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庞大 成本高企仍靠政策奖励

2021-11-10 04:33    

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这就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造模式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把传统建造方式中大量的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装配式建造模式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三种: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

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约470亿,比例将达30%

与传统现浇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节能减排、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明确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7年,住建部进一步提出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大约在3%~5%,2015年我国房屋建筑业产值约为11.6万亿,如果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比例要到20%,则装配式建筑产值将超过2.3万亿(不考虑行业增长),增长约300%。2011年到2017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从43.2亿元,逐步增长至462.3亿元。未来装配式建筑市场产值将超过2万亿元。

要实现这一目标,未来装配式建筑需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推进工程总承包(EPC)、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等发展模式,推动建筑产业的现代化。

成本高企仍靠政策奖励

与传统的房地产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要高出300~500元/平方米左右,这是部分房企难以接受装配式建筑的原因之一。装配式建筑较现浇结构成本有所增加,预制率越高成本增加越多,预制率10%~60%将增加直接成本280~420元/平方米,另外还有其他间接成本。

现行的政策奖励可以抵消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上海、武汉等地都有容积率奖励措施,外墙装配式部分建筑面积可以不计容,不计容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面的3%。

随着装配式建筑量的提升,产品按照工业化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成本会逐渐下降,房企需抢占规模化和工业化的先机。

目前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主体仍是规模较大的开发商和建筑企业,如万科、碧桂园以及武汉的中建三局、美好置业等,可以整合全产业链资源,解决工程总承包、技术、部品生产等各环节相互衔接的问题。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