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武则天称帝前, 李氏皇室子孙为什么没人站出来捍卫李唐江山?

2021-11-08 17:20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可在唐朝年表上却多了一个国号:武周,前后共十六年,就像西汉和东汉之间多了王莽新朝一样。那么武周的建立者武则天能够称帝,更改大唐国号,李氏皇室子孙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和阻止呢?

一、反抗过,但都失败了

据《新唐书》和《旧唐书》记载,武则天临朝称制,新即位的皇帝都毫无实权,形同虚设,加上她接二连三废黜太子乃至皇帝的做法引起了李唐宗室的不满。在武则天四子李旦即位后的五年之内,共发生了两次反武事件。一次是在公元684年,发动者是扬州的李敬业,另一次是在公元688年,发动者是与李唐宗室关系亲密的琅琊王李冲和越王李贞。这两次很快被武则天暴力平息,并借此机会诛杀了一批皇室成员以及朝廷重臣,不仅打击了李唐宗室的反抗,也为武则天今后的称帝之路扫清了障碍,提高了警觉性,还拉拢了一批肯为自己卖命的亲信。

二、混乱的储君制度,有利于武则天大权在握

唐初(626年)的玄武门事变,作为次子的李世民夺走了本属于李建成的储君之位,相当于废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原则,这对唐朝后来的储君制度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到了唐高宗时,先是废了太子李贤,立李显为太子,后来又废黜李显,立李旦,尤其是高宗死后初年,储君制度非常混乱,这直接导致了武则天由临朝称制到称帝的结局。因为皇子之间的储君之争趋于明朗化,储君的变化也更频繁,储君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低,而这恰恰有利于大权在握的武则天肆意废黜甚至是杀害储君。储君之间的争斗使得本来不占优势的任何一边相互消耗,根本无暇也没有能力与武则天反抗,这样一来,称帝的主要障碍也消除了。

三、唐朝女性干政理所当然,臣民可接受女皇帝

标签

在唐朝一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女子参政议政却格外地活跃和普遍。比如李世民的妹妹,柴绍的妻子便是骁勇善战的女将;徐贤妃上书劝谏太宗,息兵宽民,不要外伐高丽、内兴土木;长孙皇后也常常规谏,补太宗理政之缺失。此后,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张皇后等也先后干政。

而武则天把唐代后妃涉政推向顶峰。从公元660年起,武则天就趁着唐高宗视力下降并患有风眩病而委托自己处理部分政务的机会,开始操纵政权,天下人还称高宗和武后为“二圣” 。到了675年,武则天就开始临朝称制,独揽朝政。待高宗病死,他废中宗、睿宗后,于690年称帝,改唐易周。但在唐朝臣民眼里就没有武周,武则天还是李家媳妇和皇太后,这也是武则天成功的条件之一。

四、利用佛教来证明称帝的合法性

在唐朝,佛教的影响较大,如果用佛典中的关于女子称帝来证明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合理性,是最好的。这一点武则天与其拥护者可谓煞费苦心。

先是公元688年6月,有人伪称得瑞石于汜水,铭文中有“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还唱武媚娘”等,暗示女子武媚当为天子,而且是佛的指示。后是到了689年,薛怀义等表上《大云经》,并造《经疏》说以女身可当王国者,于是武则天于天授元年藏《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写这本《疏》的几个人都得到了升官。就这样,武则天以佛教作为思想舆论而登上了皇位。

这几个因素是武则天称帝的条件,但如果没有过人的政治才能也是枉然。而武则天从贞观十一年(637年)入宫到永徽六年(655年)被册立为皇后,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后来怂恿高宗罢黜韩瑷,逼死长孙无忌,成为高宗的得力助手,展示出高超的理政能力。尤其在《建言十二事中》,武则天的才能充分地显露出来,威望陡升。这都是她内在的才华。

当然,武则天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不惜以子女生命为代价,为后人所不齿。也正因为她如此狠毒的手段,才能登上帝位并做了十几年皇帝。而李唐子孙在其高压之下虽做了一些反抗,但形势使然,加上武则天充分利用内外有利因素,一时难以反抗。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