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歼-16率先装备三个航空旅, 意义重大!

2021-11-13 01:02    

近些年来,随着五代机的发展,歼-20、歼-31等战机受到各界高度的关注,而除了这两款战机以外,中国空军依旧有其他性能卓越的战斗机,比如仅次于歼-20战机的“第二强机”——歼-16多用途战斗机。

而说到歼-16,近段时间也是话题性不断,就在近日,有消息称,中国空军明年装备歼-16战斗机的数量有望达到100架,其首批可能会连续装备空军3个航空兵旅,按照每个旅约32架飞机计算,总数即为96架。据悉,目前在空军飞行试验训练基地,已经装备了超过8架的歼-16,如果明年装备三个航空旅的歼-16,那么总数就超过了100架,就这样的换装速度,实在是让人很惊讶,在近些年来中国空军接装的新型战机中,也是不多见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则是接装歼-16战机的部队,也是值得人们深思,在此之前,就有军事媒体透露称,歼-16战机将率先装备东部战区空军,而后也有消息称该战区空军,目前已经有一个航空旅完成了歼-16的换装,并且第二个旅也开始进行装备工作。而据悉,第一个航空旅此前装备的是歼-7战机,第二旅则是装备的歼-11战机,这两款战机虽然看起来有着不小的差别,但定位却是相当地清楚明了,主要都负责夺取制空权的作战任务。

并且,有消息称,第三支装备歼-16的航空旅,很可能是西部战区空军的一支,而这支部队自改装三代战机后,先后装备的也是对空型战机苏-27、歼-11、歼-11A等型号。那么有人就心生疑惑了,首批换装歼-16战机的三个旅都是对空型的战机部队,定位明显,基本上就没有对地精确攻击的职责。这样的“顺序”安排,是不是就表示,中国空军是想将歼-16战机作为一种空中优势战机使用,而暂时不管其对地攻击能力了?事实上,装备歼-16战机的部队“顺序”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值得解读的,其中隐含的战略思想也是很深刻。

歼-16战机也被成为是“多用途战机”,显而易见,该战机除了具备优异的空战能力以外,还可以用以其他用途,几乎可以使用在所有国产对地、对海精确武器上,这也就意味着,咱们的歼-16战机,不仅仅只在空战中有优秀的作战表现,还兼具了对地、对海的打击能力。而这样一款多用途战机,为什么会率先装备在东部战区空军的这两个航空旅,以及西部战区空军航空旅上,而不装备在苏-30MKK战机部队,或者飞豹战斗轰炸机部队呢?要知道,后面两个部队,同样也是作战过硬,无论是任务性质与前者相似的苏-30MKK战机部队,还是更注重对地攻击的飞豹战斗轰炸机部队,都具备自身的优势。

事实上,对歼-16战机装备有这样的“顺序”,恰好体现了中国空军作战思路的重大转变。也就是说,如今空军作战,并不只是注重对空为核心的单纯防御性作战,而是大规模转向对空、对地,甚至对海打击能力的兼备,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多用途”战略目标,打造一个全面发展的战机部队。这样就不再跟以前一样,把部队进行单一的划分,而是形成全能型的战略部队。

而率先进行这样转变的,却并不是歼-16,而是苏-30MKK战斗机,不过后者受一定的限制,首先数量只有70多架,要对整个空军部队产生影响,还是效果比较小的。此外该战斗机多用途性能也不够明显,只是简单的对空、对地精确打击能力叠加而已,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多用途”功能,与歼-16战机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所以,等到歼-16战机出现,中国空军才迎来这样的战略转变,开始批量打造“多用途战机部队”,并且逐步进入大规模进行状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的战机部队一定可以成为战场上的“多面手”,形成一个难以攻打的系统模式。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