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黄山烧饼史上也立过大功?作为吃货的我孤陋寡闻了

2018-04-19 12:07    

征集了广大女(chi)性(huo)同胞的内心想法,一致认为独具特色的美食备受读者瞩目,所以发挥本能,着手地域特色美食推荐,此篇主角——黄山烧饼,众多美食中并非起眼,但小小烧饼赋含着巨大能量。

说到黄山,大家脑子里首先浮现出的肯定是美景——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对于徽菜美食,很多人就知之甚少了。笔者在大学期间曾独自前往黄山旅游,可谓慕名而去。由于天气原因,在登山之前,在宏村打发了一天的时光,那里的美食:毛豆腐、毛鸡蛋……还有一些未知的本地小吃早已没有印象,或许只有黄山烧饼的味道,至今记忆犹在。

这款非常古老的黄山美食,黄山烧饼也被称为蟹壳黄烧饼。

“三个蟹壳黄,两碗绿豆粥,吃到肚子里,同享无量福”,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说的正是家乡安徽的这款烧饼。

你可能会有所疑问,一种普通的烧饼凭啥叫“蟹壳黄烧饼”这么一个有格调的名字呢?其实是因为其做工而得其名,烧饼经木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因而得名。

据当地人流传,别小看这个比乒乓球大不了多少的烧饼,它自古就是徽州名吃,被明清两朝皇帝都册封过!

相传在1357年,朱元璋避难来到徽州一农家,饥饿难耐,这家主人便拿出平日爱吃的烧饼给朱元璋充饥,吃的他是满口生香,大为赞赏。次年称帝时,没忘这农户的救命之恩,说救驾有功,就册封它为“救驾烧饼”。

乾隆下江南,也对黄山烧饼情有独钟,赐名“皇印烧饼”,这份喜爱堪比随身皇印。

梅干菜+肉丁的内馅,咸甜中带着辣味,酥皮上撒白芝麻,一口咬下去,酥脆掉渣,满口都是香气。

你吃到的每一个烧饼,都是经过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芝麻、烘烤等10余道工序,才制作完成的。

烧饼里不添加任何膨松剂,但是皮却可以做得层多而薄。

如此酥脆,是因为烧饼师傅全部是当地有着十几年经验的老手艺人,他们坚持手工揉面,老面发酵长达8小时,最基本的工序也丝毫马虎不得。

内馅所用的梅干菜,全部是黄山当地农家自种的,收割后还要在阳光下长时间晾晒。

猪肉也只选用皖南山区特有的农家黑猪,做出来的肉丁才能真正肥而不腻。

为了保留烧饼的传统滋味,师傅们并不会做过多的调味,所用的调料只有盐和菜籽油,撒上一把白芝麻,就成了!

烧饼里没有防腐剂,但是放置于常温23℃的室内,避免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存30天。

这是因为烧饼的烘烤时间长,水分大多蒸发,不易变质。

慵懒的下午时光,一碟三五个黄山烧饼,泡上一壶钟意的茶,配上喜爱的水果沙拉,夫复何求?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