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能过剩苗头严重

2021-11-10 04:30    

新造车势力纷纷进入量产交付期。5月29日,小鹏汽车在广州总部举行仪式,交付百辆挂牌小鹏汽车;5月31日,蔚来汽车也向首批用户交付了10辆车……在大量新能源汽车量产交付的背后,产能过剩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资本大量涌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风险正在不断累积,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去补贴”后将面临严重的泡沫危机。

产能过剩苗头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第一,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2018年一季度销量超预期。2016年,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量51.7万辆;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量78.2万辆。2018年1-3月,新能源汽车产量15.0万辆,其中纯电动10.78万辆,插电混动4.21万辆。2018年是新能源车增长动力从限购和补贴政策推动转向市场拉动的转型年,2018年新能源汽车呈现月度环比向上趋势,销量超预期体现了新能源汽车未来增量可期,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

2016-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月度累加统计(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产生40%-50%的增速,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或将超过100万辆。鉴于市场中的低端汽车与消费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相当严重。2015-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了200个,相关投资金额高达1万亿元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超过2000万辆,是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设定目标的10倍。按照规划,这些项目大多将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产。

现在新能源车是存在表面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是规划的产能过剩,实际不一定都投产。绝大部分新能源的造车新势力都很难生存过五年。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总体过剩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产业表现为结构性产能过剩,龙头企业的优质产能受到追捧,而中小厂商的落后产能得不到很好的消化,生存空间将不断受到挤压。在过剩产能出清的逼迫下,部分中小厂商可能转型低速车、小型储能等技术要求较低的领域,从而退出动力电池领域竞争。

政策给造车降温

尽管“鲶鱼效应”有利于活跃市场,但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新能源车产能过剩的苗头,政策开始转向,投机者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国家发布2017-2018年新能源车新的补贴政策,总体上比2016年减少20%。2018年5月,监管部门又撤销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车型1882款。

越来越严格的政策已经让部分投机者在市场中难以为继。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含现有汽车整车企业跨乘用车、商用车类别建设纯电动汽车生产能力)投资项目所在省份应符合四方面的条件: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车桩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新能源汽车僵尸企业和僵尸资质清理工作全部完成;四、现有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相关规定等于给那些以“圈钱”为目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关闭了大门,只有踏实造车的新势力造车企业,才有望拿到生产资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