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羽毛球 >正文

听蔡赟讲技术:你所知道的“高点击球”是正确的吗?

2021-11-08 04:36    

作为职业羽毛球运动员,我们从小就天天被教练骂“点低了、点低了”,被骂多了之后,就形成了高点击球的好习惯,成为所谓的优秀运动员。

这个以优秀运动员为标准的击球点问题,被广泛定义为“最高点击球”,普及到我国羽毛球的各个教学层面,已然成为一个几乎无法推翻的教条。

大多数人对于“最高点击球”的理解,是所有关节完全伸直后取得的最高点,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这是要求人必须在身体各个关节都有活动空间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击球动作。

话说到此,就可以体会到这里存在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大家认同的所谓“最高点击球”概念,是由从小接受训练的人传播出来的。然而,这些人每天挥拍500次以上,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为规范固定的动作基础,他们说的最高点击球其实应该是“会打球”的人的最高点,绝不是所有关节全部伸直所取得的最高点。

在这里,我希望通过三个最常见的例子告诉大家,“最高点击球”是错误的。

例子1后场下压

后场下压技术的击球点应该距离身前约50厘米(注意:这个身前的前是以网为基准的,对方是前,我方是后,不随身体朝向的改变而改变),高度在“完全伸直”取得的最高点向下移动约60厘米,还应该在肩膀外侧约20厘米,由以上三个方向的数据确定的,才是合理、正确的上手下压技术击球点。

这个就是那些“会打球”的人所说的最高点,简单讲,这样才杀得下去,否则就杀不下去。

例子2扑球

广东人称之为“叉烧球”,表示容易吃的意思,但扑球绝对是看上去和实际差距很大的技术,绝对没有吃叉烧那么容易。

下面两张图是两种扑球失误的情况。

图1:来球已经下降过多,失去了扑球的条件,强行打就下网了,这不属于我们今天的话题。

图2:是“最高点”爱好者经常出现的状况,对最终击球点估计过高,冲得太多,以至于球还没有下落到合适位置就要打,多半打不到、打不下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