权归成都商报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