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俄制射速高达5000发每分钟的AK630型舰载近防炮有何优缺点?

2021-11-20 15:56    

俄制射速高达5000发每分钟的AK630型舰载近防炮有何优缺点?

舰载近防炮主要是防御来袭的反舰导弹、飞机和其它接近军舰的武器。其中现代近防炮,以美制密集阵系统,与俄制AK630系统最为常见,其中后者的研发与服役时间更早,上世纪60年代研发,1970年即开始上舰试验,仅用数年期即开始服役,只不过西方媒体非说它服役晚于密集阵,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说法而已,不必当真。

对于舰载近防炮而言,虽然外表相似,但这两款型号的设计理论完全不一样,两者的火炮虽说都是加特林式,但是AK630型采用6管30毫米近防炮,口径更大,射程可达4000米,采用了所谓的内能源转管自动机,其实就是利用火炮射击的火药气体能量,初速每秒900米,最大射速度达到每分钟5000发,其备弹仅为1000发,仅够12秒射击的,它通常只是2秒左右点射,至少可以进行5次拦截5个目标。由于射速高,故特别设计了水冷却系统,这一点与密集阵相当不同,差别不仅于此。

中国的舰载近防炮是于上世纪90年代时,中国在引进现代级驱逐舰时,接触到了AK630,随后进行仿制,炮塔变成了隐身式设计,火控也完全换成了国产的。主要用于022型导弹艇,目前我军列装的数量已超过100门,而且已出口国外,中国国产的近防炮主要型号是1130型近防炮。

中国的近防炮威力十足,比如我军已列装了国产的近防炮,尤其中最新的1130近防炮,为每分钟可发射一万发的速射炮,可是630近防炮没停止使用,新建的补给舰上依然可以它的安装。既然国产近防炮更好,那么为何仍在使用俄式老款近防炮?这个问题主要是设计理念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人将其归结于技术问题,认为中国遇上了什么技术难题,更多的人则认为是成本问题,认为它非常便宜,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找一下国内军事类刊物的文章,以及专业技术论文,仔细阅读一下,不难发现,国内的专家学者们对俄式近防炮设计的评价之中,可以看到技术专家们讲出的实情为:不是一码事。我们不能把俄式设计简单的说成技术落后,这只是技术思念之差别,而不是技术上的差距问题。

我们首先要从俄制AK630采用分步式设计,炮塔仅有火炮及1000发备弹,与火控系统分开了。其射控系统,由雷达、光电瞄准组成。相比之下,国产近防炮采用外能源转管不一样,即利用外部电机来驱动,而火炮、火控等集用一体式设计。属于二种不同的设计,其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西方媒体往往批评AK630的分布式设计,存在火控效率不佳等问题,却勿视了它的优点,分散布置后,每个部件的尺寸、重量相对较小,安装起来相当方便,小型舰艇也没问题。

比如中国现役的022型导弹艇只有200多吨的排水量,补给舰等也存在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要安装国产近防炮会变得相当麻烦,体积与重量太大,相较之下,AK630根本就没什么了问题。如果我们再在火控系统方面努力一下,那么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进行升级,不至于一动动全身。也因此,我军依然喜欢它,将其做为小型舰炮安装到小型舰艇,以及补给舰上甚至出口,配套性能非常优异。

总而言之,舰载近防炮各有特点,而且俄罗斯对于该系统也相当满足,近年更进行了一次大升级,推出:AK-630M1-2,主要就是对炮塔进行升级,变成2组6管30毫米炮,一共12根炮管,每分钟射速提高到1万发的水平,以前散布精度差的问题反而成了优点,可以形成一个更为宽大的拦截面,能够有效对付低空突防的小型目标,比如:超音速反舰导弹。从俄方试验的结果看非常理想,如今已开始列装了,相对于美国的密集阵并不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