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战功赫赫的天才军事家粟裕,为啥未被授予元帅军衔?

2018-04-20 05:18    

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军衔制,公布了获得元帅、上将、大将、中将、少将等各级军衔的我军将领名单。其中,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陈毅、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被授予“十大元帅”称号。但在这份名单公布之后,引发了一场热议:为什么战功显赫的粟裕没有被授予元帅军衔呢?

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从功劳、资历,还是才能、品德等方面来考量,粟裕当是当之无愧的元帅人选。

事实上,据知情人透露,评定我军将帅的军衔时,在中央书记处最初提名的十大元帅名单之中,粟裕排在第7位。这就说明,评选元帅人选,粟裕并非边缘化人物,而是有很大概率入选的。

而粟裕的能力、资历与地位在我军众多高级将领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他戎马一生,先后指挥或参与指挥过一系列名标青史的重要战役,包括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上海战役、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等,充分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指挥艺术。

刘伯承曾经称赞粟裕为“百战百胜将军”,陈毅也曾评价他和他部队是“常胜将军、胜利之师”。

那么,为什么粟裕最终还是没有当选元帅,只是被授予大将军衔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粟裕不肯当元帅。为什么不肯当呢?这就跟粟裕的性格有关了。因为他历来是一个非常谦虚、毫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人。

1945年lO月,粟裕被中央任命为华中军区司令员,而张鼎丞则担任副司令员。没想到粟裕向中央提出,张鼎丞在很多地方都比自己优秀,应当由他来担任正职,自己作副职,这样对党的事业更加有利。在他的再三恳请之下,中央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1948年5月,中央调派陈毅到中原地区工作,并决定由粟裕来领导华东野战军。可是粟裕坚辞不受,提出应当继续由陈毅任华野统帅。最后中央只能接受了他的建议,仍由陈毅担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而其不在位时,由粟裕代理其职务。

1955年,粟裕得知自己被列入十大元帅候选名单,再次上书表示自己不能接受元帅军衔,应当由更有资历和贡献的同志来当选。

事实上,毛主席、周总理都认为粟裕当选元帅是当之无愧的。但他们都拗不过粟裕本人的再三谦让,于是授予其大将军衔,而且是名列首位的第一大将。

有意思的是,在元帅、大将、上将等名单全部公布后,生性耿直的许世友看到自己只被授予上将军衔,当即去找周总理,质疑自己为何没有被评为大将。周总理并没有多作解释,只是微笑着说:“你看看,粟裕也只是大将呢!”许世友听到这句话,就再也没吭声了。因为他知道,“老”领导粟裕也只当选大将,自己作大将,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粟裕上将二让司令员、一让元帅,成就了我军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实在让人为之敬佩不已、赞叹不已。可以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无冕元帅。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