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看着这个老混蛋吞下安眠药,才发现不愿与世界和解的其实是我们

2021-11-08 04:33    

第一次见到周子阳导演和涂们老师是在七月份的西宁,那时的《老兽》还在作为参展影片在影院展映。

再一次看到周子阳和涂们同框已经是12月份了。此时的《老兽》刚刚从金马载誉归来,拿下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剧本、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三项大奖。

从最初还要拍广告来维持生计再到成为内地最快定档上映的金马获奖电影(去年获奖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时隔一年才得以上映),周子阳蛰伏了太久太久。

周子阳的轨迹和片中的老杨境遇又是如此的一致,只不过结局恰恰相反的。老杨是从云端跌落,而周子阳是由平地而起。

周子阳在接受巴塞电影的专访中就提到自己曾经为了拍电影而辞职,而后因为资金问题,重新回到工作当中。直到“而立之年”才做出改变,30岁的周子阳下定决心离开,重拾导筒。剧本经历四年,前前后后改了有16稿,13年开始写剧本,16年参加了第十届的FIRST创投会,最终17年初得以开始拍摄。

在首映礼之上,涂们老师谈及为什么接拍了《老兽》,“看了剧本,整体的感觉,故事很好,人物饱满,导演很有才华。除了谈电影之外,我们的剧本之外,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跑题了。谈他的经历,我的经历。谈很多电影之外的。过了春节,就把片子拍了。”

标签

看完《老兽》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老杨这样的“混蛋”从来不会与世界和解。

得不出答案,我就反问自己,“渣渣,你与这个世界和解了吗?”沉默片刻,实际上我知道我生活的世界早就被和解过了。

“鬼城”、“鄂尔多斯”、“房价飙到两万元一平方米”对我来说都像是一则冷冰冰的社会新闻,无法与我产生半点共鸣,但唯独老杨的形象在我心里清晰起来,看到老杨的那么一刻,心里也变的温暖起来,让我与之产生联系,因为我的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位“老混蛋”。

在我的孩提时代就经历过“老杨”,大家称其为“混蛋”,但唯独对我特别好,他喊我小二、给我糖吃,教我做人的道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从小就一直觉得他是个“好人”,即便现在也是如此。“好人”前不久去世了,心脏病,一个人在家中。

而在电影之上,我仿佛又看见了他,我看到一个人、一个“老混蛋”、一只“困兽”在对抗着对他来说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标签

对于老杨来说其实什么都没有变,唯一变化的也只是老杨身上十余年间银行户头上的数字,老杨有着自己的三观、有着自己做事的规矩他固守着自己老派的生活方式、自己所谓的人情社会的江湖道义。

变的不过是时代,经济泡沫的破裂让一切都回归了现实。老杨曾经作为一夜暴富的乍富阶层经历了破产之后的穷困潦倒被时代所抛弃,但老杨自己认为被抛弃了吗?

“做人的层次,不是看挣钱多少决定的。”很显然从他在电影中的台词我们就可以认定他并不认为。

我们能够看到老杨身上的挣扎与不适应。影片中一口一个“杨老板”看似是对个人的恭维其实也只不过是对“金钱”的谄媚,在时代变迁之间那些“不适应的人”终究会成为社会的一枚“弃子”,成为这个城市的“烂尾楼”。

而有趣的是现在将他边缘化的那些人,就是曾经倚靠他的人。

老杨坏吗?当然坏,一个抛弃自己的妻子去外面找小三还不是“坏人”?一个花了妻子救命钱的人不是个“混蛋”?

标签

但我们是能够评判老杨的人吗?很显然并不不是。可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老混蛋”,而是正在变化的主流价值观。

影片中屋里被老杨拯救的乌鸦(剧本中是乌鸦,现场实拍实则用了红嘴鸽)、睡梦中的白马、还有卢布森的骆驼。多次出现的动物也意在说明,老杨时刻处在对困境的挣扎与压抑之中。

这些动物的境遇也正如老杨一样,不同的是老杨选择将乌鸦放飞回归自由,而影片的末尾老杨服下安眠药安然的躺下。动物尚有“兽”来拯救,那“老兽”呢?谁能解开他心里的枷锁?

比动物更加魔幻的意像则是故事的发生地鄂尔多斯,正如周子阳导演所说,把电动车骑的像哈雷一样的场景,在别的城市根本拍不出来,只有在鄂尔多斯才能做到,因为鄂尔多斯本来就充满着魔幻现实,就连穿着白衣在地里抓鸡的习俗在银幕上看来也极具超现实主义。

标签

老杨在一处破败的烂尾楼里指着远处的楼盘时说:我以前还投过这里呢。

是啊,他要是不说,谁还记得呢?或许若干年后这幢带着尿臊味的烂尾楼还记得……

不是鄂尔多斯“老混蛋”不愿意与世界和解,而是时代变了,我们害怕去直面已经异化的人心,它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我们无力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一切,我们变的冷漠且麻木,于是我们选择与自己和解,假装和解了世界。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