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游戏 >正文

漫友精品文章 魔法少女与火焰杯

2021-11-08 04:08    

文章由《漫友》杂志独家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17173
  杂志链接: 点击进入
  专题作者:幽远
  
文字采集:信步赏花
  杂志联系:漫友
  联系地址:广州市建设大马路邮局0405信箱(510060)

豪华的盛宴,游戏界的王者《Fate/stay night》终于也君临动画界。这一次的动画化,背负着无数人的期望,更背负着原作游戏死忠玩家或喜或忧的心情:究竟这是一部自超人气游戏改编而来的“神作”,是一如《最终幻想》那样红透两界,还是如无数三流改编作那般不伦不类?随着春季1月新番的播映,这个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总体来说:质量上乘,水准不失。

那么,现在且先来个马前炮,在《Fate/stay night》TV动画红透半边天之前做一个介绍,让各位动画迷先行了解整个故事的架构,让各位游戏死忠FANS评价动画的素质。

直击!新番剧情:

十年前的第四次圣杯战争,强者们的战斗引发出了滔天大火。十年后,神父言峰绮礼宣告了新圣杯战争的开始。神秘少女远坂凛召唤出了她的Servant……恍如完全无关的转折,第二天的早晨,一面平凡相的卫宫士郎从梦境中醒来。虽然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暗流涌动:深山町里发生了不明凶杀案,新都那边接连不断的煤气泄露事故。这一切都让正义感极强,拥有不为人知的“特殊能力”的士郎感到不安。而之后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在擦身而过时,女孩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不快点‘叫’出来的话会死的哦,大哥哥。”……在同一时间,Master远坂凛和她的Servant-Archer已经开始了行动……

根源!圣杯战争:

七名魔术师,各自借助圣杯之力召唤出了七位英灵。英灵们被分为七个职阶,以魔术师的使魔的形式存在。他们被称为Servant,而魔术师就被称为Master。他们以“M&S”的组合展开了无差别的互相战斗。最后剩下的那一组就可以得到那号称“可以实现一切愿望”的圣杯。

火花!游戏VS动画五连击:
  既然是从超人气动画改编而来的作品,当然要与原作来一个从头发到脚趾的对比。从五大印象出发,这部来势汹汹的改编动画,与早已功成名就的游戏原作,可是各有各的闪光点哦!

第一印象:人设

动画修改了原案武内崇的人设,使其比较大众化。要知道有很多人对游戏人设里那人体比例很不满,尤其是男人的手脚问题。因为请了原案武内崇来当监修,所以还是保留了原设的很多优点。有点怨念的是依莉雅,LOLI的头似乎画得大了一点,没有原来那么可爱。

第二印象:画面

要动画精美度达到游戏CG那么好显然不现实,26话,每话26分钟的动画制作更是没法和两个一分半钟的游戏OP动画相提并论。但即使如此,依然可以说动画的OP做得很精致,有着独特的韵味(凛那个高举手中宝石的镜头更是值得一赞)。第1话的人物也没什么走型,整体来说尚算满意。只有一个“立方体公交车”的镜头比较让人无力。

第三印象:剧情

以游戏的顺序来说,凛召唤Archer是在第一天的晚上,而士郎召唤出Saber是在第三天晚上,三天的时间,本来,要紧缩起来弄成1话,在第1话的结尾让Saber出场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在游戏里,开始的三天有个单独的序章,是以凛的视角来描述,一直持续到第三天晚上Saber出现为止,与正章的三天是并行的。这种并行关系在一话里面要全部说完绝对会顾此失彼。于是干脆将重点放在了士郎身上,在第1话中详细地叙述了他的过去与内心的想法,并顺便交代了一下大致的背景。

缺点就是,详细叙述第一第二日的动画第1话难以吸引没玩过游戏的普通观众。节奏安排也略显凌乱了一些,开头极度激烈,而OP过后却又显得太过于平缓,虽然拉出藤姐这个搞笑人物来调节气氛,作用却很是有限。

不过动画也有着一些优点:比如说,为何士郎会莫名其妙召唤出Saber?这点在原作游戏里没有提到过,一直是FANS们讨论的焦点。而动画就特意给出了暗示。而在游戏FANDISC里才有出场的居酒屋老板的女儿萤塚猫、在游戏里描述过几句,相貌只在设定集里出现过的藤村雷画爷爷和万年不见脸的搞笑同学一号后藤也有出场,这想必是因为游戏剧本家奈须在监督剧情的功劳了。

剧情与游戏原作情节的也有很多不同点:十年前圣杯战争的描述游戏里没有。而动画里没有提到“令咒”的桥段。这就让人完全把握不到剧情的走向了。动画里的第二天早上,是将游戏里的第一天早上和第二天早上的情景融合修改而成的。班级里的同学齐声叫老虎的那段,在游戏里他们是战战兢兢的叫,到了这动画里似乎他们叫得很开心……依莉雅和士郎的相遇在游戏里是第一天晚上,动画里修改到了第二天。游戏中切嗣是在领养士郎的第一天就对他说:“我啊,其实是个魔法使哦。”(其实是魔术师……但是对一个普通的小孩子说魔术师,只会被理解成是变戏法的吧?)而在动画里,是在收养了他一段时间后才对他说的。

第四印象:角色性格。

藤姐的古灵精怪的孩子气,樱的温柔,士郎的稍微烂好人的性格基本都有表现出来,尤其是详细描写了士郎之所以抱持着成为“正义使者”这种孩子气理想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曾经被拯救,因此在长大后也想拯救别人(感觉和那种小时候受过伤害长大后就报复世界的小屁孩刚好完全相反)。一方面,也是由于仰慕将自己从火场里救出的养父。而切嗣的性格,只剩下了那慈祥善良的一面,和游戏中士郎所回忆的“脸上经常带着笑容,经常如同一个小孩子一般丢下我到世界各地乱跑。”的切嗣有所出入。基于篇幅所限,凛爱作弄人,Archer爱挖苦人的一面都有没以得表现,序章里远坂凛和美缀绫子还有田径部三女众的对手戏也被砍掉了,因为这四个人在正章里完全没戏份……

第五印象:音乐。

Op歌曲是由《Fate/stay night》的游戏OP《This illusion》经过川井宪次重新编曲而成的《disillusion》,原来略显妖艳的女高音变得柔和许多,变得比较适合OP动画的整体气氛。ED则是全新的一首《あなたがいだ森》,非常地舒缓,比原游戏的ED《Days》好得太多了倒也不是说动画的ED就有多棒,只是原游戏的ED太难听了而已……BGM方面,不得不赞一下川井宪次大师,也许单独拿出来听比较没感觉,但是放到动画里,就完全融入了剧情之中,营造出了气氛,丝毫没有喧宾夺主的迹象,比较期待在之后的名场面中,大师会如何锦上添花。而相比之下,游戏的BGM在一些热血、激昂的场景中表现得非常好,而在一些日常场景中给人的感觉反而不足。

终评!革命尚未成功,FATE继续努力!

就这五大印象而言,无论是只看动画的动画迷,还是爱屋及乌而来的游戏死忠,这部新番《fate/stay night》应该都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如果要求高一点的话,也可以打个70分以上。相对其他游戏改编的动画,水平已经算是很高。剧情方面不至于重蹈《真月谭 月姬》的覆辙,TYPE MOON已经吸取了教训,更积极地参与到了动画的制作中来。相信在这半年内,《fate/stay night》不会让我们失望。


【来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