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20亿采购24架苏-35到底值不值?算清楚这笔账就不觉得亏了

2018-04-24 04:39    

近日,网上曝光了第三批次5架苏-35战机从俄罗斯远东飞往我国,并成功交付解放军空军部队。截止目前,我国装备的苏-35战机数量已经达到14架,离订单24架已经相去不远,相信到明年年末之前应该就能全部完成交付。

而随着新一批苏-35的到来,网上也再次掀起了一股“为何要购买苏-35战机”的话题讨论。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认为我国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四代半战机歼-10C、歼-16等都已陆续装备部队,购买苏-35完全没有必要。

其实这里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洽谈购买苏-35最早开始于2012年,那时候我国歼-20刚刚开始试飞工作,空军中挑大梁的是歼-10、歼-11和引进俄罗斯的苏-27、苏-30战机,这些四代战机整体性能相比美国部署周边的F-22、F-16C/D,还有所不如。

因此引进苏-35战机对于弥补歼-20服役之前的这一空档期,有利于减轻美国的战略压力。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因为俄罗斯的担忧和拖延,谈判一直持续到2015年初才签署。随后又由于俄罗斯产能的问题,拖到了2016年末才交付第一批。

当然随着我国歼-20、歼-10C、歼-16等战机的服役,并不是就说苏-35引进后就完全没有好处。比如,在机动性能上苏-35就比歼10C等战机更为优越,这点我们就可以逆推其更为先进地飞控技术和矢量发动机。

以作为我国装备多达200多架歼-11B战机的改进升级蓝本和参考对象。同时先进的矢量推力技术结合我国自身的研究积累,还可以推动国产涡扇-15发动机实现突破,为将国产推力矢量技术装到战机上,节省更多时间和资金。

所以,花20亿美元购买24架苏-35战机,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空军的战力,还可以为战机升级以及发动机研制提供参考,怎么看这笔买卖都是有得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