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国内首例比特币“挖矿机”纠纷案宣判

2021-11-09 01:35    

  国内首例比特币“挖矿机”纠纷案宣判。10月10日,国内首例比特币“挖矿机”纠纷案在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进行网上公开宣判。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比特币的生产、持有和合法流转,也未禁止买卖比特币“挖矿机”。故原告陈某主张买卖比特币矿机违法的理由不能成立,案涉合同合法有效。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2018年1月4日,陈某在浙江某通信科技公司经营的网站购买了比特币“挖矿机”20件,合计总额61.2万元,并约定了相应的发货时间。次日,陈某向被告全额支付了商品价款。到了2月3日,陈某向被告提出了仅退款申请,被告拒绝了原告的申请,还是按照合同约定向陈某发了货。陈某拒收货物并再次提出了退款申请,被告再次拒绝。于是陈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陈某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联合多部委下发文件《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立即停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所以案涉机器作为比特币的专门“挖矿机”,已无使用价值,而且设备交易涉嫌违法。而且根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收到货物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原告在收到货物之前已经提出退货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被告应当退还货款。

  被告则认为,《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仅禁止比特币的发行融资,不禁止比特币的持有和市场自由买卖。挖矿机是比特币的运算设备,是用于获取比特币的工具,挖矿机本身并未被公告禁止,更未被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禁止。原告付款了,被告发货了,双方买卖合同就已经履行完毕。原告购买挖矿机不是为了生活需要,挖矿机是生产资料,用于获取比特币,产生相关利益,案涉标的物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关于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被告通过互联网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比特币矿机买卖合同依法成立。比特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但比特币具有商品属性。本案交易标的物“挖矿机”,是专门用于运算生成比特币的机器设备,本身具有财产属性,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比特币的生产、持有和合法流转,也未禁止买卖比特币“挖矿机”。故原告陈某主张买卖比特币矿机违法的理由不能成立,案涉合同合法有效。

  此外,消费者通过网络方式购物,难以直观判断商品质量与性能,只能通过经营者宣传推测商品信息,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意思自由易受经营者非正当影响。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的设立即为解决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等特定交易领域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陈某基于签订合同后研究金融政策而非商品信息不对称事由主张解除合同,不符合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适用初衷。

  原告陈某主张被告浙江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退还货款并支付利息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