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心理神探》:我觉得人类很变态,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2021-11-08 07:56    

在罪案剧层出不穷的今天,《心理神探》究竟选择了怎样一条路为我们呈现罪案剧完全不同的质感?相对于之前《犯罪心理》的单元剧模式,这部剧采用了更加连贯的手法,主角有着连续的心里变化,可以说更偏向于《汉尼拔》,但是对于观众而言缺少了《汉尼拔》所拥有的强烈感官刺激和猎奇的场景,所以如果让我为这部剧说明定位,那就是《汉尼拔》+《真探》的感觉,兼具了猎奇的犯罪手法(杀人后用头颅自慰)和较长的对白以及细腻的人物塑造手段。

对于警察而言,他们探寻着犯罪的心理,然后从他们的角度思考,在《汉尼拔》里面主角利用这种方法构思罪犯的杀人手段,从而推测出尚未发现的场景以及不为人知的犯罪原理。在《心理神探》中,霍顿利用这种方法去击垮敌人的心理防线(寻找到可以让他们心理戒备崩溃的点,比如E10里的石头,之前和胖子谈话中的高跟鞋)

《心理神探》的剧情框架十分简单,霍顿和比尔是FBI的两位警探,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刑侦方式已经无法应对这个世界上新出现的罪案。与以往熟人间的仇杀,情杀不同,新的犯罪动机更加令人难以捉摸,凶手与被害人之间没有任何社交关系存在。警察们除了坐等罪犯不断犯案以期获得线索(指纹,头发,血迹这类传统证物)之外没有任何方法。

为此霍顿和比尔开始了一种新的方式:罪犯侧写。这就要说道本剧的原著《犯罪分类手册》的作者之一约翰·道格拉斯,他是FBI的著名特工,从事的正是霍顿所做的事情,对罪犯的行为进行思考,摸清楚他们的行为规律,为之后的调查方向提供思路。虽然有些人觉得这很不靠谱,但实际上很多罪案来说完全是三无案(无证据,无目击证人,无作案动机),有个方向总比没有好多了。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连环杀手,大部分连环杀手都具有某种执念,在案发现场所做的行为正是暴露出了这一点。

标签

但回到这部剧本身,比起同样以思考罪犯行为为主的《犯罪心理》和《汉尼拔》,这部剧给我最初的感觉就是乏味。大家看这类剧起先大部分都是出于一种猎奇心理,希望从各种怪异的杀人动机中获得刺激。上两部剧没有让大家失望,前者基本上每集都讲一个猎奇的案件,《汉尼拔》则把凶案场面的“艺术性”描绘到了极致。《心理神探》对于这一切只顶多只存在于叙述中,比起大卫·芬奇上一部《七宗罪》可谓小巫见大巫(当然考虑到院线放映对票房的吸引情况也情有可原)。取代凶案现场的则是大段大段的对话,因此这部剧本质上谈的并不是犯罪,而是人本身,重点不是霍顿和比尔去采访学习的罪犯,却是主角霍顿。

这让我想到了他执导的《十二宫》,在《十二宫》里,面对充满传奇色彩的十二宫杀手,大卫·芬奇想要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主角而非犯罪本身,电影真正的重点在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漫画家格雷史密斯不断探寻真相的过程中。从1968年十二宫杀手杀死第一个人开始,一直到1991年格雷史密斯写的《十二宫》小说出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如何耗尽自己的20余年追寻一个罪犯。

同样,大卫·芬奇在这部剧里塑造的主角无疑是霍顿,通过十集三个案件,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探员的变化,这个变化通过工作和生活两部分展现。

标签

在第二集的时候霍顿和比尔第一次见到艾德,霍顿彼时十分紧张,完全处在被动地位,而此时的他在和自己女友性爱的过程中也处在被动地位。一段时间后他通过和艾德的对话学到的侧写术抓到了第一个犯人时,他尝到了甜头,再次去见艾德时,已经和他在同一水平面上交谈了。

接着他和比尔探访了蒙特(就是那个一直想喝汽水的家伙),由此侦破了贝弗利被杀的案件,随后他们的小组得到了国会的支持,这也导致他的信心进一步膨胀。霍顿在爱情中开始尝试占据主动,询问女友和几个男人发生过关系。编剧正是利用这些点滴之间的小事写出了一个人的内心究竟是如何慢慢开始膨胀的,语文课上都说道过,人的内心是最难表现的,唯有通过侧面描写才能得以描述。

之后他探访了杰瑞・布鲁多斯,一位高跟鞋恋物癖者。霍顿开始改变沟通的方式,从拘谨常规的沟通方式转变到了投其所好这点上,他几乎就是把自己学到的侧写用到了沟通中:开始揣测对方的喜好,来降低他人的戒备。霍顿送给了杰瑞一双高跟鞋,彻底获取了他的信任,而这时的他也开始和女友发生争吵……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象征着看似平稳的船只行将倾覆:温蒂在地下室养了一只猫,这只猫从来没有出现在镜头中,唯一的线索就是在一团黑暗中传出的猫叫声。所谓事不过三,第三次她再看那罐猫粮,已经满布虫蚁,所谓看似你已经完全掌控的东西,最后仍会出人意料。

标签

霍顿在本季最后一次的讯问中彻底黑化了,讯问对象是理查德·史派克。霍顿尝试突破他的戒备未果,便践行了自己的理论:我们想要挖掘真相,就得和这些猪猡一起在泥塘中打滚。他在询问中用了一个词,ripe cunt。时至今日,在slut和bitch满屏飞的时代,cunt这个词依然是一项忌讳。

来看看霍顿这段是怎么说的:

霍顿:是什么给你权利让你带走这八个ripe cunt?有几个看起来很不错,你是否想过你会剥夺其他男人的机会?八个火辣的翘臀。你觉得那公平吗?

而理查德·史派克笑了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疯了。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过一段话: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而霍顿则沒有做到这一点,他的工作开始给他的生活和性格带来影响,于是他和女友分手,也被逐出了所在的行动组。而他所能做的,只能是飞到沙加缅度看艾德,一位连环杀人犯把他指定为医疗代理人,代表的意味已经很明显:霍顿似乎觉得艾德和他建立起了一种信任关系。回想起他之前所做的一切,他似乎觉得掌握了侧写术就能掌握对方的心理,能够推测出他接下来要做的一切。

但事实究竟如何?在与理查德·史派克的谈话中,霍顿循循善诱,似乎觉得自己能够找到杀人的理由,理查德·史派克却在最后以对方把鸟扔进风扇里告诉他,杀人没有理由,这只是她们运气不好而已。这次与艾德的谈话也是如此,霍顿以为掌控了一切:认为自己和艾德是朋友,认为他们是有组织性的杀手,但事实是,艾德根本否认了这一切。最后局面失控,霍顿行将崩溃,他倒在医院的地上,意识到了自己的自大和渺小,他已经成了一个偏执狂:希望别人崇拜他,闭上嘴乖乖认同他的观点。之后的剧情应该是霍顿如何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片头的那位戏份也会逐渐加入。

标签

另外这部剧的布光堪称典范,大卫·芬奇本身就擅长拍摄黑色的画面,这一色彩风格从七宗罪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纸牌屋》中。本剧里,在室外的时候似乎从来都是午后日落或者阴天,薄薄的光线无力地打在人物身上,似乎只要做到让人得以分辨就行了。在室内他也从来不会房间的灯全部打开,而是采取了最少光源的策略,并且除了自然光源外极少补光,又或者补光后再刻意调低饱和度。

最后说一下片中出现的杀人犯吧,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片头出现的男人原型是丹尼斯·雷德Dennis Rader,外号BTK杀手(捆绑,折磨,谋杀),他在1974和1991年间杀了10个人。

他们第一次见的大胖子是艾德·肯培尔Ed Kemper,他在1964年至1973年间杀了10个人,包括他的祖父母和母亲。

把小鸟丢进换气扇里的理查德·史派克Richard Speck,他在1966年7月中旬杀了8位护士。

喜欢高跟鞋的胖子杰瑞・布鲁多斯Jerry Brudos,他在1968年至1969年间杀了至少4位女人。

另外杀人魔王查尔斯·曼森在本季虽然被提及但没有出现,不过按照书中的情节,道格拉斯也会采访他,但霍顿现在心智还不成熟,艾德就能让他崩溃,如果碰到这个邪教头子还了得?估计曼森的戏份会在第二季末尾或者第三季出现吧。

以及大卫·芬奇为什么选择拍这部剧我还是蛮能理解的,他对病态人格的钟爱可谓表露无遗,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我觉得人类很变态,我一直坚信这一点,这是我事业的根基。”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