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美国“拉黑”古巴企业破坏美古关系?原来背后有这样一盘棋

2018-04-22 20:28    

美国近日宣布执行新的对古巴政策,进一步收紧双方的商务和人员往来。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为何对古态度强硬?其目的又是什么?新华国际为您解读。

美国:“拉黑”数百家古巴国有企业

美国政府从本月9日起执行新的对古巴政策。新政策会取消奥巴马政府时期实行的多项便利化措施。

根据美国国务院颁布的最新“古巴限制清单”,前往古巴的美国游客自9日起不得入住83家国营宾馆。

11月8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游客在街头观光旅游。 新华社/路透

美媒报道,被列入“古巴限制清单”的企业还包括朗姆酒等饮料的生产商、新开的奢侈品购物中心以及旅行社,共计179家古巴国有企业。

美国国务院称,上述被禁企业“以古巴人民或私人企业利益为代价”,让古巴的安全和军方部门“不成比例地获益”。

美国游客如果想去古巴,“须通过美国政府批准的民间交流组织”才能成行。

在收紧商务、人员往来政策的同时,新政策鼓励美国公民在访古期间与古巴人民交流,支持美国公民在民宿、私营餐厅和商店消费。

往返于美古两国之间的民用航班和邮轮未受新政策影响。

2016年5月2日,在古巴哈瓦那港,人们观看抵达的美国商业邮轮“阿多尼亚”号。新华社/法新

古巴哈瓦那大学国际问题专家埃尔南德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份限制清单具有“明确的政治和经济目的”,美国方面试图通过外部手段鼓励古巴私营经济体发展。

埃尔南德斯说:“美国经济封锁使古巴产生一些问题,新的限制政策使这些问题复杂化。”

古巴:美国关闭大门 我们打开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古恢复了断绝超过半个世纪的外交关系。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对古态度一直强硬。

今年9月,美国以一批驻古巴外交人员遭到疑似“声波武器”攻击为由,从驻古巴使馆撤回所有非必要人员并暂停签证业务。10月初,美国驱逐15名古巴使馆外交人员。

10月3日,汽车从美国驻古巴大使馆外驶过。新华社/美联

与美国的强硬态度不同,古巴近期走起了“亲情路线”。

古巴外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上月28日在美国会见古巴侨民时,宣布一系列有利于加强古巴侨民和古巴裔美国人与古巴联系的政策。

“美国政府关闭(大门),而我们打开。”罗德里格斯说。

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2日在华盛顿说,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美国驻古巴大使馆员工曾在哈瓦那遭到所谓“声波攻击”。新华社/法新

美国有大约200万古巴侨民和古巴裔公民。安德烈·佩尔铁拉出生在美国,父亲是古巴人。他告诉记者:“这些改变激发了对古巴政府的感激之情,进一步拉近了海外古巴人与古巴政府的距离。”

佩尔铁拉说,古巴政府的新举措说明,美古关系正常化受挫的责任完全应由美国承担。

专家:美古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郭存海博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特朗普上台后对古巴的强势,并不会在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美古关系,但会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进程。

郭存海说,奥巴马在执政后期开启了同古巴的正常化进程。从大背景看,美国希望通过缓和美古关系来缓和同整个拉美的关系,因为古巴问题一直是美拉问题的争议点。

2016年3月21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古美商业论坛上讲话。 新华社记者刘彬摄

缓和美古关系,对美国保持和重建对拉美国家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指标意义,美国的目的仍然是控制整个拉美后院。

郭存海:奥巴马通过怀柔政策寻求美国与拉美建立共同的美洲情感、美洲认同和美洲意识。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封杀”古巴多个国有经济实体,另一方面却鼓励美国公民刺激古巴的私营经济,这表明美国对古政策是连贯、具有延续性的。

只是方式上,奥巴马对古巴采取的是公开的怀柔政策,旨在争取古巴民心和拉美国家的友谊。

特朗普采取“一软一硬两手抓”的措施:硬手是利用公开政策抑制古巴目前通过旅游业活跃起来的经济力量;软手则是利用外部封锁制造的经济困难促使古巴内部发生变革,进而催生古巴民心变化。

美国政府对古巴态度的回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朗普和前任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差异化处理方式,从深层次则反映了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激化。

特朗普6月16日宣布,在经贸和旅游等方面收紧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对古巴政策。新华社/路透

因此,美古关系不会从根本上倒退,只是正常化进程受挫。

从另一个方面说,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已经多次表示,自己将在2018年任期届满后退休,不会恋栈权位。

古巴即将迎来“后卡斯特罗时代”。美国希望通过一系列动作向古巴未来的新生代领导人传递某些信息。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