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有怎样的父母?这位作家妈妈的育儿经值得学习 | 干货

2018-04-21 18:22    

我儿张弛成了电影导演和编剧,在我们家里几乎是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情。

在他很小的时候,我问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像一个最正常的小孩一样回答“我不知道”。我对他说,那你就当艺术家吧,比如当导演。当时我这么说纯粹是信口开河,因为我也同样信口开河地对他说过“你可以在楼下开个二十四小时为人民服务小超市”这类的话。他热爱艺术大约还是他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爱好吧。

吃好饭,去看戏

张弛九岁的时候我带他去人艺看话剧,当时并没有培养他兴趣的意思,一是因为有赠票,二是家里没人看孩子。他第一次看的是《等待戈多》,要说这个戏真不适合小孩子看,上下两部分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只有很微小的差异,我不能说张弛看得兴趣盎然,但至少从头到尾耐心地看完了,没有中途退场。

在这之后,看话剧就成了张弛非常乐意接受的一项生活内容;作为看戏的附加项,每次看戏前,我都带他去人艺旁边的凯旋西餐厅吃顿晚饭。如今这家西餐厅早已不见了,当时无论是建筑还是菜式,凯旋西餐厅都很洋气,西式的风格相当纯正,那股子时髦的劲头很吸引张弛。我个人的经验是带小孩去吃吃喝喝,孩子总归是欢喜的,张弛也由此顺理成章地爱上了戏剧。

九年以后他去美国波士顿州立大学留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戏剧专业,我马上想到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年人艺边上那个凯旋西餐厅给他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

出于职业的原因,家里自然会有很多书。于是,我会把读到的书里的精彩部分说给他听,有的是故事,有的不是故事,就是一些有趣的想法、好玩的句子,甚至只是一些独特的情绪,我也不管他听得懂听不懂,有兴趣没兴趣。天长日久,估计是受了滋养和熏陶,他一个箭步就迈到了艺术的道路上。

谈名家,议经典

张爱玲的《小团圆》出版,我和张弛聊到张爱玲,他盛赞张爱玲写得好,尤其是人情冷暖一针见血。他认为张爱玲除了本人的天才,她的文学成就还得益于她的家庭背景,如果不是出生在那样一个家庭,要成为这样一个张爱玲恐怕很难——我对他的说法深表赞同。

我真没想到像张弛这样的年轻孩子天然就会喜欢张爱玲,这说明优秀作家是穿越时代的,我当然也很高兴自家孩子读得懂这样一位好作家。

一高兴,我就跟张弛聊起了张爱玲的散文,他说他很喜欢,但读得不太多,我正好可以在他这位小朋友面前卖弄一下。我拿起手边的一本《张爱玲文集》给他推荐,我说你读一读她的《天才梦》《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私语》《我看苏青》《姑姑语录》,这些都写得极好,你读过的《烬余录》也是我特别喜欢的,我觉得这些都值得反复读。

还有,《夜营的喇叭》我也很喜欢,写夜营里深夜飘过来的喇叭声,似有若无的,简直就像人生和未来的不确切。还有《气短情长及其他》也很有意思,都是些小片段小感悟,非常好读。

张弛很认真地听着,我说一句他答应一句,他说会把这些文章都好好看一看。我觉得能跟他谈谈这些真是愉快。张弛也很得意,他说我终于意识到了他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不懂的东西,还能装得像懂一样。而随便换一个小孩,父母跟他们谈这些,恐怕是要嫌烦的。他说实际上他是真的有兴趣,也真的喜欢,所以跟我真的是很有共同语言。

细观察,慢体味

有一天,我们说到家庭教育,张弛说:“家庭教育我觉得太重要了,这种教育一开始看不出来,但小孩慢慢成长,效果就显出来了。”他又说:“比如文学方面我觉得自己自然而然就入门了,起码那些作家的名字是熟悉的,很多人的作品都是看过的。我听人在说某某作家,他的小说我太熟悉了,去年刚看了他主要的几本,把他的感觉全拿住了。他的东西看起来很黑暗很无奈,刨去题材也没有太多东西。”

我建议他平常随手做些笔记,把生活中的一些事记下来,以后在工作的空档中写本书。其实写不写书倒在其次,注重观察这可能对他以后从事的事情很有帮助。他从善如流地接受了我的建议,说他出门旅行呀什么的都一直做笔记的。

张弛很认真地跟我说,其实他对生活是很注意观察的,人物的状态、性格、语言尤其是他关注的重点,别人不一定留心的细节他会很留意。他认为要走文学的道路光靠细腻的心思还不够,他写作必须要从主题、故事、人物、细节、意义这几方面都想通才可以下笔。

张弛希望过高品质的生活,比如谈论一下莎士比亚、易卜生,家里的书架上自然要有希腊、罗马的戏剧书,当然还得有《红楼梦》《金瓶梅》,本来肯定是必须有《英汉大词典》,但现在电子词典普遍得很,就不一定了。

除此之外,还要有香喷喷的面包、好吃的点心、醇香的咖啡和滚烫的清茶。这些相对简单,可以有。等都有了,他就要批评和抨击他的妈妈了,冷嘲热讽,揶揄挖苦,哪壶不开提哪壶,而且他绝对不从学术出发,出语极其锐利刻薄。这样的时候,他的可敬的母亲也是毫不相让,与他针尖对麦芒,八两绝对不让半斤。这样的时候,对张弛同学来说,面包可能才真正冒出香味,下午茶也真正成了精致生活的标尺。

作者:程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老舍文学奖获得者)

编辑:现教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