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保健 >正文

《健康无限》院士怒了:最坑的养生误区和化解方法

2021-11-07 17:41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卫生部副部长 王陇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詹启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石学敏

误区一:晨练越早越好?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王陇德院士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认为,晨练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特别在寒冷时节。

清晨锻炼可以说是“健康杀手”,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从人体而言,一夜不进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时血压也处于一天当中的峰值,这个时候锻炼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美国一份研究表明,脑中风集中在8时至12时,日均达139例子,占全天总数的37%,而晚8时至12时,脑中风的发生率仅5%。“我自己现在每晚10时做运动,一般1个半小时。效果好得很!”王陇德指出,每天下午的4~5时是最佳锻炼时间,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

此外,雾天空气中含很多有害物,不适合晨练。

对策:傍晚锻炼最佳

人体体力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因此,傍晚锻炼效果较好。刚开始可在晚上进行一些舒缓不流汗的运动,如拉伸为主的瑜伽、散步、太极等。到达一定程度后可选跳舞、做操、做功、练剑、打太极拳、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晚上锻炼与睡觉的时间间隔应在2小时左右,至少不低于1小时。

当然,如果确实有晨练的习惯,也可以,但是不要太早,等太阳出来后,大约9点到10点再去活动才是最明智的。因为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即便是森林空气质量也较差。

误区二:老了不需要体检?错,每年一次的体检很必要

钟南山院士

标签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每年一次的体检很必要。

很多病刚开始是无症状的,如很多慢性阻塞性肺病,刚开始都不知道的,到发作时已经晚了。肾、肺、心脏损耗30%-50%以上才表现出症状,到那时再看病已经晚了,过了最佳治疗期,为了能健康长寿点,体检很有必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曾在首届健康中国高峰论坛上甚至提出,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将体检费用纳入医保的事宜。詹启敏表示,对于什么类型的体检,用什么样的体检手段,安排多少额度或比例的报销费用,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不同的体制、需求和经济实力做出各自的安排。但总的来说,通过体检等早期诊断的方式方法,对于很多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对策:一年必须检一次

不要觉得体检是在浪费钱,有病治病,没病也放心。50岁后的体检关键点都给您总结好了,体检的时候可别漏查。

50+岁关注肠道和骨密度

从50岁开始,结肠、骨密度检查应该成为扩展关注的对象。

【女性】

50岁以后女性有一半会发生骨质疏松

卵巢癌50岁后高发

心脏病50岁以上女性第一死因

脑卒中25%的脑卒中发生在65岁之前

建议加检:

骨密度检查(每3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5年一次)

卵巢检查(每3年一次)

心脏检查(每年一次)

盆腔检查(每年一次)

宫颈检查(每年一次)

乳腺检查(每年一次)

血糖检查(每3年一次,高危者每年检查)

【男性】

心脏病60岁以上男性第一死因

脑卒中55岁后卒中风险每10年增加一倍

前列腺癌50岁以上高发,发生率达1/38

标签

建议加检:

前列腺检查(每3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3年一次)

睾丸检查(每3年一次)

60+岁全面关注身体健康

从60岁开始,除了之前关注的项目,身体不适的地方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

【女性】

骨质疏松60岁以后女性有一半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

结直肠癌大多发生在60岁后

心脏病60岁以上女性第一死因

脑卒中75%的脑卒中发生在65岁后

建议加检:

骨密度检查(每3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3年一次)

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

心脏检查(每年一次)

盆腔检查(每年一次)

乳腺检查(每年一次)

65岁后没有必要做子宫颈图片检查

70岁后没有必要做乳房X光检查

【男性】

前列腺癌发生率达1/15

结肠癌44%发生在60~70岁

脑卒中75%发生在65岁后

建议加检:

心脏检查(每年一次)

前列腺检查(每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3年一次)

此外,60岁以上无论男女,每年都应当进行眼部检查、耳部听力损伤测试。如出现感染应马上去医院。

误区三:治疗高血压,只吃降压药就够了?

石学敏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学敏指出,不少人认为治疗高血压就是要吃降压药,这是一个误区。“长期吃降压药是科学控压方法,应该坚持,但并不能起到治疗效果——心、脑、肾靶器官损伤仍在。”

石学敏建议,不妨多试试中医针灸按摩。他就经常用自创的“指针法”为自己按摩。

标签

方法如下:首先坐在椅子上,靠背,头稍后仰,双目微闭,消除杂念,双手向后做护住后脑勺状,用两个大拇指在后颈部及耳垂后,找到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凹陷处)、翳风穴(位于耳垂与下颚侧边骨头交接处,见组图中的右图),依次按压这三对穴位,不要求穴位精准,按压穴位周围同样有效。每次按压3分钟,每天坚持10分钟即可。

对策:吃掉“高血压”有诀窍

通过控制饮食就可以降血压,如果太迷信药物然后饮食放开了吃,你吃再多的药,你可能达不到效果,所以饮食才是基础。

第一食盐最多一小瓶盖

饮食降血压的第一点就是要少吃盐。食盐中的“钠”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压升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群每日食盐量为6-8克,也就是一小啤酒瓶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4克以下。

第二一天不超过三勺油

第二步是控制吃油,不管是油的类型还是油的数量都要控制。油脂摄入过多就会引发心血管的病变,最后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因为心血管出了问题。

建议您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不要超过25克,即一天不超过三勺油,高血压患者更应减少。

第三注重补钾

高血压患者要补钾,这么重要的一点被很多人忽视。钾可以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日常最安全的补钾方法就是食补,平时要多喝红茶、紫菜汤,多吃香蕉、蘑菇、菠菜、松子、黄豆制品等食物。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