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中国八万吨航母将装列电磁弹射装置, 远洋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

2021-11-18 17:14    

近日,据俄罗斯《军工信使》称到,随着中国第一艘航母顺利服役,中国已经将目光投向研发电磁弹射技术的下一代航母。目前,中国正在向电磁弹射技术研发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近日出现了中国国产航母电磁弹射系统图片,其设计师因成功研制出航母电磁弹射系统而受到表彰。从能量消耗角度推测来看,中国未来航母可能会使用核动力电磁弹射装置。

据悉,中国八万吨新航母电磁弹射系统长度超过100米,使用直线感应电动机,有复杂的供电和指挥系统,其中最为关键的高效储能装置能在45秒内积聚舰载机弹射起飞所需的电能。为保证最重的舰载机起飞,弹射器需要消耗的能量大约为120兆焦,而高效储能装置最多可储存140兆焦的能量,此时充电功率为3.1兆瓦,加上能量损失,不会超过4兆瓦。算上4套电磁弹射器以及其他系统,中国航母需要的能量最多为60兆瓦,这样算来,中国未来航母可能会使用核动力装置。

不过,中国航母是否应用电磁弹射装置,不但取决于弹射器本身的研制,还受限于舰艇本身的电力输出水平。传统的航母推进系统和电力系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动力的大部分能量用于推进舰艇前进,小部分带动舰载的发电设备来为舰载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与现有的蒸汽弹射技术相比,电磁弹射系统被认为效率高,能量大,全寿命成本低,且末速控制得到改善。此外,该系统发射能量可以调整,因而更适于发射无人机。然而,美国的经验表明,电磁飞机弹射系统涉及的工程开发和系统一体化,研制费用高而且周期长。

但航母发展到今天,电子设备对供电需求不断增大,而同时电磁弹射器、激光炮、电磁炮等未来可能装备航母的高能量武器,也提高了对电能的需求。相比上一代航母,这些新型武器和设备将加大改变航母的能量供需结构。我们在关心中国航母舰载机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航母动力的重要性。中国航母动力要实现双重发展任务,首先就是能够提供高功率的航母核心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舰载核反应堆;同时还要实现综合电力系统舰载能量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但是在世界军备竞赛的情况下,要想尽快使电磁弹射技术应用于作战,中国的科工企业仍将面临重大的工程、系统一体化,以及试验与鉴定挑战。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