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拖了十几天的重感冒居然被一碗粥给治愈了,美食还是家乡的好啊!

2018-04-24 11:16    

前段时间走南闯北,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然而,由于舟车劳顿,一直以身体强壮自诩的姚大秋最终还是没挺住,病倒了。病了以后,人自然也就没什么胃口,需要寻找一些清淡的食物来吃;恰好,品城记很久没有做过广州本土的美食了,于是,姚大秋毅然决定,去吃这个。

驱车从广州天河出发,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了番禺“沙湾古镇”附近,很容易就能找到今天的目的地“联丰美食”。没错,我是来这儿“喝夜粥”的。

去到店里大约晚上十一点左右,客人已有八成,但是气氛有点奇怪:很多桌上空空如也,即便有东西,也只是小份田螺,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一个重要仪式的到来。

叫来服务员阿姐询问才知道,原来,每晚的11点45分左右,店家会专门从肉联厂拉来一车刚宰的新鲜猪杂,而现在正在卖的,是当天早上4点的猪杂。真正的食客老饕,都会选择耐心等待,吃最新鲜的那一口。

有样学样叫了份田螺和炒粉,耐心等候。时间越来越逼近11点45分,店里面的气氛又有了变化,食客们开始翘首以待,不断的向街外张望,甚至有熟客已经在点菜摊位那排好了队;而摊位里面的大厨们同样跃跃欲试,虽然每个人手上都在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但是眼睛总是不住的瞟向街外。越靠近约定的时间,店子里的空气就越凝重,有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忽然,一辆小货柜车从街尾转弯驶入,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瞬间店里的食客与厨师都好像池塘里受惊的鱼,极快的运动起来:客人们急急忙忙的冲向摊位排队,厨师与伙计兴冲冲地将车上的新鲜猪杂运下来。所有这一切都在电光火石间发生,尽管突然,但默契十足。

我不甘落后,跟随着食客去排队。但见新鲜猪杂一盘盘的放在摊位上,吃什么直接上手拿到自己的盘子里就是。别嫌脏,这么吃才叫接地气!

把一块猪心捧在掌心,竟然感受到了略略的温热,忙问大师傅,大师傅见怪不怪的说:“刚杀的猪,自然是热的!”

我选了一斤猪生肠、猪肝、猪心混合煮粥,另外选了一块猪颈肉和些许猪金钱用沙姜爆炒,然后再点了份猪面肉做肠粉。

最先上桌的是猪杂粥,粥水完全符合广东粥的标准:煮得够“绵”,米粒颗颗都开了花,水和米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油光,这些都是米的油脂。不用吃,光用鼻子闻,就已经充分感受到它的香气。入口后更加享受,粥水煮成了米酱,顺滑无比,不用咀嚼,感受它抚摸着你的口腔,滋润着你的肠胃就好。

同时,新鲜猪杂竟然被厨师烹饪出了一种难得的清甜,混合着米香,缓缓吞咽,滋润得很。病痛带给我的难受瞬间被熨平了不少。

在粥水里的三款猪杂里面,我最爱的是猪肝。猪肝的表面味道已经被煮到粥里,于是吃的时候我会更留意到它的绵密,以及粉沙的口感。诚然那是只有猪肝才能带给我的享受。咬到里层,味道还在,另外,呈现出来一种更为灵动跳脱的甜味。

这当然得归功于猪杂的足够新鲜。在肉猪刚刚被宰杀之后,肉还是柔软的,但是放的时间越久,它就会变得越硬,等到了一定程度后,又会重新变软,谓之“解僵”。而我们通常能在市场上买到的肉类制品多数是解僵后的产品,而这个过程中大量营养流失,自然也就没那么好吃。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海产要吃新鲜的了,而传说中“会跳舞的汕头牛肉火锅”,也是因为用了足够新鲜、尚未解僵的牛肉,才能那么受到食客的青睐。

当然,沙姜炒猪颈肉猪金钱也相当不错,够“镬气”!猪颈肉据说是一头猪身上脂肪最高的地方,自然最香;而此处,又是猪动得最多的地方,于是它的口感和味道,跟五花肉大相径庭,没有了那份呆滞与厚重,多了一份轻盈。

猪金钱则是猪的咽喉那块软骨,很是脆口,颇像在吃一块加大版的“骨肉相连”。

当晚我吃得最多的还是猪面肉肠粉,因为太久没吃肠粉了!!!

肠粉够薄,于是很滑。而比肠粉皮更滑的是其中的猪面肉,之前在“光头强烧烤”就已经明白了什么是“近骨肉的美味”,只是现在用更斯文的“蒸”来处理,又别又一番风味。

活了三十多年,最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思念的滋味。之前全国到处跑,好东西吃了无数,本以为舌头已经吃刁钻了,想不到今晚一顿简单的岭南风格的宵夜,彻底把我给征服了。突然发现自己的头疼鼻塞眼涩都好了一大半,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感冒似乎没事了。

呵呵,原来我的病叫“思乡病”,刚刚那顿宵夜,成为了我的良药。唉,莫奈何,我始终还是喝珠江水长大的广东仔啊!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