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看似平凡的日常 温暖了我们的旧日时光

2021-11-10 02:57    

当天中午,店里店外人满为患,不少“身不能往、心向往之”的人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参与”了这最后一天的营业。店里,点餐口早早就排起长队,桌边坐满了食客,外卖小哥进进出出。有人干脆端着碗站着吃,吃了一碗又一碗,然后拍拍肚子,心满意足地打个饱嗝。有食客边用餐边伤感,“我就在附近读的高中,那时候中午甚至会偷偷跑出学校,就为吃一口“秋云萍”家的盖饭,这里有很多我的童年回忆。今天的感觉是,好像它关张了,我的童年才真正结束了。”

初建

对附近的学生来说,不是食堂胜似食堂

营业最后一天,“秋云萍”快餐店64岁的老板娘孙云霞在店里坐镇。她银黑相间的头发梳得整齐,目光清明,语速快,声音响,举手投足间带着股爽利劲儿。聊起天来,老板娘知无不言,言语和神情中都显示出直爽率真的性格。说到爱人和儿子,老板娘的语气温柔下来,神情中不无骄傲——儿子十分优秀,如今在一家投资公司做办公室主任。她说,当初家里没钱,孩子又小,老有病。赶上拆迁分了套房子,就拿那套房子换了个临街的门脸儿,想着开个店,挣点钱,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就是这个朴素的愿望,支撑起了这家小店。她还从她自己和两个妯娌的名字里各取一字,给饭店取了“秋云萍”这个亲切、好听的名字。

快餐店里的厨师老白打1998年就开始掌勺,那时他才17岁。那会儿,当时的厨师去结婚了,让已经学徒三年的他试试手儿,炒了个菜,居然不错。大家还边吃边提意见,这个说要加盐,那个讲要添醋,用老板娘的话说,“八百只眼睛盯着他”。为了满足大家的舌头和肚子,老白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想新花样:红烧丸子用骨汤或者肉汤勾芡,使其肉香四溢;辣子鸡盖饭鲜辣味美,可惜没有汤汁,口感略干,他就把做丸子的汤汁浇在上面,以补不足。就这样,这儿添点,那儿改点儿,饭菜的味道越来越好,直到现在,快餐店饭菜的味道也会根据顾客的反馈微微调整。

1989年开店时,小店卖的还不是盖饭,而是包子。那时生意并不景气,老板娘在食堂做管理员的哥哥灵机一动,就想,能不能做成像食堂那样,把菜盖在饭上。当时还没有“盖饭”这个说法,也还没有名字。快餐店的周围都是学校,这么一改,正合了学校学生的需求,生意才好起来。

一到中午下课,学生们就结伴来吃饭。有的刚刚被老师罚抄课文,手还酸着;有的打完球赶过来,饥肠辘辘;有的甚至偷偷跑出学校,就为吃一口“秋云萍”家的盖饭。那时,店门口挂着一块小板子,曾在附近读书的管先生说,“小时候管‘秋云萍’快餐店叫‘神奇餐厅’,觉得她家饭好吃还不贵。这小板子就是一天心情的‘晴雨表’,每天有啥菜,老板都写板子上,菜卖完了,就把名字擦了。有时候来晚了,菜就剩几种了。吃不到想吃的菜,一天的心情就都不好了。”

一到饭点儿,店里人多地儿小,没抢上桌子的就拉个小凳儿找地儿坐着吃,有时候小凳儿都用完了,就像农民工似的在店门口蹲成一排。吃完把碗摞在门口,一会儿店里的人再出来敛碗。直到如今,还有食客忘不了当时的回忆,觉得“像这样能蹲在门口吃饭的餐厅真不多了,回来找找感觉。”

经营

为了涨一块钱,老板娘还提前做了市场调查

或许,新奇特别的口味只适合偶尔挑逗人们的味蕾,只有那些熟悉的老味道,才能征服人们的肠胃,天天吃,却每次都能吃得那么舒坦。网上的评论道出了很多“秋云萍”快餐店铁杆粉丝们的心声,“我更愿意管它叫‘秋云萍’大食堂,因为它真的就跟我和老婆的后食堂一样,无论是休息,还是上班下班我们都愿意去那儿打卡。店里只有几张桌子,没有豪华的布置,只有实实在在的美味。”“她家的饭不能叫盖饭,太现代,得叫份儿饭。一直都是食堂味儿,大锅饭味儿。现在美食种类很多,人的胃口都被吊高了。这里的饭菜可能不算奇特惊艳,但我就喜欢吃大锅饭,就好这口儿。”

快餐店的饭菜之所以这么好吃,原材料是重中之重。这么多年,快餐店用的一直是桶装油,供应肉和蔬菜的人也二十多年没变过,和老板娘成了老熟人,知根知底儿。“结账这种事,不能让供货商来催,每到月末,我们自己就找供货商,说‘该结账了’。谁都不容易,互相理解。”这样,供货商也愿意给老板娘送货。凡是店里卖的饭菜,都是当天做的。“厨子做饭的时间长了,有了经验,知道做多少合适。偶尔剩一点儿,也剩不了一份儿两份儿,那只好就扔了。毕竟是入嘴的东西,首先要新鲜,就希望大家能吃饱吃好。”

从上世纪90年代时的“三元吃饱,五元吃好”,到现在的一份饭菜十块钱出头,这二十多年没怎么变化的,除了让人放心的质量,还有实惠的价格。近几年物价飞涨,肉和菜都变贵了,“秋云萍”快餐有些撑不住了。

今年9月份,老板娘决定给部分盖饭涨价一块钱。为这,她还提前做了市场调查,去了解周围快餐店的菜价。怕大伙儿不接受,店里还提前两天贴出通知:“因为物价上涨,从后天起,其中六种菜价格各上调一元。”即使涨价之后,店里的人均消费也只有19元。红烩泥肠饭15元一份,红烧丸子饭13元一份。店里的北冰洋据说是全北京城最便宜的,只要3元,来吃饭的人几乎人手一瓶。饭给得多,菜的分量也足,一般俩人三个菜,不到40块钱就能吃得肚子溜圆。问起为什么卖得这么便宜,老板娘只是淡淡地说,“嗨,自家的店,没有房租。”

火爆

“其实我不想做成什么网红店”

29年了,“秋云萍”快餐就这样静静地站在街边,迎接着一批批食客,送他们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离开。很多食客几乎天天来,吃了一年又一年,混成了熟面孔。每次来了,就伸手打个招呼,快餐店的工作人员也就挥挥手,做个回应,就像是签了个到。有一次,老板娘坐公交,有人认出她,“哎呀,您是秋老板?我老在您家吃饭。”这个时候,老板娘就会心里觉得很满足。

今年6月份,老板娘的儿子看见牛街一家店写着“距成为百年老店还有97年”,心下一动,便做了个牌子“本店于1989年开业”,挂在墙上。本来客人就不少,这个小举动,为快餐店吸引了更多关注。很多顾客知道这个地方,却不知道开了多久。这么一看,“嘿,都开了这么多年啦。”后来,北京电视台的李然来做采访,还上了《北京记忆》节目。“秋云萍”快餐更火了。“那时候不知道媒体的力量这么大,还以为没什么,没当回事儿。结果第二天,从上午八九点钟就有人来等着吃午饭,点名要吃上过电视节目的几道菜,还有人拿手机到处拍照。这才知道,快餐店火了。”

店是火了,可老板娘并没有多开心,反而怀念以前的经营方式。那时候来的都是熟客,恨不得闭着眼睛就知道食客要吃什么,不用多说。大部分人来了就有座儿,没座儿的也不挑,蹲那儿就吃。来了就吃,吃完就走,仿佛是一种默契。日子就在从容不迫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然而,慕名而来的食客打破了这种节奏。他们喜欢拍照,喜欢好奇地问各种问题。“有些食客问题多,没必要都回答,也不可能都回答。我干脆对谁都那样,只管卖饭。无论男女老少,生人熟人,全都一个待遇。”老板娘摆摆手,“其实我并不想做成网红店,就想着让周围的人能吃饱吃好。就现在,也是这个想法。”

员工

“心里终于踏实了,能睡个安稳觉”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了让广济寺的红色围墙露出来,寺院两侧的9家商铺被征收了,要建成绿地,“秋云萍”快餐也在征收之列。

除了食客,最为不舍的就是店里的员工。他们每顿饭都和老板娘一起在自家店里吃。等客人都吃完了,大家就围坐在一桌儿,盛上碗饭,看看还有什么菜,就吃点什么菜,菜没了就下点儿面条。然后就像在大杂院里,借着饭菜的热乎劲儿,边吃边唠嗑儿。

这一天天、一年年地吃过来,聊过来,也就聊出了默契,吃出了情谊。一到中午,大家一起忙:刷碗、跑堂、盛菜、进行做饭前的准备工作……店里除了上灶做饭是厨子一个人,其他人都是“一专多能”。什么活儿缺人,大家就做什么。老板娘和员工也没有分别,大家一起干活,也就更有干劲儿。“秋云萍”快餐店一共9名员工,“一到中午,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就跟上了弦似的,一切为了这顿饭。这个时候就觉得快餐店像一个家一样,有一股子凝聚力。”现在店拆了,员工们各谋出路,店里的厨子做了快递小哥,他早已把快餐店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么多年的地方现在要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老板娘自己倒很理解,也没觉得关门有多遗憾,还说,“开饭馆的时候,总觉得心里有个什么事儿吊着,不得安稳。每天四点就起床,有时还要给员工打电话,怕他们起不来。店里用煤气,就生怕出事故,每天晚上关门时都会提醒厨子检查煤气是否关好。现在虽然不挣钱了,但心里终于踏实了,能睡个安稳觉。”老板娘心宽,是个“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的性子。快餐店一交付拆迁,她也就不想着店里的事了。

谈到未来,她说,可能再开饭馆,也可能不会。虽然之前开小店很成功,老板娘一直觉得自己和普通工人没有什么区别。她淡淡地说,“如果之后你看见我在大街上摆地摊儿,也很正常。把自己放低一点,就更容易生存,而且会活得很快乐。”

怀念

“吃着就好像家里的一顿饭”

得知“秋云萍”快餐店要关门的消息,有食客念念不忘上高中时吃过的这里的饭菜,特地从通州赶过来,“为了30年的情分,‘打飞的’也得回来吃一次。”今年37岁的赵先生,当年就在甘家口那边的职高上学,也是吃惯了“秋云萍”家的盖饭。本来还想着儿子长大了,能爷儿俩一起过来吃,“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个机会了。”

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秋云萍”快餐店里饭菜的香味儿,就像黑板上的习题、假期里的作业、电视上的动画片、校园里的足球场,是童年记忆里温暖的一部分。 “干净,靠谱,地道,便宜,亲切。”一位家住甘家口的80后一连用了五个词来形容“秋云萍”快餐。他从1996、1997年的一次偶然路过开始,便和“秋云萍”快餐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每次去新华书店看书,或是去西单玩儿,累了就去“秋云萍”家吃顿饭,然后回家睡午觉。“没事想吃饭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秋云萍’快餐的名字就会浮现在脑子里,吃着好像家里的一顿饭。”

对于附近小老板、员工,“秋云萍”快餐就像他们的大食堂。干完一上午的活儿,揉揉有些酸痛的腰背,去“秋云萍”家打份盖饭。量大味儿足,热乎乎地冒着热气儿。一碗饭下肚,胃里踏实了,就又有了精力继续下午的劳作。

旁边五金店里的女员工放下缝补着的衣服,咂咂嘴,“我们吃了十几年啦。离得近,随时想吃了就会去那儿打饭,打了拿回店里吃,方便。我是南方人,她家有好多酸甜口的菜,还挺顺口儿的。”

宏博广告的老板逗着他的牡丹鹦鹉,“吃了五六年啦,她家做得是不错,我给我们店员工定的就是她家的饭。她家量大,用料扎实。员工干活儿他累呀,就喜欢吃这样的。别看我这儿天南海北哪儿的人都有,还都吃得惯这口儿。”

地铁安检处瘦小的小伙子裹在略显松垮的警服里,听说“秋云萍”快餐,他眼睛一亮,“我们中午加班的时候中午只轮休一小时,就到那儿去吃饭,有时让保安帮我们带。好吃,实惠。”

西四电子市场的摊主穿着略显臃肿的灰蓝色大衣,“隔三岔五就去,吃了快二十年啦!当初刚吃的时候才五块钱七块钱一份,现在物价涨,她家饭菜也涨了一点儿。涨了也便宜,关键是好吃啊。最开始时还没什么‘饿了么’,打个电话到店里,他们就给送过来。现在火了人多了,得排队。上次我排了40多分钟才吃上,可是我觉得好吃,心里愿意。”

曾经与“秋云萍”隔街相望的“西四包子铺”停业了好几年,近期重张,据说因为顾客太多不得不限购,依然成了全城人民争相“打卡”的胜地;关门了几个月的白塔寺“徐记烧饼”在街道的帮助下,也在原址附近再次营业。这些熟悉的老味道先后回来了。“秋云萍”的老板娘说,自己有重新开店的想法,现在正在积极选址,如果能再开业,会想办法通知大家。我们也希望,App上那个“歇业关闭”的标志早点消失,让“秋云萍”的老味道再次温暖舌尖。

本版文/肖菡 本版供图/胡游京城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