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保健 >正文

立冬至,厦门人食补首选这两道美食......

2021-11-07 21:49    

悄悄地,冬天来了

立冬,十月节。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有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

此时节,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标签

蜃是大蛤,雉是野鸡。立冬后,野鸡蛰伏,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了大蛤。

立冬·养生

-1-

情志宜平和

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注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

同时,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时间短,也是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因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2-

起居重防寒

养生保健方法的原则是早睡晚起、避寒保暖、空气新鲜。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3-

运动易舒缓

冬季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太极、八段锦、慢跑等,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标签

-4-

饮食营养均衡

饮食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天气寒冷也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此外,也要多吃蔬菜,适当增加,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还可多吃鸡、甲鱼、羊肉、桂圆、木耳等食品。

立冬·闽南美食

我国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在厦门,“立冬”进补以温补为主。以下这两道美食,便是厦门人冬日进补的首选。

四物番鸭汤

闽南有句俗语叫:立冬补冬补嘴空。

说起进补,地道的闽南人恐怕先想到的是四物汤。“四物”——当归、川芎、赤芍、熟地。

四物汤的另一半,几乎永远都是番鸭。立冬时候,怎么能不吃一碗四物番鸭呢?

标签

姜母鸭

“姜母”指的是三年以上的老姜,驱寒效果极佳。在低温来袭的日子来一锅姜母鸭,感觉如沐暖阳。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冬至要吃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在厦门翔安,姜母鸭就是翔安人记忆中的老味道。

翔安的姜母鸭选用的本土正番鸭,以红萝卜、麦麸等粗粮为饲料,饲养百日以上,鸭肉的营养价值、口感与众不同。姜母鸭杜绝食品添加剂,精选原料,不在复杂的调味里纠缠,只在微妙的火候里用功,唯本色是美本味为香。鸭子腌制后,佐以老姜、黑芝麻油、高梁酒等,用陶锅焖炖,一锅一鸭以确保原汁原味。长达两小时的焖炖始终没有加一滴水,成就了姜母鸭色香俱全、油而不腻、口感紧实等特点,兼具养胃健脾、舒筋通络等功效。实乃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