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想对患者说:世上没有神医

2022-11-05 22:17    

打造首个医疗原创新媒体

报道中国最顶尖医疗团队

提供服务性最强就医指南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本期人物: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常英军(系列报道⑨)

古代药王孙思邈有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这段话一直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常英军大夫奉为座右铭,但身为血液学博士的他在接受采访时很想对病友们说:“从古至今,世上都没有神医。”

常教授说:“现在多数病友认为把钱交到医院,医生就一定要把病治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医学是一门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预防、治疗,特别是治愈疾病的前提是明确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十分清楚。在多数情况下,患者的康复最终靠的是病友你机体自身的能力。”他随即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美国著名的医生特鲁多1837年身患结核病,当时结核病就是一种不治之症,一旦罹患,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来到人烟稀少的撒拉纳克湖畔等待死亡。在哪里,他沉醉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偶尔也出去爬山打猎,过着悠闲的日子。渐渐地,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自己的体力在恢复,而后他不仅完成学业、还获得博士学位。1876年,特鲁多迁居到了荒野之地撒拉纳克湖畔。并创建了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特鲁多还成了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人。1915年,特鲁多医生最终还是死于结核病,并被埋葬在撒拉纳克湖畔。然而,让他被让他名声远扬的,并不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而是他墓碑上刻着的对他一辈子行医生涯的概括与总结——“Curesometimes, treat often, comfort always”,也就是说医生在救治患者时“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其实当病友面接受医生的治疗时,医生给予的不仅仅是手术、药物,而且还应该给予病友更多的人文关怀。”常教授说:“特鲁多医生墓碑上的话至今仍是西方医学及医学人文关怀领域的一句名言。之所以讲有时治愈是因为直到今天,人类对自身的奥秘仍知之甚少。”常教授给我举了个很简单的例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是揭开组成人体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许多人认为把基因系列破译了以后,疾病治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当2004年人类工程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后,科学家发现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

“人体真正发挥功能的是蛋白质,一个基因可以通过转录、翻译形成多种蛋白,因此,必须对其编码产物———蛋白质组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随后启动了人类蛋白质组计划,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比如人体的肝脏,可以分泌N多蛋白质,它们的功能是什么样的,对于人类来说等于又进入另一个未知的领域。

“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攀登上一座上,以为自己站在最高峰时,却又发现前面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我们去攀登。每一座山都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也是如此,当“非典”已经成为记忆的时候,埃博拉病毒又在肆虐非洲。”

“以上例子只是想说明,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极其有限,千万不要认为会存在神医。其实大家所认为的“神医”也只是那些勇于攀登医学科学高峰,不断认知人体和疾病存在的未知领域,不断创造新的治疗手段,善于用科学方法解决临床问题,比其他医生能救治更多患者的人。”

由此可见,在您和家人的就医过程中应给予医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