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正文

效果显著,但还是不满意,国际乒联到底想要什么?

2021-12-01 17:58    

国际乒联对中国乒乓“一支独大”的现象一直是耿耿于怀的。原主席沙拉拉曾认为:“ 中国队的实力过于强大,造成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不平衡, 进而带来了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危机” 。

效果显著,但还是不满意,国际乒联到底想要什么?

基于这样的理念, 国际乒联采用了多种手段来试图打破中国的垄断地位。不是通过提高其他国家乒乓运动水平的提高,而是通过修改规则、规程来打压中国,是2000 年以来的主要手段。

2000年,国际乒联规定,增加乒乓球的直径,由原来的38 mm 改为 40 mm,美其名曰是减少击球的旋转强度和运行速度, 使比赛更具观赏性。

效果显著,但还是不满意,国际乒联到底想要什么?

2001 年,实施了无遮挡发球,三局两胜的 21 分制也改为五局三胜的 11 分制,目的是增加乒乓球比赛的偶然性,更加有利于其他国家选手获胜。这项措施确实有点效果, 47 届世乒赛冠军、奥地利名将施拉格曾说:“ 11 分制缩短了欧洲选手和中国选手的差距, 我发现中国选手比以前容易对付了” 。只可惜,这种效果只是昙花一现。

效果显著,但还是不满意,国际乒联到底想要什么?

也有一些措施适得其反。2008 年,国际乒联规定只能使用“无机胶水”,从而使出球力量减小、旋转下降。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一大批欧洲选手无所适从,早早就在比赛中被淘汰,而中国队员却很快适应了。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效果显著,但还是不满意,国际乒联到底想要什么?

这次国际乒联推出排名新规,无疑是打压中国的又一招法。效果是很明显的,老将波尔排名第一了。这似乎可以提升其他国家的乒乓热情。但国际乒联还是不满意,因为樊振东退赛了。他们要的,似乎是中国要参赛,但是不能赢。这个是不是太难了,中国做不到啊。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