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寻根之旅”永不结束

2021-11-09 00:41    

人民网上海9月21日电 一个月,1.5万人次,驻足欣赏,流连忘返。从老教授到小医生,从医院管理者到医学研究生,从医疗卫生系统到社会各行各业,500多件文物级实物史料,让所有人瞬间穿越时光,重回近代中国历史,感受医学人文温度,彰显上海在近现代中国医学发展中的源头作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9月20日,由中华医学会、健康报社、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指导,上海市医学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龙美术馆主办,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岁月流金,生命回响——近代中国医学人文历史大展”在龙美术馆落下帷幕。作为全国首个近代医学人文历史大展,此次展出所开启的“寻根之旅”却永远不会结束。

此次展出的所有实物资料,均来自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办副主任杨震20多年来的收藏。展出过程中,他更成为“解说志愿者”。“这一个月,我大约接待了30多批次人员参观,为2000多人进行讲解,最多时一天要讲三四场。”杨震说,“虽然累,但更觉欣慰。历史,总要有人来讲。我很享受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不创造医学历史,我只是历史故事的讲解员。”

一个月来,上海各家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学院校积极组织参观学习。作为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由党委书记郭莲带队,在龙美术馆举行“仁济日专场”,并为杨震送上感谢函:“如数家珍、精彩博学的导览,使我们从不同历史角度领略仁济深厚的文化,也再次感受到近代中国医学历史与医学人文的魅力。”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组团参观时,杨震专门为他们增加一份展品:抗战时期,重庆中央医院聘请陈翠贞为儿科名誉主任的院长令原件。陈翠贞,就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创始人。“这次展出几乎包含上海所有老牌医疗机构的史料,因此,很多医院可以从中‘寻根’,不少医院管理者坦言收获良多,对于提升医院历史人文宣传,极有帮助。”杨震说。

医学有着强烈的思想传承的特点,“寻根之旅”,大到医院,小至医生个体。有一次,杨震发现一位复旦大学医学院的老教授凝望一张老照片,原来那是当年上医在重庆时期留下的珍贵史料,吴肇光、沈克非等大师的影像让老教授唏嘘不已,“可以看到老师年轻时的样子,真好。”老教授的感慨,令人感动。

如果说,老一辈从中寻找年轻岁月的影子,那么青年一代则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渴望对医学历史、师承传统有更多了解。“当时的同行怎么学习?如何生活?”杨震说,“这些都是年轻医生和医学生好奇的所在,他们参观热情高涨,不少人‘二刷’甚至‘三刷’。”

一张“医预科毕业证书”,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张永兴印象深刻。1918 年8 月,中华德医学会创办同德医学专门学校;1935 年9 月,学校更名为同德医学院,学制改为六年;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同德医学院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也就是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这张保存完好的毕业证书,就是同德医学专门学校1923年发放的。“在这里看到自己学校的历史传承,很激动,很自豪!”他说。

而让杨震意外的是,不止医疗卫生系统,社会各界都对展览十分关注,政府机关、国企、网络公司等各行各业都会组团参观,还有中山医院的不少“老病人”听说有这样的展览,“和家里人一起来看看”。

在杨震看来,作为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医学是了解近代中国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的标本。此次展出全面梳理、完美展现上海作为近现代中国现代医学发源地的历史脉络,勾勒出医学发展中的社会变迁,展品背后故事及其蕴藏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交织、互为渗透,而这正是“岁月流金,生命回响”的题中之意:“当下人们对医疗话题关注度极高,医疗健康领域可以折射社会各个层面。面对慈善、医疗、公共卫生等民生问题,前人做了大量探索,总结的经验教训也为如今的我们提供有益借鉴。更重要的是,通过发掘与研究前人的人文历史、医学文化,我们能感受与获得更基本、深沉和持久的力量,这就是文化自信。”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