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互联网络 >正文

95后用户“悲催”的痛 为何只有球球懂?

2021-11-10 01:12    

  休闲游戏一直都是手游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受限于玩法雷同模式单一,真正的爆款单品少之又少,近两年又在重度手游的压制下逐渐淡出了主流视野。直到去年《球球大作战》的火爆蹿升,才算颓势稍缓。

  《球球大作战》作为一款小团队制作的产品,在没有大规模投入推广的情况下却在问世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攻占了多个地区的苹果商店榜单前列,尤其是在以95后、00 后为代表的新生代玩家群体中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在年轻用户中口口相传的“口碑”推广背后,恰恰反应出了《球球大作战》团队对年轻用户特性的准确把握,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

  并未被主流关注的“悲催”95后已成市场盲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95后用户群体已经悄然在手游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份额。但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主流的CP似乎并不care这个稍显特殊的群体,更要命的是这些 95后似乎也对市场上的一些“套路”并不买账。比如在《围住神经猫》大火的时代,就有超过60%的95后用户对这种朋友圈刷屏转发的方式持“厌恶”的态度。但同时,超过37%以上的95后用户愿意参与游戏中的竞争,这一数据又比95前用户要高出12个百分点。

  可见这一群成长于“网游时代”的新生代用户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复杂群体,他们的一些行为特征大大有别于传统。腾讯统计平台曾针对95后用户做过调查,结 果显示他们对社交和竞技元素格外重视,并且对喜爱的产品忠诚度较高,倾向于为一款游戏持续付费。而百度报告则显示,虽然95后普遍付费率较低,但高额付费 却占比43%;同时超过40%的95后愿意参与游戏中的竞技,但前提是他们认可这款游戏。

  不难看出,95后虽然对游戏产品忠实度较高,并有 较强的付费爆发力,但他们对游戏同样非常挑剔,传统玩法的产品很难入他们法眼。同时在网游时代下成长的他们,对休闲和竞技产品之间的区分非常模糊,或许在 他们眼中游戏本就该是个竞技的平台。综合这些要点可以看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套路对95后们统统无效,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市场盲点的原因所在 了。可以说,倘若没有玩法新颖并具备优秀竞技与社交产品出现的话,这块市场的破冰还需要更长时间。

  简洁玩法下的丰富竞技性内核

  在这个市场趋势之下,《球球大作战》正是抛弃了三消、跑酷等传统休闲产品常见的玩法,另辟蹊径大胆创造了玩法简洁的新类型游戏,以简单的基础玩法实现了多变 的竞技战术。它的规则非常简单:操作一个小球在避免被比自己大的球的吃掉的同时去吃掉比自己小的球,再加上一些特征鲜明的球球形象就构成了整个游戏世界。 在这个看似线条简单的世界里,恰恰满足了95后群体的核心需求:新颖且不重复的游戏内容,以及强竞技强社交元素。

  我们不妨稍微描述一下这个游戏世界: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小萌球,在你四处寻找成长养分的时候可能会偶尔看到其他玩家,但在这个阶段这并不是重点。当成 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好吧,一个英雄就要诞生了。但很快其他联合在一起的玩家就会把你的打得粉碎,于是你也开始寻求与其他玩家联合,于是乎社 交、好友、即时语音乃至电竞游戏中必备的合作战术、排名竞争等等元素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的游戏内容中,毫无违和感。

  游戏中的战术同样也是简洁风格:当你具备一定体量之后,你可以分身为数个较小的球球,对敌人实施合围。但在获得数量优势之后,你的体量优势将会被缩小,你的 分身同样要冒着被其他对手吃掉的危险。这样一个简单的战术逻辑包含着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诱惑,而指挥一个“球球团队”在视觉上也更加拉风。最重要的是,这与 一般竞技游戏中那些华丽得有些套路化的“大招”截然不同,这让95后很难拒绝尝试。

  《球球大作战》的社交系统为竞技元素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排行榜、聊天系统和彰显年轻用户个性的自定义形象、照片头像等元素构成了立体化的社交网络,而有别于 微信游戏熟人社交的开环社交理念让玩家间的交流更加活性化。就这样,竞技与社交两个95后最为关注核心诉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与简洁玩法高度契合,这正 是《球球大作战》设计上的高明之处。

  如今手游电竞已经成为业内的一个主流趋势,不过比起传统的重度操作、战争氛围的竞技产品,《球球大作战》这种轻操作重竞技的休闲氛围产品或许能够为手游电竞提供一个新的方向。目前《球球大作战》也已经成功举办了线下嘉年华活动,在推动潮流竞技的一种新趋势。

  不止于游戏颠覆性元素构建的新生代用户娱乐平台

  在游戏之外,《球球大作战》更能抓准95后用户的需求,以多样化的社交元素构建新生代娱乐平台。一般提到休闲游戏中的社交元素往往大家就会想到微信游戏的排 行榜。但对于95后来说,他们的手Q好友中接近40%都是依靠“附近的人”功能添加来的,微信游戏的圈子化社交显然并不合适。《球球大作战》则提供了开环 的公众社交模式,用户可以与排行榜上一个完全不认识的ID进行竞争、交流乃至吐槽,这种更加自由的陌生人社交模式更受95后用户的欢迎。

  对于95后用户来说,游戏本身就是绝佳的自我展现平台。在《球球大作战》中游戏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供玩家打扮专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球球形象,而玩家也用各种搞怪 ID丰富着游戏世界中的社交体验。比如吐槽性质的ID“谁吃我谁是小狗”和自吐槽性质的ID“西瓜”、“炸弹”(当然形象也要配合ID)以及升级版的吐槽 ID像“卧槽别吃我”、“我来喂胖你”、“对不住了大兄弟”等等,不仅给游戏平添许多乐趣,也是玩家对游戏内容的积极参与,颇有些UGC平台的味道。

  实际上《球球大作战》的成功已经聚合了一定规模的新生代用户,这也给未来平台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像前面提到的线下电竞活动就是一种。更让人乐观的是,新生代用户也往往会与游戏产品积极互动,他们脑袋中创意无限的想法也可能会给《球球大作战》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

  一 位伟人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手游市场也同样,新生代用户也迟早会走入社会,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球球大作战》成功 地抓住了新生代用户的诉求,也向主流市场展现了新生代用户不可忽视的地位。可以想象,未来会有更多针对新生用户的产品出现,而如何准确地抓住年轻群体的需 求,也将成为各大厂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标签:只有 为何 用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