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电商 >电商新闻 >正文

专车新政是为何?改善国内网约车混乱

2021-11-10 01:00    

  专车新政是为何?为了改善国内混乱的网约车现状,交通部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对网约车做出了极为严格的限制,包括车辆8年报废、私家车禁止接入等,基本按照B2C的模式对网约车进行了定义。

  然而这一意见稿却在业内引发极大的争议:一方面,专车行业频频发生乘客受害事件,司机素质及乘客安全成为摆在监管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家担心过于严格的管控并不利于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甚至会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近日发布的正式文件中,交通部对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的条款部分降低了限制,但总体上依然倾向神州专车类B2C公司的模式。


  为专车定调: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


  新政将网约车定性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将网络专车定为出租车的一种,而政策全文中也多次提到了对网约车的定调: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


  新政第三条指出,“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原则,有序发展网约车。”


  这些表述明显与此前滴滴“让人人打得起车”的美好愿望并不一致。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网约车应该是相对高端的公交服务,如果把网约车当成基本出行方式,可以说是城市出行工具的定位出了问题。


  但这一定位却与神州专车相符,其一直以来的B2C模式主攻中高端人群,作为出租车的补充,提供比出租车更为安全、舒适的服务。而其余一些打车软件,则被出租车司机视为眼中钉,以低价、良莠不齐的服务抢占市场,造成行业的混乱。


  新政的出台必将迫使很多平台对于“专车”的定位发生变化。


  私家车管控:须持证上路


  对于此前争议最大的私家车管控问题,新政态度有所缓和,并未进行“一刀切”的限制,同时将“网约车8年强制报废”的期限改为“60公里强制报废,8年退出经营”。


  然而,这也并非意味着网约车将对私家车完全放开,新政规定,私家车从事网约车行业,需要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还需由个人或平台申请,将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并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如果未取得资格上路营运,司机及网约车运营平台都将被处以1万至3万元的处罚。


  新政中并未提及获得该证书的条件,但将此权力下放给地方。新政第四条明确,交通部负责指导全国网约车服务,而地方级交通部门将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网约车的管理。


  此前,在新政未出台时,已经有上海、广州等多个禁止了C2C专车的运营,而全国其他省市对于专车的管控力度也并不统一。


  滴滴在公开声明中也指出,“地方政府对网约车的具体管理标准和营运要求有一定的裁量权。我们诚恳希望,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能够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为根本目标,鼓励创新,简政放权,为新业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可见C2C的专车模式能否普及,私家车能否全面接入,在未来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新政中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


  司机资格审查:考证+0犯罪前科


  除了对于车辆准入加强管理,新政还对网约车司机的资质作出规定,包括: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暴力犯罪记录等。


  此外,与车辆相同,网约车司机也必须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并接受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未取得资质上路的司机,个人和平台也将受到1万至3万元的罚款。


  这一规定很显然还是针对C2C平台,此前,C2C专车平台曾发生多起司机伤害、骚扰乘客的事件,新政的推出将从一定程度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而神州专车的B2C平台,司机均为聘任制公司员工,受到公司制度的管束,目前尚未有司机伤害乘客的报道。


  另 一方面,今年3月深圳交通、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网监等部门约谈滴滴、优步、易到、星星等5大网约车平台,发现3000多专车司机有犯罪、吸毒等“前 科”。当时神州专车就曾明确表示,神州旗下司机没有一名有前科,引起业界对于“前科人士能否开专车的大讨论”,而新政中明显支持了神州专车的立场。


  更多资讯,可以访问2898站长资源平台电商-电商新闻栏目:http://www.2898.com/bizs/dsxw/ 谢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