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正文

百科人物 | 王凯:不平坦的追梦路

2022-11-06 15:21    

最近你打开电视总能看到一位人气偶像,他身材挺拔,脸庞棱角分明,目光炯炯有神,显得帅气硬朗。

对,他就是《琅琊榜》中的“靖王”——王凯!

最近,为了录制《国家宝藏》节目,他还在故宫担任“最帅讲解员”呢!

但你能想到吗?王凯 18 岁高中毕业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去书店工作了。

从 2005 年出演第一部电视剧,到 2016 年第一次担任主角,他整整努力了 11 年。一起来看看王凯不平坦的追梦路吧——

辞职去追梦

王凯从小就喜欢文艺,学校的唱歌比赛、朗诵比赛,总少不了他的身影。中学时,他还组织同学照着课本排练《雷雨》,自己把袖子一挽,像模像样地演起了周萍。那时候,他的梦想很明确:当一名演员。

话剧《雷雨》

可这个梦想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爸爸想让王凯学体育,成为一名运动员;妈妈则希望他安心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他们都觉得,当演员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

高中毕业后,18 岁的王凯到新华书店上了班。工作很安稳,但却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下班以后,他经常去电视台参加活动,寻找一切机会“触电”。大胆尝试加上细心琢磨,让王凯的表演有了很大进步。

一次拍摄广告时,导演对王凯的表现很满意,问他是哪个艺术学校的学生。这件事给了王凯很大鼓舞,更坚定了他当演员的决心。一个月后,王凯瞒着父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去学表演!

从家乡武汉到北京,后来又到上海,王凯的求学路漫长而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 年,王凯终于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无奈的选择

“中戏”毕业时,王凯进入了一家大影视公司。他信心满满,期待着以“硬汉”的形象和观众见面。

但王凯没想到,整整一年时间,竟然没有一个导演来找他拍戏!别说出名,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作为新人,王凯还要经常参加各种宣传活动,花费很多。身边有的人撑不住,转行了,但王凯很坚定:“我好不容易才进入这一行,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这时候,《丑女无敌》剧组找到了王凯,希望他出演剧中的一个“娘娘腔”。虽然这跟王凯想要的“硬汉”形象相差很远,但为了在演艺道路上生存下去,他接下了这个角色。

剧中,王凯扮演的“家明”穿着花衬衫,带着红框眼镜,说话嗲声嗲气。他还给这个形象设计了女性化的“兰花指”,看起来更是入木三分。

这部戏一拍就是两年,共拍了200 多集。戏一播出,“家明”立刻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王凯把这个“娘娘腔”演活了!

硬汉”回来了!

人生有时候就像坐过山车,“家明”的成功把王凯推上一个高点,但又立刻向另一个低谷冲下去。

那段时间,王凯天天都在等着新戏。可是,来找他的导演,都是带着跟“家明”同类型的角色。王凯发愁了,这样下去的话,什么时候才能扮演自己心中的“硬汉”呢?他把这些戏全部推掉,想要重新开始。

这个转变并不容易。整整八个月,王凯没有等到新的角色,他又一次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尽管这样,王凯依然很坚定:再艰难也不放弃,一定要改变!

王凯给自己制订了一套健身计划,来改变瘦削的体形。他从简单的慢跑开始,然后到跳远、俯卧撑,再进行哑铃等重量训练,无论每天多累,都严格执行。这套“王氏健身法”果然有效,在每天挥汗如雨的训练中,王凯的肌肉变得结实,身材也越来越健壮。

新的角色来了!农村“纯爷们”、警察、军人、“靖王”……

随着演技一次次爆发,王凯的追梦路越走越宽阔。他说:“每一个坎坷都是收获。就像当年演的家明,我一直以为是黑历史,现在却发现,它也是我的骄傲。

小编的话:

王凯改变的是外在形象,不变的是内心的梦想。他追梦的历程就像过山车,虽然过程曲折,但目标始终如一。追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只有坚持才会成功。

小链接

“入木三分”的故事

人们常用“入木三分”,来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你知道吗?这个成语和“书圣”王羲之有关。王羲之的字苍劲有力,相传有一天,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木工雕刻时,发现字迹有力,竟然透进木板里三分深度。

这件事情轰动了整个京城,人们钦佩王羲之书法功力的同时,“入木三分”也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

为什么叫武汉

王凯的家乡在武汉。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在长江和汉水交汇的地方,土地被切割成三个部分,分别叫武昌、汉口和汉阳。后来,这三个城镇合并为一个城市,命名时,三地各“贡献”了第一个字,新城市就叫作“武汉”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