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中国足球 >中超 >正文

足协又要放大招!这招“拿来主义”到底可不可行?

2021-11-07 13:49    

东亚杯结束没几日,中国足协的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赛季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可谓是“大事”连连。首先在足协人事上面,6月份原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入职中国足协党委书记,而现任主席蔡振华已有日子没出现在大家眼前,对于明年的足协主席换届,如此信号还是能看出不少端倪。

对于联赛的调控上,U23政策和限制外援上场人数应该是今年足协扔出的第一个大炸弹。有了这和铺垫,相信很多人已经有了心里准备——这事肯定没完。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职业俱乐部财务风险防范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披露了2016年中超各俱乐部的成本支出——40亿的亏损以及高达67%的人力成本支出和仅有的5%青训支出。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足协出台了调解费的收取。对于亏损状态俱乐部人员的引进,足协会收取等额的调节费,而收取的调解费将用于青训足球和社会足球。而对于俱乐部青训成本的低支出,足协也要求这一块俱乐部必须提升,同时明年足协将正式推出“梯度捆绑俱乐部注册制度”,各俱乐部只有在拥有满足该制度规定的各年龄梯度球队情况下才能注册。

如果你以为足协这迫击炮式的新政算告一段落,那你就错了。前两日中国足协第三次大会在武汉举行。除了以上新政以及俱乐部青训成本量化外,足协又准备放一大招——工资帽,这一做法估计是为了抑制中超球队中那些天价外援而量身定制的吧。

对于熟悉NBA的人来说,工资帽并不陌生。这是对球队工资限制的条款,旨在保持联赛“生态平衡”,对于球队超过工资帽部分的薪资将被收取奢侈税。其实在前些年欧洲就有过此考虑,但是因为难度太大而最终没有成型。至于此大招能否在中超落地以及落地后的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