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武器 >正文

美海军将造11艘美国级两栖战舰 3号舰将恢复船坞甲板

2018-04-19 02:58    

10月24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0月22日发表了克里斯·奥斯本的题为《为什么美国海军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独树一帜》的文章。

美国海军正在为一艘全新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收集早期材料、从事系统工程开发并启动详细设计工作。这艘攻击舰将重新引入“船坞甲板”水面攻击技术,以便让海军准备好迎接未来的两栖战。

海军官员告诉“侦察勇士”网站,这艘代号为LHA-8(“布干维尔”号)的舰艇计划于2018年底开工,交付日期预定在2024年。在计划建造的11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中,头两艘舰艇以航空为侧重,没有采用船坞甲板。与它们不同的是,LHA-8舰将适合执行空中和水面的两栖攻击任务。

造船企业亨廷顿英戈尔斯公司的声明称,船坞甲板将使美国海军陆战队能够根据海上行动的需要,获得装载和下水两艘气垫登陆艇或一艘通用登陆艇的能力。这些连接陆地的工具——海军正在对它们进行升级——可以使两栖舰艇把海军陆战队士兵、武器、攻击车辆和其他战斗装备从舰艇转移至岸上。

海军及亨廷顿英戈尔斯公司的研发人员称,公司最近被授予了价值30亿美元的舰艇详细设计和建造合同。最初的LHA-8舰长期材料采购合同则是在去年授予该公司的。

把船坞甲板整合到一个全新级别的高技术两栖攻击舰中,是海军一项持续多年的概念性工作的关键要素,这项工作激励海军思考在现代充满威胁的环境下采取何种两栖战策略。

随着海军陆战队更加全面地回归其两栖战的本源,以及远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了15年的地面战,许多军事计划人员认识到需要加强和巩固一种高技术、现代化的两栖攻击概念,它将十分适合与技术先进的敌人进行大国间相互匹敌的战争。

尽管与几十年前海军陆战队向硫磺岛发起历史性进攻相比,如今的战术、战略和作战因素已大相径庭,但在未来几十年里,两栖攻击行动有望在战争计划中被显著提及。它们自然会为战斗指挥员提供额外的进攻性作战行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要求对空中力量难以接近的固守在沿海工事里的敌军发动攻击。

此外,尽管空中力量当然会支持两栖攻击行动,但在许多实例中,海军陆战队也许仍然必需进入敌方区域进行地面作战。因此,尽管军事战略家和规划人员认识到,在现代威胁环境下,两栖作战可能具有与过去很多年里截然不同的特点,但它们仍是美军战争考量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资料图片:美海军“美国”号两栖攻击舰(LHA-6) 航行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美新型战舰LHA6停靠巴西港口

当地时间2014年8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美国新型海军战舰LHA6进行首次试航,停靠在里约的Maua码头。

当地时间2014年8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美国新型海军战舰LHA6进行首次试航,停靠在里约的Maua码头。

当地时间2014年8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美国新型海军战舰LHA6进行首次试航,停靠在里约的Maua码头。

当地时间2014年8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美国新型海军战舰LHA6进行首次试航,停靠在里约的Maua码头。

当地时间2014年8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美国新型海军战舰LHA6进行首次试航,停靠在里约的Maua码头。

当地时间2014年8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美国新型海军战舰LHA6进行首次试航,并停靠在里约的Maua码头。

【延伸阅读】美媒:美海军第二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下水 另有9艘在建

5月6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3日发表了克里斯·奥斯本的题为《美国海军又下水一艘两栖攻击舰》的报道。

海军将领说,海军第二代两栖攻击舰美国级的第二艘——最新的“的黎波里”号——现在已从干船坞下水。

现在被称为LHA-7的“的黎波里”号两栖攻击舰是美海军“美国”号(LHA-6)两栖攻击舰的后续产品。拟建中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队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两栖战和快速变化的威胁情况。

为了能携带海军陆战队版的联合攻击战斗机F-35B,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在设计上专门进行了一些内在调整。

LHA-6(“美国”号)交付后,它的飞行甲板结构和装备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改造,以配置F-35B隐身战机。

这些改进被融入了“的黎波里”号的基本建造过程。“的黎波里”号的设计将加入“综合海上网络和企业服务”项目,并将解决在建造LHA-6和LHA-7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迄今为止,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对两栖攻击舰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都取得了进展。这些工作是为了确保它们的飞行甲板、传感器和武器系统能与F-35B兼容。F-35B定于2018年进行首次部署。

海军官员说,对美国海军“黄蜂”号两栖突击舰在技术上所做的改动已经完成;这些技术调整在“美国”号上也成功实施了,同时正在运用到“的黎波里”号的修建过程中。

海军工程师和造船工程师最近在“美国”号上做了大量工作。美国海军计划建造11艘美国级大甲板两栖攻击舰。

资料图片:美海军“的黎波里”号(LHA-7)两栖攻击舰。(美国《海军时报》周刊网站)

【延伸阅读】震撼!中国军迷零距离参观美两栖战舰

5月30日,作为纽约“舰队周”活动的高潮部分,笔者有幸参观了美海军“巴丹号”两栖攻击舰(LHD-5,黄蜂级5号舰,舰名是为纪念二战期间的巴丹半岛防御战),“巴丹”号于1997年9月服役,母港为弗吉尼亚州诺福克,隶属于大西洋舰队。本图集收录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图为“巴丹”号作战部署时的资料图。

“巴丹”号全长257米,全宽32米,吃水8.2米,满载排水量4万吨,一次可搭载一整支海军陆战队远征分队(简称MEU,1870人),以及配套的重装备。图为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概况示意图。

首先来到的是军械甲板,这里有展示多种陆战队的主战武器,图中可见著名的12.7毫米M2重机枪和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两者都是陆战队的主力反装甲和攻坚武器。

军械甲板还提供了军迷体验陆战队狙击手使用M107巴雷特反器材步枪的机会,连吉利伪装服都有提供,临场感十足。

M252型81毫米迫击炮则是陆战队步兵部队最重要的间瞄支援火力,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战地3》的战役中也有机会使用这种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巴丹”号停靠的码头紧挨着著名的“勇猛”号航母博物馆,图为从舰上拍摄的“勇猛”号局部图。

之后便来到宽敞的车辆甲板,可见一辆重型卡车,后方还停放有一艘RAB舟河突击艇。

RAB突击艇也是对外开放的,民众也可以登上快艇体验一把使用M134加特林转管机枪的感觉,看过电影《勇者行动》的童鞋对这个肯定印象深刻。

另外还能看到一辆无人遥控排爆机器人参展,也算是陆战队近几年配备的新装备。

接下来我们来到巨大的坞舱,这里通常用来停放登陆艇和两栖突击车。登陆作战时,两者可直接从这里涉水冲向滩头。 图为停在“巴丹”号坞舱内的LCAC大型气垫登陆艇。全舰最多可搭载3艘LCAC登陆艇。

图为并排停放在坞舱内的2辆AAV7A1两栖突击车,这种突击车也是陆战队的主战装备之一。

AAV7突击车的车体两侧的附加装甲上,还有“禁止攀登”的纸条。

从舰艉坞舱门角度拍摄的“巴丹”号坞舱,进一步凸显空间的巨大,具有很强的搭载能力。

之后我们上到巴丹号的飞行甲板参观,图为停放飞行甲板上的CH-53E“超级种马”重型运输直升机。

从飞行甲板上拍摄的“巴丹”号的舰岛,可见巨大的舷号(LHD-5)和“小心喷气尾流和直升机旋翼”的警示语。

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巴丹”号舰岛,可见上层的雷达及传感器桅杆,其中巨大的SPS-48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十分醒目。

飞行甲板上还停有一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

图为在飞行甲板上执勤的海军士兵,除M4卡宾枪、防弹背心外,还有一把手枪作为副武器。

朝“巴丹”号舰艏方向拍摄的飞行甲板,除密集的人群外,还能看到曼哈顿岛密集的楼群。

图为布置在“巴丹”号舷侧的Mk38型25毫米链式机关炮,全舰共配备有3门Mk38机关炮,用于近距离防空和反水面小艇。

图为Mk38链式机关炮的供弹机构特写。

图为“巴丹”号上搭载的Mk36 SARBOC六联装干扰弹发射装置,全舰共搭载有6座发射器,用于干扰来袭的反舰导弹。

在参观机库时,偶遇一名手持SMAW火箭筒的陆战队士兵,也算意外收获。

笔者的伙伴也体验了下手持SMAW火箭筒的感觉,虽然只有发射器部分,但也是十分给力的节奏,图为SMAW火箭筒特写,口径为83毫米。

到达车辆甲板后,可见一辆搭载有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的悍马车,发射器周围还有防盾。

两栖攻击舰的车辆甲板自然少不了陆战队的“军马”LAV-25轮式装甲侦察车。

车辆甲板还有一辆奥什科什6X6重型军用卡车,也是陆战队的主力运输车之一。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