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宝鸡境内的丝绸之路考察研究

2018-04-20 16:58    

宝鸡是一个与道路密切相关的城市。宝鸡古称陈仓,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而闻名。这个成语中就包涵有陈仓道、褒斜道等古道,许多外地人也就是通过这个成语来了解宝鸡的;现代的宝鸡市也是一个因路而兴的城市,因为有了陇海铁路才有了宝鸡这个新兴城市,民国30年(1941年)2月,因陇海铁路建成,宝鸡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由凤翔迁至宝鸡。宝鸡也与西安、成都、重庆一起并称西部铁路四大枢纽。

今天,我要与大家交流的是宝鸡境内的丝绸之路。2008年初以来,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段丝绸之路考察活动,具体负责丝绸之路东段南线长安至陇山段的路线考察与研究工作。通过考察,对宝鸡境内的丝绸之路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今宝鸡境内的长安溯渭水至陇山段曾是我国古代通往甘、青地区重要的通道。早在周秦时期,秦文公东猎汧渭之会,开辟了著名的陇关道,打通了秦人由西汉水流域逐步进入关中地区的通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从咸阳经雍城到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南)的驰道,长安溯渭水至陇山段的道路成为全国驰道网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初期,皇帝多次出行直达陇南进行郊祀活动,以及东西贸易的繁荣,这里成为丝绸之路主干道之一,常有关外交使团、商旅过境往来长安;汉唐至宋元时期,此道仍是我国与中亚、欧洲交通通道上重要的一部分,亦是驿邮通往西部各地的必由之路。

一、宝鸡境内丝绸之路主干线路

宝鸡境内的丝绸之路有两大天堑,一为汧(汧同千)河,二为陇山。由于这两大屏障的阻隔,也相应制约与影响了两条主干道的走向,一条为汧渭谷道,即水上通道;另一条则为长安—雍城—陇州道,即陆上通道。

1、汧渭谷道

汧渭谷道渭河段走向很清楚,本文不再骜述,重点探讨研究汧河谷道。汧河谷道又称汧水道,即利用水道与河谷并用的通道。因陇山山地路径陡险,相比之下,汧河河谷至渭河平原、渭北台原的通道比较平坦和便利,应为古人开辟最早的西行通道之一。从交通角度讲,以河谷作为交通要道是我们祖先的发明,因为沿河要比翻山容易得多,而且可随时取水捕鱼,补充给养。逐水而行,择水而栖,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

汧河谷道为水陆并用通道,具体路线走向为从长安溯渭河西行至汧河口,沿汧河河谷向西北行进,经今凤翔境内的长青镇孙家南头村一带至千阳境内,北行至陇县,再西行经陇关到今甘肃境内。

汧河谷道的开辟与秦人东迁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商周之际,秦人就在陇山以西先后为商周王朝“在西戎,保西垂”,西周孝王时,非子被封召于汧渭之间为周王室牧马,这是秦人第一次越过陇山东行的记载。虽然秦人为周人创建并管理畜牧业基地,但当时秦文化的重心仍在西垂旧地。周宣王时,“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文献的记载也印证了此时秦人活动的主要地区在汧河上游及其以西的戎人聚居区。

秦人的两处都邑“汧邑”和“汧渭之会”均在汧河之畔。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陇山一带自然植被很好,到处是原始的大片森林,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开辟一条在原始森林中行进的山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利用天然的汧河河谷不但平缓,而且沿途都是“周余民”和部分秦人先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不但地形地貌比较熟悉,军队在行进中不容易迷失方向,而且经长期经营,生活给养有保障。选择这条道路行进,应是最明智和最便捷的选择。秦人自非子为周王畜,秦仲为大夫到襄公始国,直至文公东猎,这个逐步壮大的部族往复活动于西垂与汧渭之间,正是经由汧河谷道完成了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跃进。

著名的石鼓文《汧繄》和《霝雨》就描述了秦君在汧河流域渔猎游乐之事。《汧繄》中写道:“汧繄(也)沔沔,烝皮(彼)淖渊。”《霝雨》则直接写道“舫舟自廓”、“隹(唯)舟以行” ,郭沫若认为上述诗所记就是“追叙(秦君)初由汧源出发攻救周之时事”。由此推测,此前文献中记载的周穆王西巡也可能就是沿此道西行。汧河西北岸有黄梅山,位于今凤翔与陈仓区交界处,俗称黄米山,又称马迹山、马脊山。山下有马迹泉,相传为周穆王西巡马死所葬之处。今陇县原子头、店子、千阳冉家沟等地的考古发掘也表明,自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老官台文化开始,经仰韶文化及周秦,汧河流域的与渭河流域的古文化面貌别无二致,表明陇山与关中一带的沟通早已存在。

汧河谷道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利用漕运作为辎重及后勤保障,秦文公初到“汧渭之会”时,其后勤的给养补充当有一部分就来自西垂,而通过汧河漕运则是最好的方式。古时汧河水量较大,大多季节可以行船,其上游今陇县境内蒲峪川古时称“弦蒲薮”,就是有名的大湖泊。《禹贡》载:“天下九薮,此其一也。”隋代《九域志》载:汧源县有弦蒲薮,经长期淤积,决口变湖为川。上游有大湖泊,可见当时汧河水量不小。另据《陇县志》载,唐武德八年(625年)十二月十八日,水部郎中姜行本奏请于陇州汧源县修五节堰,许之。后遂引汧水通漕灌田,并始行水运。《新唐书地理志》亦载:“汧源(今陇县)有五节堰,引陇川水通漕,武德八年,水部郎中姜行本开,后废。”唐代许棠《题千湖》诗云:“偶得湖中趣,都忘陇坻愁。边声风下雁,楚思浪舟移。静极亭连寺,凉多岛近楼。吟游终不厌,还似曲江头。”可见,汧河在唐时水量较丰,可以形成湖泊,且已有行船历史。宋代仍以汧河筏运陇山木材。《陇县新志》载:“宋初,市木秦陇,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汧)河达渭,历砥柱以集京,设官监市,其利甚溥。陇河渠在唐、宋固有益于国,非只利民田也。”今汧河河谷建有冯家山、王家崖和段家峡三座水库,其中,冯家山水库库容达3.89亿立方米,至今水量亦不小。200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宝鸡市考古队联合组队,在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发现了一处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大型漕运码头仓储建筑基址,为研究宝鸡境内古丝绸之路和汉代漕运、仓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于大型漕运最早的文献记载当属秦穆公时期的“泛舟之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十二年,齐管仲、隰朋死。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缪公问公孙支,支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问百里傒,傒曰:“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于是用百里傒、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东转,自雍相望至绛。”这一历史事件史称“泛舟之役”。当晋遭到粮荒时,秦向晋两次输粟以解饥荒,雍城附近只有利用今凤翔孙家南头的汧河码头作为渡口,再进入渭河东去经黄河入汾河直达山西新绛,才能体现“船漕东转,自雍相望至绛”的景象。

2、长安—雍城—陇州道

长安—雍城—陇州道(陆路)较汧河谷道开通稍后。西周时称西方干道、西方大道,西汉称长安高平道。具体走向为:由长安出发,经今咸阳、礼泉、乾县、扶风、岐山、今凤翔、千阳、陇县,之后入甘肃境(图五)。唐宋以后,长安—雍城—陇州道走向变更为:由长安出发,经今咸阳、兴平、武功、扶风、岐山、经凤翔、千阳、陇县入甘肃境内。从周秦至明清,长安—雍城—陇州道是历朝京都通往陇西、西域的主干道之一,在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久负盛名的丝绸之路的溯渭道。秦穆公伐戎、秦始皇加冕和秦汉多位帝王至雍祭畤、唐代高僧玄藏西天取经和文成公主入藏联姻就行经此道。这条道路为沟通世界东西方两大文明的重要路段和加强西北边防的重要战略通道,对于社会的安定与历史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三十七年,发动了一次较大规模西征,“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穆公以金鼓。”秦在西方的霸权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所谓“益国十二”,《史记·匈奴列传》作“八国服秦”,《李斯列传》作“并国二十”,《文选》卷三九《李斯上秦始皇书》作“并国三十”。总之,通过这场战争,秦人取得了西北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汉书·韩安国传》说,“秦穆公都雍,地方三百里,知时宜之变,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国十四,陇西、北地是也。”秦国这一战略胜利,使西北地区成为秦后来向东方作战的大后方,秦穆公的成功显然是以陇山通道的畅通为基础的。从此,关中至陇西的陆上通道得以打通畅行,为长安—雍城—陇州间的通行便利奠定了基础。

长安—雍城—陇州道的开通与秦汉时代帝王西行效祀有关,所以,这条道路沿途建有多处的帝王行宫,如咸阳阿房宫和咸阳宫、兰池宫,乾县梁山宫,周至长杨宫和五柞宫,眉县成山宫,扶风高泉宫和美阳宫,岐山李家道行宫,凤翔凹里行宫和蕲年宫、囊泉宫、来谷宫、竹泉宫,千阳走马棱行宫和尚家岭行宫,陇县汧邑行宫和回中宫等,均分布于此道沿途各地。此道开通后,长安、雍城与陇西一带的商贸往来也日渐频繁,《史记·货殖列传》载:“及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

唐朝时期,国力逐渐强大,漠北的突厥被打败后,东西方的贸易往来比汉代更加频繁。一般所谓的“丝路黄金时代”,主要是指唐代前期的陆上丝路。时至“安史之乱”以前,陆上丝路发展到了高峰,形成了自汉以来东西陆路交通的极盛高潮,亦如《全唐文·卷六·讨高昌诏》所载:“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商旅相继,职贡不绝。” 而丝绸之路南线长安至陇山段一直是主干道路,为当时陆路交通的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

唐宋时代长安—雍城—陇州道的兴盛与驿路有关,这条道沿途建有多处驿站,如长安临皋驿(今西安市莲湖区潘家村乡枣园村东南)、咸阳陶化驿、兴平槐里驿、武功县驿、美阳驿(今扶风法门镇),岐山石猪驿、龙尾驿,凤翔岐阳驿、凤鸣驿,千阳驿、陇县在城驿。1986年出版的《公路交通编史研究》第4期对唐蕃古道的走向说:“其主干道大致是:从长安出发西行,越陇山经今天水、陇西、临夏,在炳灵寺附近渡黄河入青海”。金城公主入藏,唐中宗亲率大臣送到距长安百里(50公里)的兴平,其行色必壮,所经道路进一步开拓无疑。唐两公主进藏,使“丝绸之路”的使吏往来更加频繁。唐代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中“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记叙了唐代长安—雍城—陇州道的繁忙与兴盛。

长安—雍城—陇州道在今陇县境内因陇山天堑阻隔而称为陇阪道,又称为陇关道、陇道、逾陇道、陇山道、秦汧道。陇山又称陇坂、陇坻,南北走向,是关中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线,在古代也曾是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分界线。《通典·天水郡》载:“郡有大坂,名曰陇坂,亦曰陇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二载,陇坂“山高而长,北连沙漠,南带千渭,关中四塞,此为西面之险。”陇山为六盘山南延之余脉,海拔高度约在2000米左右,自宁夏南部向南延伸经甘肃平凉地区,直至陕西宝鸡以西的渭河北岸,与秦岭西段群峰夹渭对峙,闭合了八百里秦川的平原旷野,成为中原通向西域的第一道天然屏障。东汉初此段道路已明确称陇道,《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六年夏四月,“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七将军从陇道伐公孙述。” 位于道中的固关镇,古名新关集,汉唐时置有关隘,驻兵把守。后在该镇置大寨巡检司、关山营,设游击都司、把总驻守。固关镇西南就是著名的大震关。唐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为防御吐蕃东进,朝廷令马燧在陇州西部的通道上立石植树,陇关道一度阻塞。元和二年(807年),局势缓和,疏于防御,林木被伐,陇关道又开通。大中(849年),秦州复归唐朝统治,陇关道重新畅通。

北宋以后,长安—雍城—陇州道逐渐衰落。明清时期,官驿改行长安—泾州—平凉—萧关线路。

二、宝鸡境内的古丝绸之路支线便道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它不单是一条单纯贸易运输的道路,而是一条东西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大动脉,它也不只是一条路线,而是由一个庞大的交通运输网构成。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走向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走向或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一些新的区段道路会逐步形成。《后汉书·隗嚣传》记载了陇山防线的攻守“(建武)八年春,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城。(隗)器出不意,惧更有大兵,乃使王元拒陇坻,行巡守番须口,王孟塞鸡头道,牛邯军瓦亭,嚣自悉其大众转来歙。公孙述亦遣其将李育、田弇助嚣攻略阳,连月不下。帝乃率诸将西征之,数道上陇。”可见当时克服陇山天险确有“数道”相通。长安溯渭水至陇山段较常通行的丝绸之路支线便道有以下七条:

1、陈仓狭道

又称渭水狭道,主要指宝鸡以西、天水以东渭河流域的狭长古道。即从今宝鸡市沿渭河北岸西行,经峡石、六川河、车辙至城隍庙,或从今宝鸡市出发,经太寅、甘峪、晁峪、坪头或码头,到城隍庙,然后再经灵宝、香泉、赤沙、通河、拓石到三岔城(吴砦),渡东岔河直通上邽。此段道路为水陆并用,但由于水道数段狭窄,两岸山崖险峻,导致其通行能力效果不佳。

2、凤翔—平凉道

即由今凤翔县城西北方向经董家河乡张家店村,沿枣子河越老爷岭,入麟游县麻夫镇,北经酒房、中湖、花花庙入今甘肃灵台县境内百里镇,经盘口(今甘肃泾川县境内)到泾川,沿泾河至平凉。。

3、凤翔—灵台道

即自今凤翔县城东北过狼沟桥,经萧史宫、竹园、上石佛寺顶,沿五曲湾到汤房庙,穿骆驼巷、大峡、越羊引关(古称羊峪关),经麟游县两亭、水磨沟过天堂到达甘肃灵台,皆沿河觅道,线型适顺。此道为古时甘肃陇东地区与凤翔相通的一条便道,与丝绸之路北线相接。

4、回中道

回中道为逾陇通道中早期通道之一,为秦代修筑,因秦始皇曾行经此道而闻名,全线正式开通则在汉武帝时期。回中道南起汧水河谷,经汧县(今陇县),北出箫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南),因道中有回中宫而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回中宫在箫关与雍县之间,其具体位置史学界目前尚无定论。回中道虽在西汉时贯通,但后来时有荒废。。

5、金川陇州道

为陇关道辅助路线,原为驮道,民国二年(1913年),宝鸡县知事方大柱将此驮道创修为车路。具体路线为从今宝鸡市循金陵河北上,经陈仓区县功镇葫芦沟村经新街镇、车道、菜园进入陇县境内,越八渡梁、朝天岭至陇县县城。或由县功镇经箭舌关进入千阳境内,接陇坂道进入陇县。

6、咸宜道

或称“长宁驿道”,是陇县境内通往西南方向的一条支道。开通时间较晚,为唐代以后的交通要道。道中有咸宜关,位于陇县西20多公里处,此道由今曹家湾沿咸宜河流经渠、三里营、咸宜关、长宁驿(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到清水、天水。咸宜道开通后成为又一条径通秦(天水)、凤(凤翔)的通道,民国年间道衰人稀。

7、安夷关道

南北朝时,宝鸡西部渭河北岸、陇山南麓有条东西通道称安夷关道。因北魏孝明帝于南由(峪)口(今陈仓区香泉街南)设南由县,又称南由路。安夷关道与放马滩地图第2块地图所标注的东北方向道路大致相近[28],这条路对于连结天水地区和宝鸡地区来说相当便捷,虽然无法通行车辆,但却避开了渭水峡谷和汧河峡谷。

三、宝鸡境内丝绸之路考察的启示

1、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西方就已经有了文化的交流。秦穆公伐戎时,一部分戎人逃往西亚和欧洲,使“秦”这一称谓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就被西方国家所闻名。古代印度、罗马等帝国的人,均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译成中文即为支那、希尼、震旦、至那、脂那(后四种都是“支那”的异译)等,这些名称都是“秦”的外文对应发音。此外,公元前5世纪巴泽雷克(今俄罗斯乌拉干河畔)古墓群和公元前4世纪前后在中亚、印度等国的古墓中,都发现有精美的中国丝绸残片,甚至出土了刺绣着凤凰图案的中国丝绸。考古工作者曾在秦都雍城宗庙遗址内发掘出土的陶片上发现一些“H、X”等符号,据专家推测,这些外文符号可能为春秋战国时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1980年秋,陕西扶风西周宫殿遗址中发掘出两件西周蚌雕人头像,高鼻深目,头戴坚硬高帽,与居住在中亚地区“塞种”人像完全一致。不管这种蚌雕头像是周人制作,还是中亚游牧部落献给周王朝的贡品,都说明早在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前,中西文化的交往就已经开始。

2、以河谷作为交通要道,逐水而行,择水而栖,是古人交通出行的一大发明。因为沿河要比翻山容易得多,而且可随时取水捕鱼,补充给养。这个活动规律一直自用至今,现代人在山区修路,不论是公路还是铁路,也会延河谷而建。

3、宝鸡境内既有丝绸之路,也有蜀道,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宝鸡,搞清此这些古道的走向、历史和变迁,对申报历史文化遗产和沿线文物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