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济宁高新区治理“散乱污”企业,气质、体质双丰收

2021-11-07 20:08    

原标题:济宁高新区治理“散乱污”企业,气质、体质双丰收

今年1-11月份,济宁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8.8%;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均居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前列。济宁高新区积极采取措施,从治理“小散乱污”企业、完善矿区环保设施、加快实施“气代煤”等方面着手,为守护济宁的蓝天白云出一份力。15日,由环境保护部组织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主题采访团走进高新区,多家国内知名媒体点赞高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散乱污”企业整改

引来了新订单

济宁高新区同兴印刷厂搬迁至接庄工业园区后,新上的VOC2空气净化设备,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和净化,实现高空达标排放。经过环境提升改造,同兴印刷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印刷生产工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订单也越来越多。

通过环境整治得以“改头换面”的“散乱污”企业还有济宁鑫运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在济宁高新区环保分局和接庄街道的摸排中,鑫运达被列入了区内重点环境整改企业名录。

“车间内的主要污染源来自焊接生产线。”济宁鑫运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冲坦言,污染问题的困扰,一度成为了企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接到整改通知书后,按照指导建议,鑫运达在焊接生产线一次性配置了5台高性能的焊尘净化器,生产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之带来的是员工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今年9月份,公司的铰链生产开始使用新的钣金生产工艺,这一新的生产工艺,带来的是10多种产品的低耗能和高利用率,企业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仅11月份,就新增两家大客户来公司洽谈业务,并签订了20种新产品的生产加工协议。

“二号井”悄然蜕变

标签

进出矿区无烟尘了

“往年这时候都不想出门,现在出门,连口罩都不用戴了。”居民韩虎住在矿区附近,他患有皮肤疾病,一入冬,烧煤加上矿区烟尘,很多时候不敢出门。今年,村里实施了“气代煤”改造,家家户户取暖和做饭都用上了天然气,而附近的“二号井”经过整改后,村子居民也少了烟尘污染的烦扰。

接庄街道口头村村民张同玉的家里,20多平米的卧室里安装了四块暖气片,虽然雪后室外温度已经零下,但在卧室里,温度仍能达到20多度。只要不出门,张同玉都不会给一岁半的宝宝穿袜子。“政府有补贴,家里也干净卫生,一说要改,村里的积极性都很高。”张同玉感触地说,这一改,不光自家卫生变好了,连村里的空气闻着都舒坦了。

提起“二号井”“煤黑子”,这是未整改前给人留下的印象。再看现在的二号井,矿区外的路两旁绿树成荫,广场四周干净整洁。煤场内架起12米高的抑尘网,雾炮不断喷出水雾,运煤车辆依次通过全自动洗车台……环保治理设备不间断作业、矿区内外环境“精雕细琢”,“二号井”的环境蜕变,正悄然刷新着对煤矿脏乱差环境的认知。

24小时实时监控

环境问题“一网打尽”

今年以来,高新区共排查散乱污企业68家,其中取缔类48家,已于7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改提升类的20家,9月底前,其中11家完成整改,6家完成搬迁,3家治理无望的企业也已于9月底前取缔。在高新区的大气环境整改中,“散乱污”企业的治理一直都是重点,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摸排和整治,环保工作人员离不开一个好帮手——智慧环保平台。

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有一个自己的“环保网格化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内的电子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一幅接庄环保监测地图,企业监测数据、重点监测对象、污染源危化品信息、水质大气等各类环保数据,都以不同图标清晰地显示出来。

工作人员介绍,接庄街道整合了“天网工程”的现有资源,利用视频和GPS设备实现了对重点道路、重点企业、建筑工地等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控。通过视频监控,可以检查企业是否违规作业,精确查找污染源,做到了污染源监管无缝隙、全覆盖。

为了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效率,在接庄街道,环保指挥调度采用环保网格化指挥中心全权负责制。7名专职环保网格员将每天的工作进展、排查处置情况,通过统一配发的手机终端上传至指挥中心平台,各类数据实时更新。指挥中心平台负责指挥调度,具有在线监测、监督、管理、指挥、统计的功能,实现了从传统环保向数字环保的过渡提升。今年以来,专职环保网格员共巡查发现上报134个环境问题,且均已落实整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孟杰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