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母亲最应具有的文化基因

2018-04-27 21:44    

作者:孙喦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点,母亲又承担着孩子启蒙教育第一人的重任。

特别是中国家庭,通常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比父亲多三倍。母亲的文化素养,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影响极大。

梁启超七个成年的子女个个人中龙凤,他指出:“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

二千五百六十八年前,年青女子颜征在带着尚在襁褓的孩子来到曲阜,艰苦劳作,悉心培养孩子。

她培养出孩子是万世师表孔子。

二千四百多年前,年青女子仉氏死了丈夫,她勇敢地挑起了教养三岁幼子的重担。

她培养出的孩子是亚圣孟子。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三岁的孩子成了孤儿,后来长兄也不幸病逝,寡嫂郑氏挑起了“嫂娘”的教养重担。

她培养出的孩子是百代文宗韩愈。

一千零二十八年前,丧夫少妇谢氏流落徐州,抱着一岁多的婴儿改嫁,教育孩子励志向学。

她培养出的孩子是以天下为己任、宋朝第一人物范仲淹。

一千零七年前,湖北随州,年青守寡的郑氏用荻杆,教四岁的孩子在沙地上写字读书。

她培养出的孩子是一代文豪欧阳修。

九百九十五年前,年青守寡的郑氏带着五岁的孩子颠沛流离,仍设法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个孩子是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

九百一十四年前,黄河决口。汤阴县(今河南安阳)年青少妇姚氏抱着未满月的孩子,坐在一口大瓮中逃了性命。她教孩子忠义之道,在孩子后背刺了“尽忠报国”四字。

这个孩子是民族英雄岳飞。

公元1613年,昆山王氏十六岁未婚守节,独力抚养过继来的孩子成人。

她培养出的孩子是大思想家顾炎武。

公元1889年,安徽贫穷农民家的女儿冯顺弟,二十三岁守寡,带着三岁多的儿子艰苦度日,言传身教。

她培养出的孩子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

中华文明五千年,涌现了无数的杰出人物。孔子、孟子、韩愈、范仲淹、欧阳修、周敦颐、岳飞、顾炎武、胡适,这样的中华杰出人物,竟然都是单身母亲培育成才,充分表明了母教的重要。

圣人也是人,口鼻耳目和众人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培育更得法、更能立志用功。因此他们母亲具有的优秀文化基因和教育培养孩子的经验,更是今日所有期望孩子成才的家长需要借鉴学习的。

一、自强自立

这些母亲都身世坎坷,但她们都表现出不屈服于逆境的莫大勇气和坚强。

孔子母亲颜征在,与贵族叔梁纥未婚生子,受到叔梁纥家的歧视。她毅然绝然地带着出生不久的孔子离开陬邑叔梁纥家,来到曲阜城西南的平民区,种庄稼、种菜、纺织、放牧,自强谋生。

【注:《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司马贞《索隐》解读为梁纥年老而征在年少、不合礼仪,所以称“野合”,后世便认为当时叔梁纥已老年,又说成已六十多岁。但历史上老夫少妻例无数,从无因此称野合的。野合当指未经婚娶仪式而同居。《左传》记:孔子生前五年,叔梁纥带领鲁军在防邑抗御齐军,一天夜间率甲士三百人突围求援,然后又率军折回,二次突围入城防守。此前七年的阳城之战,叔梁纥还曾力举城门。可见孔子生时,叔梁纥当为壮年。】

孟母仉氏在丈夫亡故后,靠纺织维持生计,教养孟子;顾炎武的养母王氏,订婚还没过门就守寡,可说不幸至极,但她白天织布,夙夜读书,独力教养顾炎武成人……

韩愈的嫂娘郑氏,在公公婆婆和丈夫都过早去世的境况下,挑起了维持家门、教养幼年韩愈的重担。不想雪上加霜又遭兵灾战乱,她不离不弃,携韩愈逃难到江南宣州(今安徽宣城),虽然颠沛流离,仍坚持让韩愈读书作文(传说包拯是由长嫂抚养成人,称为“嫂娘”。实际包拯父母双全,为二老送终后才出仕做官,韩愈的长嫂郑氏,却是名符其实的“嫂娘”)。

母亲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榜样。这些母亲以自身的榜样,培养出了孩子自强自立、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品格。让孩子懂得了:不靠自己努力,就在世上没有立身之地。

二、有大格局

这些母亲(一位“嫂娘”)中,四位出身于平民家庭,五位是世家或破落贵族出身,但不论她们在什么样的境遇中,都能够不拘于眼前的利益或困境,为孩子的未来做长远的、全面的考虑。

第一、眼界高远

颜征在虽然地位低下,但是知道要成就大事者,必须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尽管生活贫困,也想尽办法让孔子进了当地的平民学校学习,使孔子有一个必需的启蒙(周时的平民学校称为“庠”,又名“序”。“庠”意为教育,“序”意为射箭,指射、御等军事训练)。

这种平民学校每年秋收后举办,由当地有学识的父老讲授,教授内容是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射箭、驾驶车辆等军事训练。当地民众集会和祭祀活动也在“庠”或“序”举行,这让孔子童时就受到礼仪活动的熏陶。

孟母家境困难,但为了使孟子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而“三迁”,最后迁居到书声琅琅,经常演习礼仪的学宫旁边。

范母谢氏改嫁的山东朱家是富户,但她却不让范仲淹做饱食终日的富家子,而是让他自强自立,发奋读书。范仲淹经常寄宿在山东长山的醴泉寺,晨夕苦读,由此还有了“划粥割齑”的典故:他每天煮一碗稠粥,凉后划成四块,早晚各两块,拌几根腌菜而食。

范仲淹自强不息,很快学有所成,后来在文学、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但即使贵为宰相,他也一直保持着少年时养成的艰苦朴素、晨夕苦读的好习惯。

第二、善加引导的智慧

在引导孩子选择发展道路方面,这些母亲都表现出不凡的智慧。

孔子学“礼”,和颜征在的引导密切相关。

中华自古为礼仪之邦。孔子生活的时代,从国家的各种典礼,到家庭生活的各种场合,都有繁复的礼仪。

礼更是国家间交往的首要事项。周时封国八百,邦国间的外交极为频繁,对使节的礼仪、言语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孔子十来岁时,楚国举办一次规模很大的庆典,邀请各国诸侯参加。鲁国是周公的封国,是传统上的礼仪之邦。但鲁国的昭公和大夫孟僖子去参加楚国的庆典,却不知如何相礼和如何答礼,很是出丑。因此鲁国及各国都非常需要懂礼仪的人才。

童时的孔子就喜好礼仪。《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设俎豆,设礼容。”(俎豆为祭祀礼器。《史记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

颜征在发现了孔子对“礼”的兴趣和天份,也了解到“礼”的重要,认为学“礼”能让孔子有远大前程,虽然家境非常困难,也是竭力支持孔子学礼。她加倍辛勤地劳作,使孔子能去各地求学请教(由于辛劳过度,孔子十七岁时,颜征在就过早离开了人世)。

“礼”,以及用于礼的“乐”,当时都没有专书,必须广泛搜集、调查、向懂得的人请教。孔子虚怀若谷,向遇到的一切有识之士和有一技之长的人求教。如鲁国太庙陈列有许多文物古器和典籍,孔子就下功夫在那里探索研究,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就请教,得了“每事问”的绰号。就这样孔子掌握了渊博的礼乐知识,奠就了成功之路。“礼”也成为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

孟母“三迁”,也是从孩子的游戏中,明智地引导了孟子的志向和发展道路。韩愈的嫂娘、欧阳修的母亲、周敦颐的母亲、顾炎武的养母,都是很早就发现了孩子在文学上的才能,鼓励和引导孩子走上成才之路。

第三、注重孩子全面发展

除了重视孩子的学业,还注重孩子的劳动教育,认知生活;注重孩子强身健体。

孔子回忆自己的少年生活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能做百姓从事的各种活计,《论语·子罕》)。后来孔子还担任过管理种田的官员,弟子樊迟也曾向孔子请教种庄稼的事。

这样的孩子,从小参加劳动,体验生活生计,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对国家对人民有深厚的情感。

这是她们培养的孩子长大后能“治天下”、“教天下”、“经世致用“的重要基础。

她们培养的孩子大都有强健的体魄,是和早年的劳动锻炼分不开的。

孔子寿73岁,孟子寿86岁,韩愈寿57岁,范仲淹寿64岁,欧阳修寿66岁,周敦颐寿57岁,胡适寿72岁,顾炎武寿70岁,70岁时骑马外出,不慎摔伤逝世。除了岳飞39岁时风波亭遇害,其他八人在古代,已经属于高寿或超高寿了。

孔子能掌握高超的军事技能(射术和驾驭战车等),高龄时还能以此教授弟子;岳飞少时,既从事农业劳动,又上私塾读书,又坚持习武,向名武师周同、陈广学得一身好武艺,还没成年就能拉三百斤的硬弓,开八石(约合今一千斤)的腰弩;又如顾炎武,年近古稀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三、求知好学

注重自身的学识修养,好学不倦。

欧阳修的母亲出身大家,读过书,独身带欧阳修时,又设法四处借书来读,家贫无纸笔,就用荻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

顾炎武的养母也出身大家读过书,挑起养家教子重担后,“昼则纺织,夜则观书至二更乃息”,纺织维持生计的同时,还如此刻苦地学习和教育顾炎武。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出身贫苦农家,原本大字不识,在1893年带三岁的胡适去台湾、到胡适父亲任所相聚的几个月时间里,竟学会了上千个方块字,也成了胡适最初的启蒙老师。母子俩拿着胡适父亲写好楷体字的一张张红方块纸,连教带学,就这样让三岁的胡适认了七百多个字。

孟母也是这样。一天小孟子学习回来,告诉母亲他已经学好了。可孟母一问,发现他并没有学懂,于是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织机上的布。小孟子很害怕,问母亲为什么剪断了布。孟母说你不认真学习,半途而废,就和我剪断布一样。

孟母必定在辛勤劳做的余暇,也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知道孟子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要学的知识。

四、厚德载物,深明大义

母亲具有高尚的德行,才能够帮助孩子养成高尚的品格。

孟子以仁义教天下,离不开孟母对孟子仁者爱人的教导;欧阳修在朝堂上正直敢言,离不开母亲郑氏为人之道的“义方之训”。

顾炎武的养母王氏,有着崇高的爱国情怀,在顾炎武童年时就用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英雄义士的事迹教育他。方孝孺是被明成祖朱棣残酷杀害的忠义之士,她以此教育顾炎武,可见对朱明政权的弊政暴政有清醒的认识。

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之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都和养母的教导分不开。

1645年,当清军南下、南明福王政权灭亡、昆山陷落时,养母自杀殉国,留给顾炎武遗嘱说:“我即使是一个妇人,与国俱亡,那也是一种大义。你无为异国臣子,不可辜负世代国恩,不可忘记先祖的遗训”。(顾炎武《先妣王硕人行状》)

顾炎武几次参加和组织义军抗击清军失败,却牢记养母的教诲和遗嘱,坚贞不屈,从明亡到他逝世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联络同志以图恢复,坚拒清廷的拉拢,并以精卫自励:“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集·精卫》)。

岳母刺字的故事家喻户晓:岳飞走上抗金战场,岳母怕他意志不坚,在他背上刻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

《宋史·何铸传》记载:秦桧一伙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陷害岳飞时,岳飞撕裂衣衫,露出脊背,刻有深入肤理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以明心迹。但书中没有注明这四个字是岳母所刺,到了明清小说,才演绎为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虽有演绎成分,但从岳飞孙子岳珂编撰的《鄂王行实编年》看,岳飞尽忠报国,深受母亲的影响。因此将这四个字归为岳母所刺,也不为无据。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个出身贫寒的家庭妇女。她为了帮助父母实现盖上新房子的梦想,十七岁时嫁给了一个年近五十的小官吏胡传,胡适三岁多,胡传就去世了。除了胡适,胡传还遗下前妻生的四个子女,大女儿和大儿子比冯顺弟年纪还大。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多么不好打理的家。

冯顺弟辛劳持家,自奉菲薄而待人宽厚,照顾胡传前妻的儿女和孙辈,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在钱财上总是先满足他们。

胡适留美学成归国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胡适从北京回家奔丧,见前来悼念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流露出真心的悲痛,而且怀有崇敬之情。

胡适想母亲的活动从未超出家庭间的琐事,而她的影响力,却能从来吊祭的人们的脸上清清楚楚地看出来,这是为什么?胡适反复思量,认识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不朽的,英雄伟人可以不朽,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美好德行,同样是不朽的!

这使胡适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还以“不朽”为题写了一篇文章。

胡适也像母亲一样宽厚、善良、包容、实事求是,他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