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羽毛球 >正文

羽毛球由印尼华侨引入衡阳,1970年代始步入辉煌期

2021-12-05 16:26    

记者:翟瑜

编者按

衡阳是一个体育大市,曾涌现过李敬、凌洁、柴飚、罗洗河、何世剑、刘玉香等多名世界冠军、亚运会冠军和全国冠军,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体育综合水平在湖南省一直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在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即将召开之际,《衡阳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回眸我市体育各项目取得的辉煌成绩,以激励我市运动健儿在家门口再创新佳绩。

羽毛球由印尼华侨引入衡阳,1970年代始步入辉煌期

1975年,市七中羽毛球队在郴州柘溪水电站合影

衡阳市羽毛球协会秘书长郭卫平最近很忙。他和羽毛球协会主席李凯南正忙于组织首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衡阳赛区选拔赛暨第二届“羽协杯”全民健身羽毛球公开赛。

“衡阳羽毛球运动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印尼华侨朴兰芳传入我市。可以说,朴兰芳是衡阳羽毛球运动的‘开山鼻祖’。”郭卫平跟记者聊起了衡阳羽毛球运动的起源。

羽毛球由印尼华侨引入衡阳,1970年代始步入辉煌期

1976年9月,市七中羽毛球队代表我市参加在湘潭举行的少儿羽毛球赛后合影

羽毛球运动由印尼华侨朴兰芳传入衡阳

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就在中国、印度等地出现。中国叫打手毽,印度叫浦那,西欧等国则叫做毽子板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军人将在印度学到的浦那游戏带回国,作为茶余饭后和休息时的消遣娱乐。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1920年,羽毛球运动传入中国,解放后得到迅速发展。

羽毛球由印尼华侨引入衡阳,1970年代始步入辉煌期

1978年,在安化举行的第四届省运会,衡阳代表队夺得女团亚军男团季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