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麦当劳的深夜留宿者:有人没回家,有人没有家

2018-04-22 13:23    

文|杨磊 编辑|王珊

午夜时分,城市的喧哗和匆忙让渡于寂静。作为这个城市的交通中转站之一,西直门地铁站结束了一天的运营,街边商铺、餐馆大都关门打烊,但附近一家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依然灯火通明。

高松波推门进来,将夜幕的黑暗与凉气掩在身后。今天,这里依旧是他的免费客栈。

高松波轻车熟路地走到二楼长椅旁,那里已经睡了3个人。像往常一样,他放下塑料水杯和黑色书包,然后脱鞋,把脚放到椅子上。

“最近因为开会,麦当劳睡觉的人少了很多,以前这里来晚了根本没有躺着的地方。”高松泼躺在椅子上。坐在旁边的一对中年男女并没有介意,继续慢吞吞地吃着桌子上的薯条和汉堡。

1990年10月8日,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很多深圳人排队前往,吃的不仅是汉堡,还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的西方情调。今天,全球有超过37000家麦当劳,其中2500家在中国,超过500家在北京。

白天,麦当劳是这个城市里最繁忙的连锁店,提供充满高热量的快餐。夜晚,它成为离家者的客栈,睡在这里的人,有的没有回家,有的根本没有家。

(凌晨1点的麦当劳洋桥店)

1

凌晨1点,熟睡中的高松泼被警察叫醒,他坐起来,配合地接受询问和检查。“每天都要检查,听其他睡在麦当劳的人说,前几天警察还真抓到了一个逃犯。”

年近40岁的高松泼自称是成都人,曾因盗窃入狱,因为一场失败的恋爱,6年前来到北京,当了一段时间门卫。两个月前,他被辞退,赶出了职工宿舍,只能寄宿在麦当劳,白天出去找工作。

高松泼留着油光锃亮的光头,锃亮的黑色皮鞋放在长椅下面,那是他当保安时的行头。他掏出手机炫耀着,“这是我前阵子在麦当劳认识的女朋友,精神有些问题,被家里人叫回去了。”照片上的女孩很年轻,穿着红色衣服,脸上挂着笑。

高松泼在北京很多家24小时麦当劳留宿过,他最喜欢王府井那一家,手机可以直接充电,有wifi,顾客多,热闹。那里也是众多游客的暂居地,他们定好闹钟,等着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一位夜宿者回忆:“当时的王府井麦当劳大厅内的店员在中间拉了一条线,把守夜的人和食客分开。守夜的人聚在一起,说着各自的经历,他们把自己的见闻当成资历炫耀。”凌晨三点,闹钟响起,他们走出麦当劳,前往天安门,站在了第一排。

(凌晨1点,巡逻的警察在麦当劳里对食客和寄宿者进行检查)

满头白发的老夏躺在旁边的角落里,自称北京人,今年67岁。老夏在外套里面穿了一件满是油渍的红色麦当劳工作服,他掀开衣服,说自己白天给麦当劳送外卖。被吵醒后,他一脸不悦。“年轻的时候,我进过青海监狱,当时为了逃狱,我每天都攒一个黑馒头,在监狱中我还喝过自己的尿。”睡眼惺忪的老夏声音中带着吹嘘。

“他是青海人。”老夏回去睡觉后,高松泼开始“揭发”,“在麦当劳过夜的人说的话都是假的,除了骂人的脏话。”

不久前,一段名为《午夜后的麦当劳没有故事 只有荒诞的梦》的视频在朋友圈里流传。高松泼也看过。视频开头是一位“麦当劳怪人”,他主动找视频拍摄者聊天,自称是中央电视台九套的编导。“哼哼,这人我见过。我就跟你说,这里面的人没有一个人说的是实话。”高松泼盯着手机说。一位中年妇女在视频里自称来北京两个月,身份证、户口本都丢了,只能待在麦当劳,高松泼看到她很兴奋,“这女人我认识,跟我待过一段时间!”

高松泼在深夜麦当劳里见过各种各样的怪人,“麦当劳是个神奇的地方,晚上住在这里的人什么样的都有,有百万富翁,有外国大使。那时候我在三里屯麦当劳,一个坦桑尼亚大使馆里的外籍工作人员,证件丢了,回不了国了,就在麦当劳待着,点杯可乐,吃点薯条。”

(坐在西直门附近麦当劳里的高松泼)

2

都市游荡者喜欢把深夜麦当劳当成临时客栈,他们自带毛毯和食物,在混合着油炸食物和脚臭的空气里休息。头盖蓝色衬衫的男孩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身穿深色休闲服的中年男人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盯着外面漆黑中的路灯,一个身材消瘦的中年人被餐厅里的音乐吵醒后,在餐桌上寻找着剩余的食物和饮料。

右安门外的麦当劳里滞留了几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其中几对小情侣相互搂着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清醒的人则举着手机打《王者荣耀》,嘴里不停喊着“傻X!傻X!”他们刚刚参加完附近酒吧的一场派对,因为家住门头沟,所以决定在麦当劳休息,等白天有车再回家。

(深夜到麦当劳看奇怪杂志的老人)

每到午夜12点,麦当劳洋桥店里,一个穿着灰色西服的老人就会从黑色挎包里拿出一瓶北冰洋,两本介绍字画的书,趴在桌上用红笔标记着内容。“中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能统一世界吗?”他自言自语。凌晨3点,他一口气喝完北冰洋,把杂志装进挎包,走出麦当劳。

“你回家吗?”有人问他。

“家是什么,你认为呢?”他消失在北京的夜色里。

午夜12点的麦当劳劲松店,70多岁的李奶奶裹着三层布衣,头上戴着红色鸭舌帽,蜷缩在长椅上。

“我明天早晨要坐7点的早车去买保健品,车是保健公司安排的,上车的地点就在麦当劳门口,我怕儿子发现,就偷偷跑出来了。”李奶奶露出狡黠的笑容。她很少来麦当劳,儿媳认为她应该在家吃饭。

李奶奶老家在河北,10年前老伴去世,她来北京跟着大儿子生活。今年5月,经朋友介绍,她接触到“保健酒”,不到半年时间花费近1万元。

“我知道我上当了,这些保健品都是骗人的,但是我有张3000元的保健品购物卡还没有用,他们不给我退钱,我打算明天把卡上的钱花掉,以后就再也不买了。”

晚上8点,李奶奶跟儿媳说去好友家玩,然后溜出家门。她自带了一块蛋糕,又去店员那里要了杯热水,每五分钟醒一次,然后在发呆中等待天亮。

(准备早晨7点出发买保健品的李奶奶正躺在长椅上休息)

旁边的张师傅一直没有睡,他裹着保安的大衣,双手互插进袖口,看着手机里的国产抗日片。张师傅今年50多岁,退休后找了这份工作补贴家用。今年10月15日开始,张师傅的保安公司负责维护光明桥的治安,“每天每个人150元,雇了几个人,我负责看管这些人的考勤,没事的时候就在麦当劳里休息。”

张师傅的儿子今年28岁,当过5年兵,现在做医疗器械生意,“一个月能赚两万左右,一年有20多万吧。”提到儿子,张师傅的脸上露出笑容。早上8点他就可以交班回家了,麦当劳只是临时客栈,工作结束后,他要回家好好睡上一觉。

3

几年前,《南方都市报》一位摄影记者曾在广州一家麦当劳里遇到一个来自山西的小伙子,小伙子来打工,工作没找到,钱也花光了,只能在麦当劳过夜。后来,摄影记者在另一家麦当劳里偶然看到男孩父亲发布的寻人启事,他领着父亲在麦当劳里找到了儿子。

“都市里的麦当劳就像一个驿站,寄宿在麦当劳里的人大都是城市里的底层,白天,他们在繁忙的大城市里讨生活,晚上在这里享受一个免费安静的地方,这里也许是他们在繁忙、残酷的大城市里为数不多的‘净土’之一。”这位摄影记者说。

《午夜后的麦当劳没有故事 只有荒诞的梦》视频发布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位网友回忆:“我在北京漂了10年。后来回家做生意,有一次去北京订货,晚上11点了,为了省点住宿费,在崇文门的麦当劳点了点东西,然后在里面待到凌晨2点,店要关门,我们几个过夜的就都出来了。我在大街上一直逛到凌晨5点,去了天安门看升旗,我想这一夜终身难忘,生活真不容易!”

清晨五点,麦当劳的店员开始卖早餐。两个刚刚睡醒的女孩拿起书包,掏出洗面奶和牙具,去厕所洗漱,仔细地盯着镜子中的自己。

第一班地铁列车已经驶出。天还没有亮,环卫工人骑着三轮车,拿着扫帚开始清理道路。

麦当劳的店员也推出一辆装满水的清洁车,用拖把打扫夜宿者留下的痕迹,被叫醒的人拿起书包,推开大门,踏入刚刚苏醒的北京——麦当劳的深夜结束了。

(深夜,睡在麦当劳里的年轻情侣)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