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俄罗斯雕塑家-凯尔别里

2018-04-23 01:20    

莫斯科的许多广场上都有名人纪念碑,这不仅是对俄罗斯历史文化名人的纪念,而且还点缀着莫斯科,使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并具有文化品味。

在莫斯科广场上众多的纪念碑中间,有一座大型纪念碑尤为醒目,它就是列宁大街进城方向尽头,高耸在卡卢加广场上的列宁纪念碑,这座气势恢宏的纪念碑及其雕塑形象,从老远就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这个纪念碑是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而竖立的,由列宁的青铜全身雕像和人物群像构成,是雕塑家Л.凯尔别里(1917-2003)和В费多罗夫(1926-1992)和建筑师Г.马卡列维奇(1920-1999)共同创作完成的。纪念碑高度23米,突出列宁形象的高大伟岸和人民大众的精诚团结,具有典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风格。

在棕红色圆桶形大理石基座上,列宁身穿一件大衣,微风卷起了他的衣襟。他抬头挺胸,踌躇满志地望着远方,仿佛在率领着人们前进。列宁雕像下面的圆桶形基座被一组栩栩如生的群雕环绕,分别是战士、水兵、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雕像。这象征着列宁来自人民,也表明工农兵大众是团结在列宁周围的革命基础力量。群雕中最显眼的是一位俄罗斯妇女,她一只手指向前方,另一只手臂伸开,好像召唤战士,水兵,工人和知识分子跟着领袖前进。此外,还有一个抱着小孩的妇女和一位报童,预示着革命后继有人。整个纪念碑给人的感觉是“领袖和人民——团结如一家人。”这座纪念碑给人的感觉是,诚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长诗《列宁》中所写那样,——“列宁比任何生者都更有生命。”

这座列宁纪念碑坐落在卡卢加广场与一次历史事件有关。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离卡卢加广场不远的米赫尔松工厂(如今在杜比宁斯卡娅大街76号)的集会演讲后走出工厂大门时,俄罗斯社会革命党分子范妮·卡普兰突然向列宁开了三枪,列宁身中两弹,但卡普兰的刺杀未遂。列宁在米赫尔松工厂的演说和被刺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为纪念列宁在米赫尔松工厂的演说,工厂更名为莫斯科列宁电子机械厂,还在列宁被刺不远的卡卢加广场上立了一个木制的尖碑。1922年,卡卢加广场改名为列宁广场。十月革命7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列宁1918年的演讲和遇刺,苏联政府和莫斯科当局决定要在列宁广场上修建一座大型纪念碑。于是有了由雕塑家Л.凯尔别里(1917-2003)和В费多罗夫(1926-1992)设计创作的这座列宁纪念碑。

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境内大量的列宁纪念碑和雕像被毁或被撤走,莫斯科的一些列宁雕像也未能幸免,但坐落在列宁广场上的这座列宁纪念碑却保留下来,尽管列宁广场的名字在1993年被卡卢加广场所取代了。

在莫斯科大剧院对面的剧院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卡尔·马克思纪念碑,马克思上身从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伸出来,他好像站在讲坛上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又仿佛前倾着身子与广大民众交谈。总之,纪念碑上马克思形象栩栩如生,成为莫斯科市中心的一个景点。

这座马克思纪念碑的落成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列宁在世时,他就想在莫斯科竖立一个马克思纪念碑,以表示对这位共产主义学说奠基人的崇敬和对后代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1920年初,为此在全俄罗斯进行了一次马克思雕像的招标竞赛。1920年5月1日,在全俄举行第一个星期六义务劳动日那天,在剧院广场上还举行了马克思纪念碑的奠基仪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奠基仪式后马克思纪念碑一直没有落成。直到1961年,在剧院广场上只有那块写着“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卡尔·马克思纪念碑”的奠基石。

斯大林在位时期根本无暇顾及这件事情。赫鲁晓夫当政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迎来了苏联历史上的解冻时期,但他所奉行的国内外方针引起了苏联国内和国外的一些人质疑,有人还怀疑他在修正马克思主义。不知赫鲁晓夫是真正敬重老祖宗马克思,还是在国内外的压力下想做出忠于马克思的样子,他在1957年决定要把剧院广场上的马克思纪念碑竖起来,以完成列宁未尽的一件事。为此,当时在全国举行了一次马克思纪念碑的公开招标,以雕塑家凯尔别里为首的雕塑家小组的设计方案中标并付诸制作(在1962年获得列宁奖金)。顺便说一句,凯尔别里之所以愿意参加这次竞标与他对赫鲁晓夫的认识有关。凯尔别里一向认为赫鲁晓夫是个很好的人,因为赫鲁晓夫对他的帮助很大,所以他愿意帮助赫鲁晓夫做这件事。

1961年,赫鲁晓夫选择苏联共产党第22次代表大会期间,在苏联党政活动家、党代会代表和参加苏共党代会的世界各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的见证下,举行了马克思纪念碑的落成典礼仪式。

这座马克思纪念碑重160吨,由整块灰色花岗石制成,花岗石来自德涅伯罗彼得罗夫斯基郊外的采石场。花岗岩石块正面上镌刻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著名的口号。纪念碑两侧有两个大理石柱塔,上面分别写着语录:一句是恩格斯的话:“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存。”另一句是列宁的话:“马克思学说力量无限,因为它是正确的。”

苏联解体后,曾有人把马克思纪念碑戏称为一个“长着大胡子的冰箱”,还有人建议把马克思纪念碑从剧院广场撤走,但这种建议并未被当局采纳。如今,无论在节日还是普通的日子,在马克思纪念碑前经常有人敬献鲜花。这说明马克思在当今俄罗斯依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热爱。

我在欣赏某件文化艺术精品的同时,也对作品的创造者感兴趣。卡卢加广场上的列宁纪念碑的列宁雕像和剧院广场上的马克思纪念碑的马克思雕像都出自于俄罗斯著名雕塑家列夫·凯尔别里之手。那么,我们不妨介绍一下这位雕塑家。

列夫·凯尔别里(Лев Ефи́мович Ке́рбель,1917-2003),俄罗斯著名的雕塑家,苏联人民艺术家,曾任苏联艺术科学院副院长。

十月革命胜利的那天,凯尔别里在切尔尼戈夫生的谢苗诺夫卡村呱呱坠地,因此他是十月革命真正的同龄人。也许是这一原因,他日后的雕塑艺术创作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月革命后,凯尔别里的父亲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内战争期间全家从农村迁到了城市,起初去到西姆比尔斯克,后来定居斯摩棱斯克,他在斯摩棱斯克5中学习。少年时代,凯尔别里对生物感兴趣,一度想报考莫斯科大学生物系,幻想成为生物学家。但凯尔别里从童年时代起就对造型艺术感兴趣,他回忆童年时写道,“列宁去世的时候,我才6岁多点。祖父和妈妈一些成年人都悲痛得哭泣。那时候列宁显得要强于上帝,这让我感到吃惊,于是我开始学习绘画。我从《红色草地》杂志的照片临摹列宁躺在棺材里的样子。我父亲的一位朋友看到后说,‘你瞧,他画得真像啊!’大概,我的绘画生涯就从此开始了。”

凯尔别里在中学开始学习雕塑,他的泥塑作品《我和我的玛莎坐在茶炊旁》获得了一等奖。后来,他制作的高浮雕列宁像又在省级业余艺术创作竞赛上引起了行家的注意。这对他的鼓励很大,此后他下决心献身于雕塑艺术。

1934年,凯尔别里拿着自己的作品《高浮雕列宁像》去到莫斯科。在Н.列宁夫人Н.克鲁普斯卡娅,列宁格勒全俄艺术院院长И.布罗茨基和著名雕塑家С.梅尔库洛夫的帮助下,1937年他成为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和艺术研究学院的学生。

卫国战争爆发后,1942年他被征兵入伍,成为一名随军画家,有机会接触了一些空降兵、水兵和飞行员。苏维埃军人的勇敢精神給凯尔别里留下深刻的影响,同时他也更好地了解了军人的生活,这对他日后的军事题材雕塑创作有很大帮助。

凯尔别里一生创作了70多座大型纪念碑,竖立在俄罗斯和国外的许多城市里。凯尔别里还为列宁、斯大林等苏联的党政活动家创作了不少雕像和胸像(斯大林的死后面罩就是他与雕塑家马尼泽尔共同完成的)。此外,墓上雕也是凯尔别里雕塑创作的一部分。他给著名电影导演C.邦达尔丘克、苏联文化部长Е.福尔采娃、作家Б.拉夫尼奥耶夫、小提琴家Д.奥伊斯特拉赫等文化名人创作了墓上雕,如今均在莫斯科新圣母公墓里均可见到。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里的雕塑家凯尔别里之墓

在介绍凯尔别里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不提及他的雕塑作品《悲伤》。一位泪流满面的母亲抱着牺牲的儿子,她无法克制自己的伤心和悲痛。这是那次战争给上千万母亲带来的悲伤,因为它夺取了2700万苏联人的生命。如今,参观新圣母公墓的人可以在凯尔别里墓地前看到这尊雕塑,也可以在莫斯科俯首山卫国战争胜利纪念馆一层的纪念和悲哀大厅里见到这个雕塑的复制品。白色大理石组雕《悲伤》让整个大厅充满着悲哀的气氛,感染前来参观的每位游人。

最后,讲一件逸闻趣事。90年代俄罗斯黑社会盛行,天天有人被杀,因此,凯尔别里每天关心报上的讣告,这样他就知道又该给谁制作墓上雕了。他靠制作墓上雕成为俄罗斯雕塑界的百万富翁,尽管这点也招来许多同行的讥笑甚至非议。

凯尔别里的其他雕塑作品:

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邦达尔丘克

彼得大帝纪念碑

苏联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与雕塑家凯尔别里在后者的工作室

俄罗斯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纪念碑

俯首山卫国战争纪念馆的悲哀和缅怀大厅

库尔斯克核潜艇殉难者纪念碑

伟大卫国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