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深度体验 15 天后,我对这两款睡眠监测 App 的看法

2021-11-10 04:36    

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描写过一个情节,一对厨子,饭馆打烊后,在后厨,自己给自己炒了盘菜,找点小酒,很惬意的饮食一番,舒服那一两个时辰,「他们还活着,就是因为一天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而在床上的一隅天地睡个好觉,显然成了当代年轻人那个奢侈的「精神后厨」。

如何好好睡觉——这一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课题吸引了无数行为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投入精力研究,NBA、奥运会英国代表队的健康顾问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曾写了一本介绍科学睡眠习惯的书《睡眠革命》,甫一问世就风靡世界。

在养成科学睡眠习惯的同时,及时知晓自己的睡眠质量,跟踪自己的睡眠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难题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功能的日益完善,以及开发者对于传感器数据日臻完善的算法处理,逐步迎刃而解,使得睡眠监测不再是一个实验室级的需求。

而今天我要介绍的这两款睡眠监测 App——「Pillow」和 「AutoSleep」。也就是这个领域为数不多的可以做到「全天候全自动」的佼佼者。

笔者在深度使用半个月后,收集了较为丰富的数据,下文将从设计、精度等几个方面逐一介绍。

一、好的设计很重要

事实上对于一个监测 App 来说,似乎传感器的数据分析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么好的设计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睡眠监测作为一个不那么「硬」的需求,如何引导用户积极查看自己的睡眠日志,此时好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AutoSleep

作为一款老牌的睡眠应用,AutoSleep 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版本迭代,由于是独立开发者 David Walsh 几乎一人之力完成,17 年初才适配中文,所以在前期几乎没有太多精力用在设计上,直到最近的 6.0 版本,开发者在安排好底层开发之后,终于完成了设计层面的涅槃重生。

经典的圆环式睡眠图例,在保证了美观的同时,尽可能地表达了最多的数据信息,中间的四个圆环分别代表「睡眠总时长」、「睡眠质量」、「深度睡眠时长」以及「bpm(睡眠时的每分钟心率)」。

外侧的大圆环则直观地表现了你从入睡到苏醒的时间跨度,大家可以看到,中间的缺口就是我中途苏醒和或浅睡眠的时段。

首页则是以板块的方式提供「今天」的睡眠情况,值得一提的是,该页面还提供了「熄灯」功能,在你上床熄灯之后,可以点击该按钮,这样 App 可以进行更准确的计算,当然你也可以在 Apple Watch 上操作。

「历史」模块则提供了过去一段时间的睡眠数据直方图,让你可以对你的睡眠趋势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不但可以知晓入睡时间,还可以知晓睡眠质量,睡眠心率等一些列睡眠数据趋势,量化的睡眠反馈可以让你对下一个阶段的睡眠计划做更好的安排

2.Pillow

得益于充分的竞争,继 AutoSleep 加入中文后,老牌睡眠应用 Pillow 也加入了中文支持,相比 AutoSleep 的各种复杂调试和古怪的圈图,Pillow 无论从操作还是展示上,都算是非常「亲民」的那一位。

首页简洁的圆环直观地表现出你的睡眠状况,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几个重要参数的数据详情例如睡眠时段。同时将你的睡眠质量用直方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色块代表不同的睡眠参数,点击之后则能看到具体的数据。

到目前为止,Pillow 的 UI 都还算是一个完美的设计,但既然拿出来对比,就说明有它的一些短处。

如图所示,当你想要和 AutoSleep 一样看过去一段时间的睡眠数据时,你必须要在保证手机屏幕翻转打开的前提下,横置手机,这样才可以看到睡眠趋势图,而上下滑动则切换不同的数据项目。不过好在项目还算简洁美观,但是笔者不太明白为何要设计成这样。

3.对比

如果细究二者的界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边开发者对于睡眠监测的思路的差异。Pillow 的思路显然是不想让用户一觉醒来摄入太多的数据。

所以采用了外部单一的圆环呈现睡眠完成度,中间的白色圆环呈现睡眠质量,但就这两个同心圆的话,几乎看不到太多数据。甚至连几点入睡,几点苏醒都不知道,开发者只是单纯想让你在首页获得一个简单的睡眠报告。

而如果想要看更多的数据,必须要点击下方的数据直方图进入详细数据界面。

而 AutoSleep 则以四个圆环再加顶部一个睡眠趋势直方图的庞大模块数据量组成了你的今日睡眠简报,并且每一个模块都是可以通过点击进入二级界面的。

无论是心率,还是就寝时间,都给出了详细的数据,顶部的睡眠模块还以色块的不同让用户直观地看出昨晚睡眠的质量,中途苏醒还是深睡眠,都是一目了然。

二、准确记录是核心

在查阅了开发者的一些资料后发现,AutoSleep 看似强大的睡眠数据收集功能,实则底层逻辑是很巧妙的,利用的完全是 Apple Watch 手机到的心率、重力加速度等数据。

当然,经过复杂的数学模型之后转变成睡眠数据结果,而 Pillow 似乎选择了另一条路。

这里笔者选择 4 月 15 日这天的数据进行比对,大家可以发现二者都可以做到精确收集到笔者中午一个多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

无论是 AutoSleep 还是 Pillow  ,都准确识别出笔者是在中午十二点左右进入了睡眠,然后在下午 13:30 左右苏醒(事实也是如此),而二者也通过各自的方式简要地传递了午休的睡眠质量。

AutoSleep 的三个黄色块代表中深度睡眠,绿色块代表苏醒。而 Pillow 则是以柱状图的方式,相比较而言我还是觉得 Pillow 的更准确一些,因为不可能一直都是深睡眠,倾向于认为中间还是有异动的。

而如果从夜晚睡眠的情况来看的话,似乎 Pillow 又略逊一筹,直接忽略了笔者 22:30-23:00 这段「从上床到睡着」的数据。

由于中途有事,又打开手机使用了一会儿,所以 Pillow 甚至直接从 1:09 开始记录,而 AutoSleep 则是从 23:00 开始记录,你很难说谁的模型更好,因为从两方面来说的话,也都说得通。

至于心率的话,继续拿这天来做对比,可以看出 AutoSleep 记录到的最高心率为 64,最低为 53,平均 bpm 为 59;而 Pillow 记录到的数据波动则要高得多,区间在 54-73。

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 Pillow 的数据的,从医学角度来说,显然睡眠时的心率波动不可能如 AutoSleep 记录的那么小。

如果你看了上面后觉得 Pillow 太迟钝的话,那么看这张图你会发现,在 4 月 20 号这天,它记录了我 18:29-19:29 这一个小时的时间为睡眠时间,但此时我则是在看书,可能是一直没动静让它误以为我已经进入了睡眠。

当然这样的情况绝非 Pillow 的专属,在 4 月 17 号这天,AutoSleep 记录了我下午 17 点开始的仅仅 10 分钟的「睡眠」,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当然,如果从这些方面来看的话,似乎二者都没有完美的解决睡眠监测的精确的问题,但正如我开篇所说的,将这一不太硬的需求从实验室级转化到消费层级,已经是一个足够优秀的呈现了。

至于瑕疵,开发者似乎也心中有数,二者都提供了「修正」功能,可以将误记录的区间手动删除,以达到获取准确的结果。

三、锦上添花也很重要

由于是搭配 Apple Watch 使用,所以二者对于 Apple Watch 的适配也能体现出一个 App 开发者的良心,而从目前来看,两者都做得足够优秀。

从表盘来看,二者都提供了小插件功能,只是二者呈现的方式不同,AutoSleep 以圆环来显示睡眠目标完成了多少,而 Pillow 则是以百分比的方式。

从通知功能来看,二者的设计也有很大不同,笔者特意等待截选了某一天二者同时存在于通知中心的画面,可以看到 AutoSleep 是比较简单的一句话,而 Pillow 则信息更加充分一些。

四、总结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你很难去明确给出谁更优秀的结论。作为一个需求不那么强烈,但使用了之后又会提升幸福感的工具,睡眠监测可有可无,但有一定比无更好一些。

至于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毕竟二者的表现都不俗,而且甚至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喜欢折腾的极客,那么推荐你下载 AutoSleep ,你可以每天深度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以及睡眠数据,一种自我监控的感觉还是蛮奇妙的。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对这方面需求仅达到「要有」,而不在乎「要精」的佛系用户的话,那么 Pillow 肯定是最适合的工具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AutoSleep 标价 18 元,而 Pillow 虽然免费下载,但是阉割了几乎所有的功能。例如只提供当天的数据,要想看历史趋势等高级功能,解锁价格高达 30 元。

至少目前对笔者来说,两个都放在手机里没舍得删。


小美说 

失眠大概就是

夜晚睡不着白天困成狗

身在中国却过着外国的时间

真心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好睡眠

 这两款应用为 iOS 单平台

  关注「最美应用」,后台回复「sleep」

 即可获取下载地址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