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汽车轮毂

2021-11-10 01:07    

汽车轮毂又称轮盘,是轮毂上安装轮胎的零件,分为钢质轮毂和铝合金轮毂两种,前者用于载重汽车和普通轿车,后者一般用于高、中级轿车。汽车轮毂行业隶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统计4级码为C3725)。

词条目录

1 汽车轮毂行业定义与分类

  1. 1.1 汽车轮毂行业定义
  2. 1.2 汽车轮毂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2 汽车轮毂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 2.1 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2. 2.2 汽车轮毂行业发展规划

3 汽车轮毂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 中国汽车轮毂行业领先企业

5 中国汽车轮毂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1. 5.1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2. 5.2 购买商议价能力分析
  3. 5.3 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4. 5.4 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5. 5.5 行业现有企业竞争分析

汽车轮毂行业定义与分类

汽车轮毂行业定义

汽车轮毂又称轮盘,是轮毂上安装轮胎的零件,分为钢质轮毂和铝合金轮毂两种,前者用于载重汽车和普通轿车,后者一般用于高、中级轿车。汽车轮毂行业隶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统计4级码为C3725)。

汽车轮毂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图表1:汽车轮毂产品分类

分类标准具体分类
按原材料分钢轮毂、铝合金轮毂、镁铝合金轮毂,目前国内外中档以上车基本采用铝合金轮毂。
按制造工艺分重力铸造、低压铸造、锻造,工艺难度由低到高,产品质量由低到高。
按轮毂结构分一件式、两片式、三片式,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不可拆分,即一件式。
按表面处理方式分按工艺复杂度(档次)由低到高:涂抹、车亮面(轮毂缘)、精抛、真空镀、铬电镀。
特殊装饰件有不锈钢包边、飞轮等。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轮毂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2013年,大量汽车行业法规、条例开始正式施行,还有部分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行业标准及法规即将正式颁布实施。

图表2: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政策名称执行时间主要内容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2013年5月1日汽车生产经营者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存在缺陷的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此外,对于违反规定的车企将处以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2013年5月1日《办法》要求,2015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2020年降至5升/100公里。企业生产或进口的纯电动乘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纯电动驱动模式综合工况续驶里程达到50公里及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际值按零计算,并按5倍数量计入核算基数之和。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2013年5月1日规定了4种强制报废的要求。
《商用车国排放标准》2013年7月1日国家环保部2012年年初发布公告称,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标准的要求,相关企业应及时调整生产、进口和销售计划。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2013年10月1日明确了家用汽车产品的“保修期”和“三包有效期”。
《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延续性政策2013年9月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期表示,新能源补贴政策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新能源私人补贴政策“未来将不再按照技术路线给予补贴,而是按照节油效果补贴,补贴金额将分为16个档。”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轮毂行业发展规划

1、《"十二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

2012年4月2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十二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根据《发展意见》,"十二五"时期,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800万-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40%。

图表3:中国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

发展方向发展目标
结构调整方面“十二五”时期,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排名前五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形成3-4家年产400万辆以上大型企业(集团)。
出口方面“十二五”时期汽车整车出口占汽车总产量的10%-15%(含海外生产产品),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占自主品牌轿车产量的25%(轿车总产量的10%)。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金额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汽车零部件出口形成配套体系与后市场并重的格局。到2020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将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
自主创新方面“十二五”时期自主品牌质量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品牌产品技术创新与研发实现与国际同步。
循环经济目标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油耗水平达到5.9L/百公里,所有国产及进口汽车综合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再制造产品占维修备件的2%左右。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汽车行业的重点任务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加快零部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企业集团,提高行业集中度,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

2、《"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规划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建设,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大幅度提高动力电池和电机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成本;加强电制动等电动功能部件的研发,提高车身结构和材料轻量化技术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化体系。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图表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测试平台、试验验证和应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产品开发和专利数据库,重点研发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和新产品,加速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产品产业化,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力度,扩大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范围和规模。推进充电网络体系和设施建设,探索新型商业化运行模式。

3、《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2012年3月27日,科技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在整车、关键零部件、公共平台等29个技术创新方向上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全面掌握核心技术,预期申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专利达3000项以上。

形成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产业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系统,新增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创新平台25个以上,组建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与整车企业。在30个以上城市进行规模化示范推广,在5个以上城市进行新型商业化模式试点应用,为实现电动汽车规模产业化、尤其是纯电驱动汽车销量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1%左右的重要门槛提供科技支撑,引领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使我国跻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国家行列。

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图表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目标

规划项目规划目标
产业化方面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燃料经济性方面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水平方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配套能力方面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
管理制度方面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轮毂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汽车轮毂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性。2012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了668.02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2.58%,从2007年到2012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4.66%。2012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利润达到了89.18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2.26%,从2007年到2012年,销售利润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6.84%。

具体内容及最新数据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汽车轮毂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轮毂行业领先企业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

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中南铝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江苏圆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轮毂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综合来看,汽车轮毂制造企业上游供应商实力都很强,汽车轮毂行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

图表6:汽车轮毂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原材料价格钢铁、铝材是中国汽车轮毂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各大钢铁厂、铝材厂是该行业的上游供应商,由于我国钢铁和铝材厂普遍产能过剩,议价能力较弱。议价能力较强
供应商竞争地位上游供货商利用自己的垄断或寡头地位挤压汽车轮毂等零部件企业,上游供货商一般就是大型的工业原材料企业。如钢材、铝材的生产商,与他们相比,中小零部件企业的议价能力和谈判能力几乎为零。面对其提价、不及时供货,零部件企业毫无办法。议价能力较弱
产品质量汽车轮毂企业对材料科学、铸造技术、金属加工、产品检测等要求较高,产品性能要求较高。议价能力较弱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购买商议价能力分析

从购买者议价能力来看,汽车轮毂行业对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小。

图表7:汽车轮毂行业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购买者数量汽车整车企业数量较少,行业规模较大,汽车厂商对轮箍的需求占轮毂企业的销售比重较大。议价能力较小
产品依赖性整车企业要求轮毂企业有强大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主动参与整车制造商的产品同步开发或者超前开发,以保证零部件产品能与整车产品的同步推出、同步升级,对轮毂企业的依赖性较大。议价能力较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从替代品威胁的角度来看,汽车轮毂行业替代品数量较小,产品差异化较大,转换成本较高,而购买者较稳定,所以替代品威胁较小。

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通过以下分析可知,汽车轮毂行业吸引力一般,而进入壁垒较高,行业转换成本同样较高,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

图表8:汽车轮毂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吸引力评价2012年,汽车轮毂行业毛利率为16.06%,销售净利率为13.35%,相比汽车零部件产业,基本持平。吸引力一般
进入壁垒汽车轮毂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OEM市场和AM市场对供应商的要求都较高,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进入难度较大。进入壁垒较高
转换成本一般整车企业与汽车轮毂企业供应关系较为稳定,在产业链上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转换成本较高。转换成本较高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现有企业竞争分析

从现有企业竞争情况来看,汽车轮毂企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增长率放缓,而行业退出壁垒较高,产品差异性较大,现有企业的竞争较激烈。

图表9:汽车轮毂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行业集中度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集中度较高
行业增长率2012年,中国汽车轮毂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8%,行业增长速度放缓。行业增长率趋缓
退出壁垒汽车轮毂行业,尤其是无内胎钢制轮毂生产具有很大的投资壁垒、技术壁垒,且前期投资较大,退出壁垒较高。退出壁垒较高
产品差异性轮毂产品主要分为钢制轮毂和铝制轮毂,在材料、工艺和工具运用方面,产品的性能差异很大,从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产品差异性较大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