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富人和穷人做邻居怎么办?司马光的建议

2018-04-19 05:08    

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教科书中对宋神宗时的大臣司马光定义为为“保守派”,而王安石是“改革派”。其实这种二分法过于简单,应该说司马光更多的是一位基于历史教训的经验主义者,他更主张渐进式的变革。对于国家外交亦是如此,他主张极力维护现状,不要轻易其边衅。

宋太祖是在五代十国大分裂的基础上统一中国的,燕云十六州则是在后晋石敬瑭手里割让给契丹,而盘踞西北的党项族李继迁虽然宋朝曾赐名赵保吉,但一直是事实上的割据。宋朝前期对辽、西夏以赠送岁币的形式维持边境长达百余年的和平,是理性的选择。可宋神宗即位后,年轻气盛,志向远大,总想恢复北部和西北的唐代时的故土。对实力较弱的西夏尤其如此,主动出战,想占领西夏的南部屏障横山,进而吞没西夏。

司马光对这种国策坚决反对。一再上疏神宗,恳请遵守宋王朝外交的祖制,只要不是对方主动进攻,就应该坚持边境和平,“或怀之以德,或震之以威。要在使之不犯边境,中国则获安善矣。不必以逾葱岭,诛大宛,绝沙漠,擒颉利,然后为快也”。

对于和西夏的关系,司马光以富人和穷人怎么做邻居做比喻,很有意思。他说:中国与夷狄为邻,正如富人与贫人邻居,待之以礼,结之以恩,高其墙垣,威其刑法。待之以礼,则国家每有使命往来,有立定条贯礼数束缚之也;结之以恩,则岁时尝以遗余之物厌饱之也;高其墙垣,则平时讲和而不失边备也;威以刑法,待其先犯边,然后当用兵也。今乃不用,是富者爱邻家贫民些小财物,开门延入而与之博。若胜焉,则所得者,皆微细弃贱之物,不足为富人财用多寡;若不胜焉,则富人屋宇、田宅、财物,皆贫家所有矣。又况博奕者,贫者日用为之,乃所工也,而富人之所短。贫人日夜专望富人与之博,但无路尔,今乃自家先引而呼之,贫人亦何幸哉!且富人之待贫人,至于用刑法,则是入官府也。至于无术矣! 若不至于入官府处,则为善矣。且官吏之清严者,常云富人胁势以凌贫民,故贫民往往得理。今既用兵,则两国用兵之胜负,系之于天,岂知天之心不若清严官吏心乎?又况边隅无隙而己为兵首,乃最古今之大忌,则官中所谓先下拳者也,其败必矣!

司马光的意思是一个富家翁的邻居是个穷人,首先要“待之以礼”,尊重双方的条约,自己不亏礼数;然后在穷人实在过不下去时资助他一些钱粮防止其铤而走险;建好围墙做好自卫准备;如果对方先侵犯边境,则抓住对方理亏扎扎实实教训一顿。而今天的朝廷就像一个富翁,贪图穷邻居家一些小财物。敞开大门与之赌博,胜了,赢得的不过是穷人家那些细微价贱用处不大的物品,对富人的财产增值毫无用处;如果输了呢?富人家的房屋、田产、财物全部为穷人所有。而对赌博这事,穷人天天玩很精通,却是富人的短处。穷人天天盼着富人与他拿自家的财产来赌一把,只是没有门路,今天富人主动先招呼穷邻居来赌博,穷人是多么的幸运呀。

这段话何止是适用于宋代?赤脚不怕穿鞋的,富人与穷邻居相处,确实需要智慧,需要定力,不要以为自己有钱有势,就可以轻易赢对方。如果穷邻居贪得无厌,“待之以礼”没用,给钱却永远喂不饱,还不断地挑衅,这就得咬牙做决断,用武力解决后患。这是不得已的选择。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