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化工园区

2021-11-09 16:59    

 化工园区,国际上通常是指在符合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要求的特定区域内,依靠主要消费区和资源来源地,占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或有较强自净能力的纳污水域,且交通条件便利、物流发达、配套产业比较完善的地区,以石化化工产业为纽带形成的加工体系匹配、产业联系紧密、原料互供、物流成熟完善、公用工程专用、环境污染统一治理、管理统一规范、资源利用高效的产业聚集地。

词条目录

1 化工园区行业定义及分类

  1. 1.1 化工园区行业定义
  2. 1.2 化工园区产品分类
  3. 1.3 化工园区主要特点

2 化工园区管理模式分析

3 化工园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 化工园区行业国内领先案例

化工园区行业定义及分类

化工园区行业定义

化工园区,国际上通常是指在符合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要求的特定区域内,依靠主要消费区和资源来源地,占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或有较强自净能力的纳污水域,且交通条件便利、物流发达、配套产业比较完善的地区,以石化化工产业为纽带形成的加工体系匹配、产业联系紧密、原料互供、物流成熟完善、公用工程专用、环境污染统一治理、管理统一规范、资源利用高效的产业聚集地。

化工园区产品分类

化工园区的建设对我国化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化工园区按照产业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图表1:化工园区分类情况
类型特点典型案例
大型石油化工型这类化工园区是以世界级规模炼油装置为龙头,以产业和产品链的衔接为纽带,采用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协调发展。这类化工园区规模巨大,与国际接轨,大多建在大型港口或是航空港等交通、物流便利的地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工园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天津临港工业区、惠州化工园区、福建泉港化学工业园区等。
精细化工型这类化工园区一般为中小型化工园区,以精细或专用化学品以及非大宗合成材料为主,大都各具特色。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国际氟化工园区、常州化工开发区、泰兴化工园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等。其中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围绕特种有机原料、材料进行开发;常熟国际氟化工园区主要开发氟化工产品;常州化工开发区主要开发ABS、PVC等产品;泰兴化工园区主要开发烧碱、氯、聚丙系列产品;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主要开发合成材料等。
城市搬迁型这类化工园区是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将原来分散在城区的老化工企业,集中搬迁到规划建设的化工园区。这些化工园区的建设,既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天津开发区化学工业区、河北沧州临港化学工业园、合肥化工园区等
老企业扩张型这类化工园区一般是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以特色产品为核心,辐射、扩张而建设的化工园区,产业基础比较扎实,产品特色比较鲜明,对外商和其他投资者也有较强的吸引力。这类化工园区一般在内陆地区,通常称为“内陆园区”。齐鲁化学工业园等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工园区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化工园区主要特点

我国化工园区的设立是在开发区的建设热潮中发展起来的,但它的发展主要以石油化工的发展为依托,具有独特的内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园内产品关联性强

由于化工行业的特点是产品链长,关联度高,上道工序的产品常常是下道工序的原料,生产装置可以通过管道链接。化工园区的建设不仅可节省原料运输费用,而且将相互关联的化工装置或企业集聚在一起,有利于生产控制、安全操作,有利于"三废"的集中治理,能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存在潜在高危性

由于化工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化工园区具有潜在高危性,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集中,易燃、易爆、有毒等重大危险源众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各化工园区都建有事故池,将事故预案、应急指挥中心等安全消防措施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3)园区资源、耗能需求大

化工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巨资才能使一套石化装置建成投产,相应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较大,这就要求化工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合理布局,上下游产品连接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网,资源实现综合利用。通过应用化工系统工程的方法,优化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使之高度集成,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副产品的产业共生链网,以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能源与原材料等的最优化利用。化工园区逐渐成为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化工园区管理模式分析

管理模式是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我国的大部分化工园区,管理模式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即政府型、协作型、公司型。

(1)政府型管理模式

政府型管理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纵向协调型"管理模式,另一种是"集中管理型"管理模式。"纵向协调型"管理模式由所在城市的政府全面领导园区的建设与管理,设置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原政府行业或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园区内各类企业的行业管理和日常管理仍由原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管委会只负责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不直接参与园区的日常建设管理和经营管理(如下图表所示)。所在区县政府负责园区内的公安、消防、卫生、网点等的管理。

图表2:纵向协调型管理模式纵向协调型管理模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工园区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集中管理型"管理模式由市政府在园区设立专门的派出机构--管委会全面管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职能。管委会可自行设置规划、土地、项目审批、财政、税务、劳动人事、工商行政等部门,可享受城市的各级管理部门的权限,同时也接受主管部门必要的指导和制约,真正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特点(如下图表所示)。

图表3:集中管理型管理模式集中管理型管理模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工园区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2)协作型管理模式

协作型管理模式(也称混合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政企合一"模式,另一种是"政企分开型"管理模式。

"政企合一"模式就是在管委会下设一个开发公司,管委会负责决策、职能管理以及服务性工作,而开发公司则负责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开发公司尽管是经济实体,但管理行为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行政性的(如下图表所示)。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在人员设置上相互混合,负责人通常是互相兼任,即是通常所说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政府的管理具有双重性质,不仅行使审批、规划、协调等行政职权,同时还负责资金筹措、开发建设等具体经营事务,而开发公司和专业公司基本上没有自我决策权。

图表4:协作型管理模式协作型管理模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工园区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政企分开型"管理模式是管委会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管理职权,不运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只起监督协调作用。而开发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实现企业内部的自我管理,从而实现政府的行政权与企业的经营权相分离。政企分开模式,目前为我国大多数园区所采用。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别:

①管委会与总公司并存,既设有管委会,又设开发公司,管委会负责宏观决策,监督、协调和项目审批,开发公司负责项目引进,经营各种基础设施。

②管委会与专业公司并存,设立管委会和各种专业公司,由专业公司负责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③管委会与联合公司并存,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行使管理职权,而负责园区建设及项目引进的开发公司是由管委会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的股份公司。

(3)公司型管理模式

公司型管理模式又被称为企业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作为园区的开发者与管理者。目前在县、乡(镇)级的园区中使用较多,县、乡政府并不设立派出机构,而是通过建立开发公司作为经济法人,组织区内的经济活动,并承担部分政府职能,如协调职能等。总公司直接向所在地区政府负责,实行承包经营,担负土地开发、项目招标、建设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和规划管理等职能,而园区的其他管理事务,如劳动人事、财政税收、工商行政、公共安全等,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如下图表所示)。

图表5:公司型管理模式公司型管理模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工园区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4)三种管理模式的比较

综合上述内容,在园区所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化工园区所适合的管理模式也有所区别。

图表6:化工园区三种管理模式的比较
管理模式适用阶段适用地区
政府型适合于园区建设的早期,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工作力度,进行建设初期的资源投入和规划。政府型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适用于经济不太发达或缺乏开发、运作经验的地区。
混合型适合于逐渐进入正常运营和管理阶段后的园区。在政企分开的管理模式下,管委会不直接运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只起监督协调作用;开发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实现企业内部的自我管理。混合型模式兼顾了行政职能和效益目标。混合型则适用于其他两种情形之外的广大中等发达地区。
公司型适合于已经发展成熟的园区。以利润和服务为导向的公司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建立根植性网络,提升园区竞争力。公司型适用于经济发达,与国外交流多、信息灵的地区采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工园区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化工园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化工园区与石油化工行业紧密相连,前瞻通过石油化工行业企业数量区域分布与资产规模的区域分布来反映化工园区的区域分布情况。从近两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2年的企业数占比达到50.79%,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华南地区和华中地区,占比分别为19.94%和8.77%;其他地区企业数占比均在8%以下,尤其是西北地区,石油化工企业数占比仅为1.75%。

图表7:2011-2012年石油化工行业企业数量区域分布情况(单位:%)2011-2012年石油化工行业企业数量区域分布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工园区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2011-2012年,石油化工行业资产规模分地区来看最多的是华东地区,2012年华东地区占比达到了51.69%;其次是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14.44%和9.25%;其他地区占比均在9%以下。

图表8:2011-2012年石油化工行业资产规模区域分布情况(单位:%)2011-2012年石油化工行业资产规模区域分布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工园区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化工园区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化工园区行业国内领先案例

上海化学工业区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大亚湾)园区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

中国氟化学工业园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

张家港化学工业园区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

深圳新兴产业基地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