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情感 >正文

该长大了,你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

2021-11-07 22:54    

从父母的溺爱中逃离,做一个成熟的伴侣。

世界上极少有一开始匹配度就特别高的情侣,大多数都是需要互相妥协和磨合。当两个人无法融合在一起时,分开也是理所当然。

图片源自网络,新浪微博:@黎阳David

从感情纠葛中无法自拔的人,大多都觉得自己在感情当中是受伤的一个,但是似乎他们从没有真正思考过,让自己受伤的,究竟是什么。

在投资学中,人被认为是期望“有投资就要有回报”的动物。因为自己付出了大量的诸如时间、精力、金钱等方面的投资,我们把这种投资称作是“分手成本”。当分手成本过高,而最后分手的时候成本无法回收,投资和期望的回报之间的落差造成的打击才是感觉“受伤”的根源。

换句话说,感觉受伤除开一部分是对方的冷漠和决绝造成的,大部分还是因为自己无法回本的那种失落和占有欲。

在传统的定义中,爱情被认为是情和欲的结合,除开情感之外,爱情里也包括欲望。

当自己欲望的不到满足,很多人就用伤害自己的方式作为要挟。这种行为模式像极了被宠坏的孩子,而人类大多数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都可以从幼年找到根源。

图片源自网络,新浪微博:@黎阳David

标签

比如,在婴儿时期,一旦哭闹,父母就会马上抱起来又亲又摇。这个例子可能是最本源的,但好像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再比如,在儿童时期,小孩对某一件时期感到不满,以不吃饭或者地上打滚为要挟,父母为了让孩子吃饭就会顺着小孩的意思,满足小孩的欲望。那么,小孩就从类似的事情当中会学习到一个逻辑:“我伤害自己,别人就会满足我。”

这样一种逻辑惯性下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威胁”。

在心理学中,亲密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延续,在“威胁”中尝到甜头的孩子,成年之后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它带入到恋爱关系里关系。

生活当中,很多人在恋爱时,在互相的磨合中都曾经或多或少威胁过自己的伴侣。

常见的有:

“你如果不马上过来,我以后就不理你了。”

“你再玩游戏我就跟你分手。”

还有些极端例子,我们在网络上随处都可以见到的,比如:

“你不跟我和好,我就去跳楼。”

“如果你不肯见我,我就去割腕。”

这种威胁有时候可以理解成撒娇,调情,它可以变成情趣,甚至可以帮助彼此更加直接的了解对方的需求,培养彼此默契。但更多的时候,情绪的不稳定,会直接让矛盾升级,形成一种逼迫。同时伴随而来的,就是信任感的撕破,矛盾进一步升级之后,后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

但以伤害自己为威胁方式,唯一能百试不爽的地方,就是在父母面前。除开父母,就算别人妥协一时,也不会妥协一辈子。

很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威胁别人的情况,都只是一种感动自己的行为。指责别人没有看到自己的满腔热血,愤恨世界如何不堪,沉浸在自我陶醉中无法自拔。

图片源自网络,新浪微博:@黎阳David

爱情不是国仇家恨的战场,不需要上升到悲壮的地步。靠威胁得来的爱情,只是表面上的伪和,终究是经不起一点风雨,不堪一击。

爱人者先爱己,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观念。只有自己明白,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是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才有可能懂得别人,包容别人。

遇到大事时,请停下那狂躁的情绪。且不可让冲动占据自己,万不能强求他人,更不要用伤害自己的形式。

因为有句话这样说“你做了什么选择,就会面临什么结局。有对错,也有因果”。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