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架设民族教育腾飞的“天路”

2022-11-05 09:17    

架设民族教育腾飞的“天路”

—— 湖南“组团式”教育援藏首创“联校模式”纪实

文 | 杨琴

2016年,“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大幕拉开。按照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统筹安排,山南市由湖北、安徽、湖南三省分别对口支援市一高、二高和三高。湖南省从长沙、株洲、岳阳、常德4个地市精心选派出45名优秀教师组成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管理干部和专任教师团队,全部对口援教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

相对于山南市一高、二高这两所位于山南市区、历史悠久、办学条件成熟的学校而言,湖南省对口援建的山南三高是一所地处扎囊县郊且尚在建设中的全新学校。

学校的校园面积176亩,2016年秋季才正式开学。前期投入7500万元,第二期预计投入6500万元,教学、生活设施已基本具备,但操场、科教楼、艺体楼等建设尚未完工,图书室、健身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大型会议室等建设还未动工,教育教学设施极为缺乏。尤其是学校生源相对较差,招生录取分数线比一高、二高分别低38分、112分,且学生绝大多数为农牧区孩子,学习基础相对更为薄弱。

基于这种校情、学情,山南三高援教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湖南省“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直面现实困境,撸起袖子加油干。

△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本地教师欢迎援藏教师。杨琴 供图

开拓:打造“名片”

自2016年8月15日进藏以来,45名援藏教师克服困难、适应环境、融入当地、主动作为,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各项工作之中。

他们紧紧依靠两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寻求政策支持、汇聚教育资源。加强与湖南高中学校的交流。从湖南省级示范性高中常德市七中和岳阳市七中引进4名音体美专业教师短期援藏,帮助提升高三年级学生小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与拉萨、江苏、北京等地名校经验交流。分批次派遣教师前往听取示范课,充分吸收、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加强与周边学校交流融合,深入拉萨中学、山南一高、山南二高、扎囊县中学、朗赛林小学、阿扎完小等学校了解西藏各类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情况。

他们注重教师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师资力量整体素质。学校领导班子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交心谈心,实现了兼容并蓄、“不同而和”。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挑选出一批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全体援藏教师“一对一”“一对多”地指导本地青年教师,为学校“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骨干队伍”。通过教职工大会、学科组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藏汉教师互教互学、联谊结对、文体活动等形式,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不同民族教师之间的情感交融。

他们充分结合校地实际,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全面摸实情、接地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大胆创新,让湖南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教育方法、教学策略在山南三高深深扎根。学校以“为每一个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作为办学理念,侧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作为第一要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行全封闭、高强度、半军事化的科学管理。教学上确定“低起点、降难度、重双基、强训练、抓反复、反复抓”的基本策略与指导思想,侧重抓课堂教学实际效果,注重习惯培养,强化汉语学习,激发理科兴趣。健全规范社团活动,通过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与挖掘自我潜力的信心。

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得到山南市委、市政府及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与山南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半年下来,孩子们的习惯改变了、言语文明了、素质提高了、学习进步了,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据分管教育援藏的山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湖南省教育援藏工作队队长钟秋明介绍,在对山南三高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率达到95%,对援藏教师的优评率高达90%以上。今年3月1日,中国西藏网专访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满苏尔,毛司长浓墨重彩地推介了山南三高的援藏经验,高度赞誉了湖南教育援藏团队的进取精神。

创新:巧结“亲缘”

治标必先治本,输血不如造血。援建成效要巩固,影响要深远,必须要从根子上着笔,从源头上入手。这一点湖南援藏团队十分清楚,洞察至微。西藏教育的短板在理念、在管理、在师资,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旧有的机制体制必须革新,单靠一个能干的校长不行,单靠45名援藏教师的力量不行,单靠全校1200名师生也还是不够,怎么办?

援藏校长邹四雄敏锐地感觉到,分散式个人援教引进的只是个人优质教育资源,“组团式”教育援藏也只是西藏教育“引进来”走出的一大步,它虽然为藏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一扇可以遥望内地省市、遥望中国甚至遥望世界的窗。但光“遥望”是不够的,“遥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藏区教育。援藏团队还得继续开创性地再迈出一步,让雪域孩子“走出去”,让藏区的孩子走出藏区,去了解藏区外面的世界,既为藏区孩子开启一扇窗,又为他们打开一扇门。

学校要持续发展,取得突破性的成绩,必须引进源头活水!内地先进的教育资源要对接西藏学校,全方位、多举措地为藏区学校引进先进教育资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背倚教育强省,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就是源头。这种教育资源的引进更集中、更有爆发力、更具影响力。

说干就干。湖南教育援藏团队立足现实,创新思维,借助湖南教育的优质资源,搭建两地机制化、常态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2016年11月14日,在多方努力推动下,山南三高与长沙市一中正式签订结对备忘录,初步建立“联校模式”框架。

根据备忘录,为全面推进联校实质性建设,经报请自治区和湖南省教育厅同意,山南三高加挂“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山南联校”校牌。

12月9日,挂牌仪式在山南三高顺利举行。湖南省教育厅、自治区教育厅、长沙市一中领导专程参加挂牌仪式,并就“组团式”教育援藏“联校模式”作出进一步探讨。

随后,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领导多次到长沙市一中协调,强力推动“联校模式”实质性工作的开展,形成“联校模式”办学规划,确定了“组团式”援藏合作办学的具体框架:

长沙市一中选派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到山南三高短期援藏,指导学校的办学定位与教育、管理、教学工作;联合开展“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联校模式探究”课题研究;构建包括在线课堂、在线培训、在线交流、在线探究、在线结对等功能的联校网络平台,全面对接两校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培训等工作;指导山南三高建立官网,并与长沙市一中官网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两校学子开展“一对一”结对交友、书信交流等活动;在山南三高设立名师论坛,不定期邀请湖南名师来进行业务指导和学术交流;山南三高每个学期选派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长沙市一中脱产学习;组织山南三高部分贫困学生与长沙市一中优秀学生志愿者结成对子;选派山南三高优生苗子到长沙市一中进行各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坚持从实际出发,从高效出发,在山南三高成立“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联校班”(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联校办班)。“联校班”列入西藏自治区重点批次招生计划中,高一高二学段,除藏文外,其了科目由长沙市一中教师、在长沙市一中参与了跟岗学习培训的我校骨干教师授课(长沙市一中教师进行在线授课),教学教研及考试与长沙市一中同步;到高三学段,力争到长沙市一中本部或分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强化提高,由我校派出藏文教师和生活教师,其他课程都由长沙市一中教师执教,双方按照协议,全面确保学生的生活安全、学业提升。

联校模式的建立,大大加强了藏区学校与内地学校的对接,实现了先进理念共通、优质资源共享、师资力量共有与师生情感共进。于藏区孩子而言,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走出去”的念头,真正起到了“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的良好效应。

正如山南三高一名高一学生所说:“与长沙一中的王鑫同学成为笔友后,我越来越喜欢写日记了,写了日记就寄过去给他看,会很期待他的回信。”

山南三高藏族教师索朗吉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4月她将作为骨干教师代表与其他10多名教师一起赴长沙市一中培训。

展望:架设“天桥”

一石激起千层浪。湖南援藏工作队首创的“联校模式”引起强烈反响,各级领导对“联校模式”作出重要批示予以肯定与鼓励,社会媒体纷纷来山南三高采访推介。

2016年12月9日,山南市专门在山南三高召开“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推进现场会,研讨和推广“组团式”援藏“联校模式”。

“援藏先援教”的理念由湖南省最先提出。从1974年起,湖南省对口援助西藏教育已43年,省本级已累计投入教育援藏资金9615万元,改扩建山南市中小学20多所,已累计接纳320多名山南教师到湖南培训,岳阳市一中、望城一中等9所学校开办的西藏班已培养西藏学生超过6000人。

扶贫必先扶智,发展必先育人。“组团式”教育援藏从根本上来说是藏区“扶智”“育人”采取的最有效举措。而“联校模式”则是湖南教育援藏团队在“组团式”教育援藏道路上作出的又一种大胆创新,是接地气、有生机、有眼光、具前景、具气魄的“精准扶贫”大手笔。它真正成为了雪域子民与三湘儿女、藏区教育与内地教育、雅砻文化与湖湘文化的桥梁与纽带,为切实加强与内地先进教育资源共享,改变藏区教育现状,补齐教育短板提供了无限可能与虎虎生气。

如今,“联校模式”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17年4月6日,山南三高派出第一批6名本地教师前往长沙市一中跟岗学习;5月2日,“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联校班”招生列入自治区第一批次(重点批次)录取范围;5月4日,在长沙市一中的协助下,山南三高校园官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下一步,按照湖南省援藏工作队的整体安排,教育援藏“联校模式”的主要工作是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落实好框架协议的具体措施,力争让合作办学的各项工作全面启动,真正实现“情感上真心相连,办学上整体相连,合作上永远相连”。

一个是饱含了湖湘文化精髓的百年学府,那便是毛主席的母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一个是流淌着藏源雅砻文化根脉,绵延着喜马拉雅情怀的雏生学校,那便是湖南省对口援建的高中——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两校虽相隔几千公里,但藏汉同胞的血肉深情,文化的融合共生,通过对口援助这根红线,从此有了血缘关系。长沙市第一中学山南联校开始演绎山南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传奇,架设起民族教育的“天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行吟,吟就一段求索佳话;“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主席浅唱,唱就一番革命豪情……敢为人先的湖南教育援藏团队,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不断拓展和深化“组团式”教育援藏这一新模式,一定会在雅砻大地书写出教育援藏“联校模式”的崭新篇章,为打造西藏基础教育的“三张名片”而不懈努力,勇创佳绩。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援藏教师,现任西藏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组团式”援藏办公室主任,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7年第11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