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风雨飘摇中创办“洋务运动”,“洋务”为何没能拯救清王朝的“命运”?

2021-11-08 05:00    

晚清时期,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列强利用船坚炮利打开了我国的“国门”,他们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对付清朝。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自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对内要镇压农民起义,例如太平天国、天地会等势力。对外则要应对欧美列强咄咄逼人的攻势。

为了自立自强、清朝内部涌现了许多开明之士,他们宣传学习西方的科技,用欧洲列强的技术来装备大清帝国,用于对内平叛和对外御辱。首先是林则徐等人提出了“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清朝是一败涂地,西方列强强迫清朝签订了一系列屈辱的“条约”。这给当时的国人很大的打击和巨大的心里落差,尤其是心理上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一直来,中国人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现在可好了,面对欧洲列强的船坚炮利,清朝是且战且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求和。西洋人究竟有什么可怕之处?不过是仗着武器先进罢了?当时国人不在乎这种心态。

为了振兴中华,清朝内部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实行洋务运动。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为了在军事上打击太平军,以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等为首的地方督抚开始了“洋务运动”,他们兴建兵工厂,制造船厂、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标签

洋务运动,清朝在多方面学习欧洲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制度。同时,加上清朝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的工厂也纷纷设立。尤其是在军事上,清朝设立了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在工业上设立了较为著名的: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然而,清朝大规模实行的“洋务运动”并没有涉及到“君主立宪制”,也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改革诚意,更没有触及满洲贵族的根本利益。所以“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了,失败的标志就是甲午战争的惨败,清朝屈辱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标签

这些惨败,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在沉睡中的中国人,他们对清朝感到不满,纷纷行动起来。尤其是以孙文为代表的“同盟会”更是采取了更加激进的对策,他们举行了“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等,深深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

洋务运动最终没有改变清王朝走上灭亡的命运,这一场清朝一手包办的洋务自强运动,虽然在客观上洋务运动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大发展,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清朝包办的洋务运动这种只在“表面上的改变”,即使学习了西方技术,也最终无法改变清王朝的“命运”。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