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孙中山为何不直接推翻清政府而要通过袁世凯

2018-04-28 09:39    

众所周知,1911年武昌起义,湖北成立军政府,湖北省独立,继而湖南、山西、陕西、江西、云南、贵州、上海、浙江、广西、安徽、广东、福建、山东、四川都宣布独立。看上去起义过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了大半个中国,其实只有空架子。北方的清政府还有一定的实力。

军事力量对比十分不利于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控制着训练有素的北洋六镇精兵,再加上仍然忠于清帝国的禁卫军和其他新军,总兵力达14万多人。而南京临时政府方面,虽然人数上远多于北方,武器装备、训练、指挥和纪律等都远逊于对方。用胡汉民的话来说是:“南京军队隶编于陆军部者,号称十七师,然惟粤、浙两军有战斗力。粤军不满万人……浙军将军,则素反对克强(黄兴),不受命令……其他各部,乃俱不啻乌合,不能应敌。”

经济力量对比悬殊,南京临时政府虽然成立,但独立的各省并不齐心协力,财政方面也比较紧缺,政府许多地方并不能有效的运作。孙中山承认:“倘近数日内,无足够之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则军队恐将解散,而革命政府亦将面临瓦解之命运……于军队解散、革命政府崩溃之前,作为最后之手段,唯有与袁世凯缔结和议,以防天下大乱。”而袁世凯出任清帝国内阁总理,控制着东北和华北大部,中央财政的基础仍在,军费比较充足。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武昌起义后,西方各国以中立之名,而行干涉之实。继续承认和支持袁世凯支撑下的清政府,鼓吹袁是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唯一可以接受的领袖”。“现时孙之劲敌为袁,于大局最有希望而得操最后之胜利,以底定中国者,亦唯袁一人而已”。列强表示,只有在袁世凯解决“南北争端”后,才可能承认中华民国,实际上是胁迫革命党人把园家政权拱手让给袁世凯,以换取列强对中国共和政体的承认。

总得来说,在军事、经济、外交方面,南京临时政府徒有空架子,实际上和清政府还有一定差距。如果继续革命,国家必定动荡,造成更多的任牺牲,结果却不见得一定能打败得到列强支持的袁世凯,推翻清政府。

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