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8万吨级的航母被炸出7个大洞?美国第一艘大型航母曾遇损害

2018-04-24 04:51    

64架舰载机沦为废铁!295人不幸伤亡!真是世事无常,令人无限唏嘘。近日,我国海军列装了高速补给舰,这是我国首次服役的高速补给舰,主要用途是支援和配合航母行动。这个消息令人振奋,可以看出,我军同美军的装备差距在一点一点缩减。然而,有人质疑:因为我国的航母是常规动力,没有办法才列装这样的补给舰。为什么我军一定要给航母配置补给舰?如果我军航母是核动力,补给舰是不是就不需要了?

在人们的认知中,航母的动力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核动力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可以节省大量空间,使航母多载弹药和燃油。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弹药和燃油都是高度危险品,绝对不可以多带,否则会酿成大祸。曾经,美军用血的教训,给我军好好上了一课,这个血的教训就是“福莱斯特号”航母事件!

“福莱斯特号”航母始建于二战之后,舷号CV-59,1955年10月列装美军,是服役的第一艘大型航母,性能优越,代表美国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该航母编制将近5千人,全长331米,宽40米,荷载8万吨级,排水量将近6万吨,动力系统采用传统的蒸汽轮机,28万马力,最快航速可以达到30节。全舰采用封闭式设计——整体箱式结构,可同时停放80架舰载机,火力配置强悍,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最强航母!

1967年6月,“福莱斯特号”航母赴越南参战,7月29日,该航母进入战斗状态,舰上一片忙碌,舰载机不停地升降。上午11点左右,一架满载弹药的F-4战斗机出现了异常——机上的航空火箭弹自动发射,打中了旁边停放的A-4攻击机,强烈的爆炸使A-4攻击机的油箱和航弹掉落,导致大量燃油外泄,火势迅猛发展,蔓延至全部飞行甲板,并引起军械库的连锁爆炸,甲板上载满燃油和弹药的飞机也难逃厄运,纷纷起火爆炸。火星和弹片四溅,不久之后,下层甲板也燃起大火,整个航母陷入火海之中。经过一个小时的奋力扑救,飞行甲板上的大火被扑灭了,下层甲板的火势却花了12个小时才灭掉。

“福莱斯特号”航母遭受重大破坏:飞行甲板被炸出7个大洞,需要大修;64架舰载机沦为废铁,其中21架飞机成为零件,43架飞机被严重破坏,没有修复价值;134名军人不幸离世,161人受伤,共计伤亡295人。如果这些人员和物资的损失是战斗损失,那么可以彪炳战史,遗憾的是,这是一次重大事故。后来派专家查明了真相,原来是一阵海风把舰载机上悬挂的火箭弹保险栓吹掉了,在高温的环境中不幸走了火,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福莱斯特号”航母事件也不是个案,1969年1月14日,美军“企业号“航母也发生意外事故,大火烧了三个小时才被控制住。这次事件造成372人伤亡,32架舰载机损毁,其中15架完全报废。

无论这些事件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一次次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航母的操作与使用必须规范,并不断改进。目前,航母的加油和弹药装填都必须正规操作,战备情况下,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可以启用弹药抛弃坡道。对于燃油和弹药等高度危险品,必须强化管理,分类存放,不是越多越好。

换言之,航母战斗群并非只有航母有战斗力,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等战舰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航母战斗群的众多战舰,所需要的补给品数量是十分惊人的,高速补给舰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美军一直保留着高速补给舰。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