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他是雍正九代孙,中国最后一个大师,被迫娶了“姐姐”,他活了90岁,爱了她70年

2018-04-29 05:53    

有牵挂的思念才叫爱情,有包容的岁月才叫婚姻。姐姐于启功的感情,让人看得泪珠直掉。

——小婚家

他是一代书画巨匠,被称为当代“王羲之”。

她容貌平常,不漂亮没文化。

却因一场包办婚姻,他喊了她一辈子的姐姐,她做了他背后默默奉献的女人。

他是国学大师启功,她是家庭妇女章宝琛,从路人成知己,两人爱情已成凄美绝恋。

01

虽然启功的家世显赫,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孙,奈何启功周岁丧父,幼年祖父也驾鹤西去,导致自幼家中一贫如洗,人住在启功曾祖门生赠予的的房子里,生计全靠启功的母亲操持。

1932年3月5日,天上飘着蒙蒙细雨,那一天正是家中祭祖的日子。也是启功和章宝琛初次见面的日子。

母亲特意找来一个姓章的姑娘来帮忙,叫启功去胡同口迎接,远处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看不清面容,却让他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那会是一个像丁香一样的女子吗?

待走近了,不过是此情此景下的错觉,这个女人看起来乡土、质朴,完全没有了那让人心动的气质。

母亲却告诉启功,这是她和姑母苦心为他物色的媳妇。

20岁年轻气盛的启功还没成就事业,哪里有心思成家,可母亲的一番话让他心软了“你父亲离开的早,妈守着你很苦!你早点成家,身边有个依靠,我就放心了……”

看着母亲日渐苍老的面容和粗糙的双手勉强答应了下来,“行吧,只要妈你觉得满意就行啦,我听你的。”

02

这年10月,两个只寥寥见过几面的年轻人,启功和章宝琛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宝琛稍长两岁,启功便恭敬地称他为“姐姐”。她低头浅笑,颔首答应。

宝琛的性格如她的长相一样温顺,淳厚,并且对启功擅长和喜爱的书画一无所知,是个非常无趣的家庭妇女。有时你甚至觉得宝琛恭顺的过了头。

启功的家很小,朋友却极多,时常来家聚会,彻夜畅谈。宝琛就站在炕边添茶倒水,整晚不插一言。

母亲和姑母年迈多病,心情不佳时,难免会冲着宝琛发脾气。

启功有时在外面碰上不顺心的事,回到家也冲她发脾气,可是每次妻子总是不言语,想吵也吵不起来。

话虽不多,家中的事儿却从不得闲,每天启功一睁眼就看到宝琛已经开始干活.

朝夕相处下,他发现宝琛虽然没文化,却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原本不平的心,慢慢地静了下来。

电影《启功》剧照

03

一次听母亲讲过,宝琛身世凄苦,从小受后母苛刻,家境不好又吃过不少苦,就连出嫁都是带着相依为命的弟弟,姐兼母职。

每每想到这些,启功对她更生怜悯与疼爱。两人就这样过着相敬如宾的日子,虽无波澜,却携手了七载春秋,可惜一直没有一儿半女。

那时传宗接代是大事,否则就是对父母的不孝。宝琛开始慌了,为了让启功重新娶妻生子,她留了一张纸条,就悄悄离开了他的身边。

启功看到纸条后,泪眼模糊,突然发现,自己离开这个女人好像活不下去的感觉。

为了挽回妻子,他一次次拜访岳父家次次被拒,因为宝琛不想拖累他,便强忍着决绝的去意。

后来他无计可施,只好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宝琛,对不起,我检查过了,是我的问题。”

宝琛听后泪如泉涌,抱着启功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们再也不离开了……”

婚前,他说这老式婚姻就像狗皮膏药,粘得很;

婚后,他却说几十年来,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04

1952年,启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那时他经常带班上女同学去看展览,就有了一些无中生有的“师生恋”谣言。

但宝琛从不质问,更不会无理取闹,而是百分百的信任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

1956年,启功的姑姑和母亲相继病倒,为了照顾,宝琛放弃了难能可贵的工作机会,开始成年累月的端屎端尿,什么累活都干过。

他母亲病逝前曾拉着章宝琛的手说:“我没有女儿,你就跟我的亲闺女一样。”

看着日渐消瘦,形容憔悴的宝琛,悲痛中启功开始意识到她为这个家的付出,不禁跪了下来,给她磕了一个响头,毕恭毕敬的叫了她一声“姐姐”,尽是感激。

启功一生酷爱字画,常因一点不顺心就把纸揉成团,生闷气。而章宝琛则会私下默默地把字画收集起来。

1957年动荡时期,他也受了牵连。一气之下,把半辈子的心血《诗文声律论稿》,扔进了火盆,宝琛想都没想,急忙从火堆中,抢救出这本书,手被烫了好几个水泡。

启功说她傻,她却哭道:“不要怕,谁骂你都不要急,我知道你是好人,你的朋友也都知道你是好人,我们相信你就够了。”

后来启功躲着写字画,宝琛就在门口守着,稍有风吹草动,就大咳一声,他就会藏好字画。

这辈子,有个懂你的人不容易。

宝琛也许一辈子不懂字画,却会为了去爱一个人,就满心满意的爱着他的一切,他的好与不好,甚至他的喜好。

电影《启功》剧照

05

1975年,宝琛操劳多年,没想到最后积劳成疾,竟一病不起。她不怕死,只怕剩下他孤苦伶仃一个人,而没有给启功留下一个孩子,内疚不已。

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后,她反复劝启功:“你想要我放心,等我走后就找个人照顾你。”

启功老泪纵横,“老朽风烛残年,岂会有人跟?”

宝琛笑着说,“肯定到时候会有很多人给你做媒。”

一日,宝琛像是记起了什么,与启功耳语片刻。

启功难以置信的赶回家,拿起铲子顺着后院的墙挖,没想到挖出了一个大缸,打开一看全是他早年的字画,本以为这些藏书早已被摧毁,现在居然都完好无损的出现在面前。

想到一个弱女子,在动乱年代拼命护着这些东西,他一下子蹲在了墙角嚎啕大哭了起来。

原来所有的苦难,在爱面前都会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宝琛弥留之际,感慨他们一辈子寄人篱下,没有在自己的家住上一天。

后来启功的朋友听闻,就把自己的屋子让了出来,可没想到,宝琛还没来得及住进来,就撒手人寰。

电影《启功》剧照

06

两个月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他怕宝琛找不到回家的路,便来到了她的坟前告诉她:“我们有自己的房子了,你跟我回家吧。”

那天晚上,他特意炒了几个她最喜欢的菜,一筷子、一筷子地夹到她的碗里,直到菜满得从碗里掉出来。他开始趴在桌上失声痛哭……

此后每到农历新年,他都会去看望妻子,并“带”她回家。

3年后,他平反了,他把自己的字画卖掉,把钱全部捐给了北京师范大学,一个人住着十几平米的陋室,每日粗茶淡饭,日子过的孤独清苦。

“她和我同共苦,却没有享受一天的清福。她为我受了一辈子苦,我也要受些苦才好!”为了防止有人给他介绍对象甚至把双人床换成单人床。

他食之无味,夜夜沉浸在思念之中。只能将泪与思恋凝成文字,任心与笔尖一起颤抖。

结婚四十年,从来无吵闹。

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年少。

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

虽然两个人,只有一条命。

……

我饭美且精,你衣缝又补。

我剩钱买书,你甘心吃苦。

今日你先死,此事坏亦好。

免得我死时,把你急坏了。

枯骨八宝山,孤魂小乘巷。

你再待两年,咱们一处葬。

这是他为宝琛写的《痛心篇二十首》字字句句,尽是回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章宝琛去世后的20多年里,启功一直沉浸在无尽的哀思中无法自拔。但他无儿无女,无人可诉。

他弥留之际对亲友说:“生同衾,死同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和宝琛合葬在一起。”

07

2005年,启功带着对章宝琛的思恋溘然长逝。人死后若灵魂真的有去处,

那么启功见到他思念的宝琛可以骄傲地说:“姐姐,那个赌是我赢了!”

你把一生都给了我,我定要守着你。在这73年看似不协调的爱情里,启功却得到了最坚定的支持和最满足的幸福。

即使,现在看来两人依旧不是很般配。

论年龄,她长启功2岁;

论相貌,她不算美人,个子不高;

论爱情,启功是听命寡母,非自由恋爱;

论家世,她生母早卒,继母刻薄,不算大富大贵之家;

论学问,一俗一雅,一劳动妇女,一知识精英。

可是,两人结婚43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生死相依。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一生能得宝琛这样的知心爱人,得之我幸。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