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汽车 >正文

乘着新能源风口起飞,这家企业推出国内首款电动汽车充电服务APP

2018-04-29 07:11    

近年来, 共享汽车走入大众视野。10月25日,共享汽车EZZY宣布解散。与此同时, PonyCar马上用车已完成C轮融资。可见共享汽车市场的风起云涌之势。而这一切,跟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密切联系。聚电网络科技,正是新能源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贾雪峰, 80后,清华大学毕业。10年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经历。历任多家新能源及清洁技术企业董事职位。2012年,贾雪峰在和同事同学的交流中,敏感地意识到,他们可能正在面临一个百年不遇的创业机遇——那就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贾雪峰决定涉足新能源领域。2014年,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总部坐落于深圳,在北京、上海、广州均有分公司,是业内最早用互联网方式对充电设备做智能改造和管理运营的公司。

敏锐+超前,进军新能源

在传统的汽车行业,欧美一直是领军者,或者几乎可以说在技术领域独霸天下。

然而随着汽车的日渐增多,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致使环境问题与环保越来越背道而驰,能源面临极度的紧张,这迫使人类开始将目光转移至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必然趋势。而中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国力的壮大,已经不断地出台新能源方面的产业扶持政策,政府的支持更加坚定了他们进军新能源领域的信心。

贾雪峰决定涉足新能源领域。创业之初,团队的核心人物有六个,均是他多年的朋友或是同学同事,共同的志向与热情,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决心在这个新的领域打出一片新天地。

他们最初的项目,是制作了一个APP,帮助开新能源车的司机寻找充电桩。那时他们募集了1.2亿元的资金,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2012年,他们走访了美国同业及上下游企业,坚定了从建设充电桩APP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战略;2013年,聚电研发的国内第一款电动汽车充电服务APP上线,并在华侨城洲际酒店安装了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点。

慢慢地,公司定位为一家集智能充电桩软硬件于一体,致力于提供新能源城市解决方案的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商。核心管理团队有来自清华、哈工大等知名学府的技术精英,也有熟悉媒体运作,懂得经济运营管理的顶尖人才。

执着+努力,成绩相伴

通过一步步的努力 ,公司逐步具有了软硬件自主知识产权18项,新型实用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聚电充电桩硬件产品通过国内 4 项国家标准认证,并为多项国家标准的参编方。之后,聚电自已研发的充电桩开始进入南网和普天的供应商体系,同时成为北汽新能源和众泰新能源汽车的官方指定配套充电桩产品,进入京东物流车的首批供应商体系。

2014年,聚电网络成立对接微信、支付宝、银联支付的系统,合作投建上海光伏充电站及北京CBD充电站;2015年,聚电新能源成立,获上市公司茂硕电源、沃尔核材投资;第一批聚电充电建设到位,形成华南区域充电网络;为上市公司科陆电子提供公交大巴站级管理系统,与深投控达成合作协议,为科技园区提供充电设施改造服务。

2016年,聚电车间成立,正式布局车主运营服务网络;京东物流、宜家荟聚、鑫昊出租、洋浦公交等物流、出租、大巴新能源解决方案落地 ; 荣获七项业内奖项及称号;合资子公司获特斯拉授权,获北汽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维护及运营授权,并与广州交通集团合作建设充电站,已正式投入使用。

2017年,聚电进入腾飞阶段,与城市充电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平台e充网开展互联互通,与城市共享汽车平台壹壹租车、一度用车、Ponycar等达成战略合作,实现“车+桩”一体运营,一个App开启车和桩。其后推出聚电桩共享计划,4月特斯拉车主共享号上线,正式进入南网招投标供应商名录,与夏亚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布局新能源车后市场。

在新能源道路上继续前进

贾雪峰及创业团队对于未来的新能源事业,有非常乐观的估计。新能源车,每公里按居民电价计算的话,每公里的费用仅有0.1元,而传统汽车约为每公里0.6元。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车辆构造简单,只需要更换齿轮油即可。与传统汽车比,新能源车为零排放,使用过程没有任何污染。

从国家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推动新能源车发展已是趋势。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现有充电设施设备与需求相比有巨大缺口。根据国网规划,预计2020年前充换电设备总投资2000亿元。

同时,为了鼓励充电运营网络的建设,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用电上,国家实行扶持性电价政策。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换电设施用电给予价格优惠。

公司未来的目标,就是将新能源汽车有关的软件硬件一起做强做大,建立大数据及云平台;将充电桩作为“互联网+”的入口,获取用户、汽车和设备的海量数据 ,建立终端智能系统:由服务门户、运营管理与服务中心以及应用服务平台构成的系统软件。

为了达成更高的愿景,公司核心团队意识到,必须尽量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公司每个人都有他的技术特长,也有各种奇思妙想。在这个基础上,公司设定了若干可执行的目标,同时建立明确的反馈机制和考核机制,奖罚分明,对公司有突出贡献和业绩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相比那些大企业,仍然走在创业路上的聚电公司,更注重实效,而不是繁多的条条框框。

创业感言

创业路上也有惊险的一刻

从最初的创业开始,我们这个公司从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0个职员,转眼走过了4、5年。在新能源这个人见人爱的新天地里,有辛苦,有奋斗,有幸福,也有险关。

在我们创始团队最初决定投身这个领域的时候,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热、很新,但是市场还没有成形,商业模式也是在摸索中,我们不停地探索新的市场模式,力图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战法,也做好了随时倒在路上的准备。股东们也都很齐心,在关键问题或者对市场有分歧的时候,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创业路上,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也有惊险的一刻。记得我们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时,我们在跟一个大客户谈一笔很大的订单,在一个深夜,我们获知竞争对手优化了方案。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失去一个最大的机会。

那天晚上,我们几个核心负责人,度过了一个无眠之夜,大家开起了电话会议,结合公司所有的优势,一次次地优化竞争方案,终于在天快亮的时候以最真诚的心打动了客户。那一次,我们拿下了一个亿的订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