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建立“车-桩-网”互动模式

2021-11-09 07:12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在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为电动汽车服务的充电设施也处于积极扩张布局中。目前,交流充电桩在市场占比最大。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公共快充补电结合,慢速充电桩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进度和提高使用效率。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和领先世界的行业之一。2017 年我国新能源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 万辆,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预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中九成皆为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因此充电设施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充电设施也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快速推进的最大短板。近两年来, 诸如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的相对滞后现象正日益突出。虽然充电桩数量在快速增加,但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规模仍然大幅高于充电桩数量的增长规模,也就意味着车桩之间的缺口仍在不断扩大。

2012-2017年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及车桩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网络也同样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充电桩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7年七年间,我国充电桩数量已经从千余个增长至21万个。2017年我国充电桩建设规模为21.4万个。

2010-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建立“车-桩-网”互动模式

充电设施这类大功率、非线性负荷的设备给配电侧管理带来较大挑战。相较于电动汽车无序充电行为,“车-桩-网”互动可以显著降低对电网最大负荷的影响,促进需求侧资源的协调运行,最大程度消纳新能源,并降低配电网建设改造成本。

在“车-桩-网”互动模式下,配电网扩建容量减少约78%,配电网的资源利用率可提高约34%,负载率可降低约42%,并提升事故支撑能力,即配电网发生故障时能够调用的用户资源支撑配电网恢复供电行为的能力。

在充电设施市场格局方面,当前以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普天、南方电网公司等央企,以及星星充电、特来电等部分民营企业为主,参与主体众多且分散。报告认为,市场格局将逐步由当前的“散、乱、小”走向大型平台运营商主导,大量中小型运营商与大平台互联互通的产业生态格局。

为了建立“车-桩-网”互动下电动汽车集群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市场机制,应制定相应政策来激励电动汽车用户积极参与。市场参与方不限于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服务商和电网公司。考虑到电动汽车“散又多”的特征,应探索不同商业模式,寻求有效的集成模式促进电动汽车参与到电力市场当中,以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